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盛增秀、庄爱文编写的本书收选了作者对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与临床研究论文10篇。 盛增秀为全国*名的名老中医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顾问,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与科研工作50余年,对中医体质学说研究颇有心得。书中上溯《黄帝内经》体质之源,对中医体质形成、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体质与脉、体质转化、体质与临床、体质与养生防病等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对中医体质学说发展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全书对中医体质文献梳理的同时,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典型案例,论述了中医体质构成特点、可变可调、体病相关等,对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颇有参考价值。
目录
论《内经》是体质分类的学术渊源
一、阴阳五行分类
1.阴阳二十五人
2.阴阳五态之人
二、体型肥瘦及年龄壮幼分类
1.肥瘦、壮幼分类
2.肥胖分型
三、性格刚柔、勇怯分类
1.刚柔
2.勇怯
四、形志苦乐分类
体质形成论
1.年龄
2.性别
3.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
4.精神因素
5.疾病因素
6.先天因素
体病相关论
一、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病邪从化
三、体质与病情的变化和转归
论体质与脉/32
一、男女性别与脉
二、年龄长少与脉
三、先天禀赋与脉
四、形体状态与脉
五、性情刚柔与脉
六、地区方域与脉
七、生活优劣与脉
体质转化论
一、阴阳学说是体质转化论的理论基础
二、体质转化的条件和因素
1.年龄因素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4.饮食起居因素
5.体育锻炼因素
6.疾病因素
7.方药调治因素
三、运用“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干预体质的转化
辨体明理论
一、辨体须明不同体质形成之理,方能从根本着手进行干预
1.先天因素
2.年龄
3.性别
4.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
5.精神因素
6.疾病
二、辨体须明体质分别类型之理,方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调整
三、辨体须明体质可变可调之理,方能促其向平和体质转化
四、辨体须明兼夹复合体质之理,方能主次兼顾地给予处置
体质辨惑论
一、气质与体质
二、异常体质与疾病
三、从体质的形成过程澄清某些模糊认识
四、辨证施治与辨体施治如何有机结合
五、体质九分法为何未列“血虚质”
体质调理论
图、体质调理方药经验
1.平和质
2.气虚质
3.阳虚质
4.阴虚质
5.痰湿质
6.湿热质
7.血瘀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二、几点注意事项
1.用药方法
2.兼夹体质的调理
3.冬令进补与体质调理
4.重视与其他养生方法结合
论体质与延年益寿/75
一、研究体质应与“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认识中医的衰老学说,从调理体质人手以达延年益寿
1.衰老的原因及其相关理论
2.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对策
3.去伪存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三、积极开展体质与延年益寿的研究,努力攀登生命科学高
体质学说发展论
一、发掘和传承,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为临床服务,与“治未病”紧密挂钩,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完善体质分类,规范辨识方法,是发展体质学说的重要举措
四、开展人群体质调查,明确重点调治对象,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结合,丰富中医诊疗体系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目标
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揭示中医体质的实质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内容
附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一、阴阳五行分类
1.阴阳二十五人
2.阴阳五态之人
二、体型肥瘦及年龄壮幼分类
1.肥瘦、壮幼分类
2.肥胖分型
三、性格刚柔、勇怯分类
1.刚柔
2.勇怯
四、形志苦乐分类
体质形成论
1.年龄
2.性别
3.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
4.精神因素
5.疾病因素
6.先天因素
体病相关论
一、体质与发病
二、体质与病邪从化
三、体质与病情的变化和转归
论体质与脉/32
一、男女性别与脉
二、年龄长少与脉
三、先天禀赋与脉
四、形体状态与脉
五、性情刚柔与脉
六、地区方域与脉
七、生活优劣与脉
体质转化论
一、阴阳学说是体质转化论的理论基础
二、体质转化的条件和因素
1.年龄因素
2.心理因素
3.环境因素
4.饮食起居因素
5.体育锻炼因素
6.疾病因素
7.方药调治因素
三、运用“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干预体质的转化
辨体明理论
一、辨体须明不同体质形成之理,方能从根本着手进行干预
1.先天因素
2.年龄
3.性别
4.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
5.精神因素
6.疾病
二、辨体须明体质分别类型之理,方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调整
三、辨体须明体质可变可调之理,方能促其向平和体质转化
四、辨体须明兼夹复合体质之理,方能主次兼顾地给予处置
体质辨惑论
一、气质与体质
二、异常体质与疾病
三、从体质的形成过程澄清某些模糊认识
四、辨证施治与辨体施治如何有机结合
五、体质九分法为何未列“血虚质”
体质调理论
图、体质调理方药经验
1.平和质
2.气虚质
3.阳虚质
4.阴虚质
5.痰湿质
6.湿热质
7.血瘀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二、几点注意事项
1.用药方法
2.兼夹体质的调理
3.冬令进补与体质调理
4.重视与其他养生方法结合
论体质与延年益寿/75
一、研究体质应与“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认识中医的衰老学说,从调理体质人手以达延年益寿
1.衰老的原因及其相关理论
2.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对策
3.去伪存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三、积极开展体质与延年益寿的研究,努力攀登生命科学高
体质学说发展论
一、发掘和传承,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为临床服务,与“治未病”紧密挂钩,是体质学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完善体质分类,规范辨识方法,是发展体质学说的重要举措
四、开展人群体质调查,明确重点调治对象,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辨证论治与辨体论治结合,丰富中医诊疗体系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目标
六、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揭示中医体质的实质是体质学说发展的重要内容
附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中医体质学说十论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