严家炎学术随笔自选集

副标题:无

作   者:严家炎[著]

分类号:

ISBN:978753343003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严家炎教授的一本学术随笔集,涉及到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思。内容跨度从60年代直至90年代末。这些文章绝大部分没有被编入集子,表现了一位著名的文学研究学者的高屋建瓴的气势与风格。 片断: 《中国教育报》就王朔、金庸之争刊登的专访 《中国教育报》编者按 近来,媒体有关王朔与金庸之争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王朔、金庸孰是孰非成为广大读者谈论的热门话题,时间唇枪舌剑,煞是热闹。本刊今天发表专访“金庸小说研究”名家严家炎的文章,以期引发读者的思考。 笔者:严教授,您作为文学史方面的大家,能否就王朔与金庸之争主持一下公道? 严家炎:我不敢说我是大家,当然我可以发表我个人的意见。我想说,王朔他就是太匆忙了一点,对金庸作品也有误解的地方——我认为他主要是第二方面。 笔者:金庸小说普遍受到欢迎,但也有来自反面的批评。来自反面的批评,王朔是不是第一人? 严家炎:当然不是。1994年10月25日,北大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称号。我在这一仪式上发表了题为《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贺辞。12月2日,《南方周末》刊发了《拒绝金庸》一文,作者鄢烈山先生称他虽然没有读过金庸小说,却知道武侠小说。有如鸦片,使人在兴奋中滑向孱弱”,说北大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称号是“北大自贬身份而媚俗。”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发表在1994年12月香港《明报月刊》上,本人至今对全文论点见解,毫无悔改之意,而且相信,如果广大读者读这篇文章并对照以相关文字,定能判断当年媒体的炒作以及由此引发的批评,实在是多么轻浮和不负责任。 笔者:王朔对金庸小说中动不动就打斗、动不动就杀人、“快意恩仇”等提出了猛烈的批评。您是怎样看待王朔对金庸小说的批评? 严家炎:王朔所批评的金庸小说中动不动就打斗、动不动就杀人,其实这也是金庸所要批评的。在这方面王朔他没有理解,他批评的跟金庸的观点应该是一致的。 金庸是一位自觉追求思想性的小说家,他自己说过:“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旧式武侠小说的一个普通观念是“快意恩仇”,而金庸小说却是从根本上批评和否定“快意恩仇”、任性杀戮这种观念。 笔者:对于王朔的作品和文风,您是否喜欢? 严家炎:王朔的作品,我也是欣赏的。王朔和金庸的作品我都欣赏。 笔者:请您谈谈对金庸小说研究的状况如何? 严家炎:金庸小说研究在内地一步一步走上了正常的轨道,水平在逐步提高,我认为是看好的,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笔者:在“武侠热”下,研究会不会受到“亢奋”的影响? 严家炎:要研究、要评价,必须是清醒的状态,不要过于亢奋,要冷静、清醒、客观,需要这种态度。不同意见的争论也是正常的。 笔者: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人喜欢武侠小说,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严家炎:武侠小说本身没什么问题,我想,大学生自己也能把握,也知道过去的武侠作品和金庸小说是不同的。过去的武侠小说中有封建性的烙印,热衷仕途、汉族本位、奴才思想等。 笔者:您在《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一文中提到“金庸的武侠小说,简直是文化小说;只有想象力极其丰富而同时文化学养又非常渊博的作家兼学者,才能创作出这样的小说。”那么,金庸小说就等于武侠小说吗? 严家炎:武侠小说一般都以神奇、曲折来吸引人,可是金庸小说同时却又相当贴近生活、贴近人生,简直是生活化的;武侠小说在类型划分上无疑属于通俗文学,但如果有谁真要将金庸小说单纯归入通俗类,我敢肯定会有许许多多读者站出来强烈反对。从艺术上说,金庸小说有不少称得上是文学精品。金庸是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他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艺术经验去创作武侠小说,改造武侠小说,将这类小说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笔者:在中国,武侠小说在一些人心目中,是小说家族里“出身不好”的一支。您对侠和使文化是怎么看待的呢? 严家炎:长期以来学界对侠和侠文化形成了一种误解和偏见。侠和侠文化一直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压制和打击。侠客的出现,对官府可能是一种对抗,而对受苦者无疑是一种解救和抚慰,避免了事态的不可收拾,缓解了社会矛盾。如果说法家的最大特点是力主法治,儒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德治,那么,源于墨家的游侠则在法治和德治难以奏效的范围内弥合伤痛,为社会敷上了一帖帖止痛疗伤膏,作为它们的一种补充,同样起着保持社会生态平衡的作用。侠和侠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的整体。 笔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出现暴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小孩子落水众人围观等“见义不为”的恶性事件。您在《金庸小说论稿》一书中提出“真正的侠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现代社会,侠义精神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呢? 严家炎:侠义精神是一种以正义感为基础的社会粘结剂。一旦这种精神失落,人们将真正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的抗恶机制将陷于瘫痪,连法制本身也难于贯彻。恶性事件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文化生态失去平衡的一种惩罚。 侠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与品德的化身。侠客是社会黑暗、权势逼迫、执法不公、为非作歹的遏制者和反对者,他们的游侠活动伸张正义,铲除强暴,同时也激发人们扶困救难的精神,维护着社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转。社会需要侠义精神!文化生态平衡需要新武侠!“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笔者:武侠小说对青少年是否有负面影响呢? 严家炎:据我所知,即使读革命的文艺作品,也曾发生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读了抗日小说《铁道游击队》,有的孩子就学跳火车;看了抗日电影《小兵张嘎》,有的孩子就到处用小刀扎自行车胎。这类问题,恐怕不能归罪于作品本身,只能依靠家长和老师正面引导来解决。香港饶宗颐教授曾对记者说:“我六七岁时,非常多,非常活跃。最喜欢读武侠神怪书籍,尤其是《封神榜》。怪、力、乱、神四个字中,最引我人胜的就是一个‘神’字。七八岁时我差不多写了一部小说叫《后封神榜》。”可见,一些武侠神怪小说,对培养孩子丰富想象力是有帮助的。在面对这类作品时,孩子们一方面需要成人的引导,防止因缺少自持力而人迷,将这类小说可能有的负面作用限制到最低度,另一方面又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敢于放开,大胆锻炼、增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分辨力,从作品获得更多的益处,两者缺一不可。 载1999年12月14日《中国教育报》

目录

目录




自序




朱自清和邓中夏




《国际歌》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为了传播革命真理




. 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有感




不怕颠覆 只怕误读




五四·文革·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家族制度




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




废名小说艺术随想




漫谈穆时英的都市小说




穆时英长篇小说追踪记




京派小说与现代主义




《微神》:老舍的心象小说




在对比中刻划人物




深沉蕴藉的爱的诗篇




子规声声鸣,竟是泣血青




我所认识的梁锡华




我想推荐的几种书




走出百慕大三角区




传世藏书杯一九九五年度最佳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评语




一九九六年度《小说选刊》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评语




为谜样的传主解读




一本很有分量的现代文学论集




唐弢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研究中国现代史的重要资料 [附]林彪、叶群的18则笔记




文学史观漫议




文学思潮研究的二三感想




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的设想




近年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就现实主义答《文学百题》编者问




就浪漫主义答《文学百题》编者问




说散文




智慧的交锋,雄辩的胜利




彭漱芬著《丁玲小说的增变》序




马振方著例《说艺术论稿》序




解志熙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序




孔庆东著《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序




冷暖甘辛梦难圆




韩国学者白乐晴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中译本序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总序




丁玲创作个性研究的新进展




丁玲是“女权主义者”吗?




极有特色的系列丛书




新派武侠小说的现代精神




我为什么要研究金庸?




就金庸作品答大学生问 【附】《中国教育报》就王朔、金庸之争刊登的专访




有关文化生态平衡的思考




批评规范小议




他在人们心中永生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严家炎学术随笔自选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