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

副标题:无

作   者:梁漱溟,(美)艾恺著;(美)艾恺译

分类号:

ISBN:97875135008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美国汉学家艾恺对话“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梁氏晚年口述再现山河破   碎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持守与担当,品评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   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风流人物,回顾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不是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一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二 佛家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
   大乘佛教——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最高的解放就是成佛
   三 懦家
   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生活之学
   我算是陆王派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四 佛家与儒家:高明的人通达无碍
   佛跟孔子的异同
   我在思想上倾向佛家,生活上走儒家的路
   我不够一个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第二章 现实问题和人生问题占据着我的头脑
   一 从同盟会到北大
   从参加同盟会到任教北大
   与陈独秀、李大钊共事
   介绍熊十力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有见识,但思想主张很偏
   我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二 我与乡村建设
   我在山东办学的经历
   我做阎锡山顾问的时候
   韩复榘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我的乡村建设主张
   我的二儿子是陶行知的弟子
   三 奔走国事
   冯玉祥让士兵又爱又怕
   我的学生徐名鸿与福建人民政府
   我与李宗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
   我与蒋介石的来往
   我对胡宗南和陈诚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周恩来是一个完人
   与毛泽东相交:对中国前途的认识
   我和其他政治活动家的不同
   四 1949年以后的岁月
   我想保留一个中间人的地位
   哲学教授张东荪
   1953年9月,自己心太盛、气太高
   动乱岁月里的坚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五 我一生最重要的大事
  第三章 我对他人、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一 当年人事
   晏阳初对乡村问题缺乏哲学的头脑
   胡适的头脑是粗浅的
   康有为的价值是在他比较早的时候
   点评“新儒家”代表人物
   同代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我所佩服的人
   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恐怕还是毛泽东
   二 我对世界的看法
   我赞成白话文运动,我不保守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我为什么反对当年的佛教
   中国的道德: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
   中国是散漫而容易和平的社会
   中西社会分歧的开始
   理性、理智与灵性
   习俗与真理: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发展总是好的
   现代化的危机不会很大
   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见解
   我对美苏的看法
   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
   对青年的希望:在这个有希望的时候要各尽所能
   对思想界的劝告
   三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嗜好
   我如何养生
   我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
   我不是个圣人
   我的宇宙观
   我怎么看待死亡
   回顾一生:越平淡越好
  编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