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自1988年以来,《信息科学原理》就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研究生课程在北京邮电大学讲授,每届听课的学生都以自身的感受给这门课程以高度的评价,认为它展示的信息科学理论与他们原先的想象“迥然不同”,课程真正为他们“打开了信息科学精彩世界的大门,令人眼界豁然开朗”。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其他一些高等学校也先后以它作为教材开设了研究生课程。
2004年,《信息科学原理》一书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研究生的“重点精品教材”,定名为《信息科学教程》。此举将有助我国研究生的“信息科学”教学引入规范化的轨道。
按照“教材”的要求,作者对《信息科学原理》做了大幅度的修改:保留了原书的体系和基本学术特色,精简了书中关于学术思想渊源的分析和理论推导的细节,把原来64万字的专著精简为33万字的教程,还配备了适量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作者热切地希望,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开拓自己的 学术思路和眼界,高屋建瓴地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理解住处科学的基本方法,孕育自己应用住处科学理论的能力。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信息科学的缘起
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
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
科学技术未来学:共生律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律
2 信息科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信息:定性解析
1 概念与定义
2 特征、性质与功能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性质
信息的功能
3 分类与描述
信息的分类
信息的描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信息:定量测度
1 概率语法信息测度
Shannon概率熵
Shannon方法的改进
2 模糊语法信息则度
3 语法信息统一测度
肯定度归一
肯定度不归一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信息获取原理:识别论
1 机器感知
2 模式识别
统计识别方法
语言学方法
神经网络方法
3 机器学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信息传递原理:通信论
1 传递模型
2 有效通信
3 可靠通信
4 最佳接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信息认知原理:知识论
1 知识概念
基本概念
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表示
2 知识度量
3 知识创建
归纳型知识生成
演绎型知识生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信息再生原理:决策论
第8章 信息施效原理:控制论
第9章 信息组织原理:系统论
第10章 信息科学方法论
1 信息科学的缘起
科学技术发生学:辅人律
科学技术发展学:拟人律
科学技术未来学:共生律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互动律
2 信息科学的定义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信息:定性解析
1 概念与定义
2 特征、性质与功能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性质
信息的功能
3 分类与描述
信息的分类
信息的描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信息:定量测度
1 概率语法信息测度
Shannon概率熵
Shannon方法的改进
2 模糊语法信息则度
3 语法信息统一测度
肯定度归一
肯定度不归一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信息获取原理:识别论
1 机器感知
2 模式识别
统计识别方法
语言学方法
神经网络方法
3 机器学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信息传递原理:通信论
1 传递模型
2 有效通信
3 可靠通信
4 最佳接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信息认知原理:知识论
1 知识概念
基本概念
知识的分类
知识的表示
2 知识度量
3 知识创建
归纳型知识生成
演绎型知识生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信息再生原理:决策论
第8章 信息施效原理:控制论
第9章 信息组织原理:系统论
第10章 信息科学方法论
信息科学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