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愿而来——中国三江源地区佛教信仰

副标题:无

作   者:徐小健|高萍

分类号:

ISBN:978754369776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三江源》图集在内容上全景式展示了三江源的历史由来、地形地貌、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民族习俗、信仰崇拜、人文艺术方方面面,称得上一部沉甸甸的视觉档案。在摄影的手法上,既是由衷的赞美与讴歌,也是忠实的记录;在编排结构上,常常采用对比的方式,以呈现三江源近二十年负面变化的真实,具有批判与警醒的意义。”——冯骥才作为《中国江河流域自然及人文遗产影像档案》的第一部,《三江源》为读者展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在青海南部地区发源的壮丽画卷。也为第二部《长江》、第三部《三峡》、第四部《黄河》、第五部《澜沧江》等书的出版奠定了气势磅礴的基础。本书由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担任总顾问,由葛剑雄、王鲁湘、郑度、霍巍、乔晓光、石硕、罗桑开珠、林少华、于青等著名文化学者及自然科学家参编并撰写各卷序言。本书共分十卷,以四开的宽大开本,采用进口纸张、油墨,封面使用皮革+金属材质,稳重、大气、高档。由国内著名装帧设计师小马哥、橙子担纲整书设计,国内顶尖的印刷厂雅昌印刷公司承印。

目录

本卷共分四章:
第一章“拈花微笑:翻越雪山的佛教”介绍了“莲花初绽到高原”、“藏地佛教前弘期”、“下路弘法时的安多”等内容。大约公元7世纪时,佛教开始由天竺和汉地传播到青藏高原这片雪域大地上。佛陀的教义翻越这座世界最高的山脉,佛教就这样与苯教相遇了。时至今日,雪域人民的骨髓里都时刻响彻着梵音……
第二章“般若丛林:吉祥宝树上的分枝”介绍了“圆满大法宁玛派”、“佛语教授噶当派”、“三色道果萨迦派”、“无上瑜珈噶举派”等内容。大约从公元11世纪开始,藏地逐渐形成了各种教派,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从同一个根部延伸出枝条,形成各具特点的佛学思想体系。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宗教教派争端四起、甚至形成局部战争者并不鲜见,但纵观三江源甚至青海大地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宽容的态度是宗教发展的良性契机,是当今世界各国不同信仰和制度和平发展、平等互利的古朴样板,这就是深山里蕴藏的世界意义……
第三章“十万瓣叶:第二佛陀宗喀巴和格鲁派”这章里,善律善规格鲁派、湟水两岸的格鲁派寺院、黄河两岸的格鲁派寺院、长江两岸的格鲁派寺院的雄伟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本卷从宗喀巴的诞生的神话传说说起,将格鲁派的传承详细地介绍给读者。高原大江大河的枝枒上,信仰就这样结出了独特神秘的花果,花的芬芳、果的香甜,滋润着三江源人的向善、向美之心,滋润着博施济众、利益天下、普渡众生的菩提种籽……
第四章“佛门中人:智慧因你而延续”将高原僧侣们生生世世为救度、清苦的修行生活、与神共欢的时刻等精神的修为和日常的行持介绍给读者。灵魂可以寄托、灵魂可以转世的传统观念,是藏地形成活佛转世制度的基础,是藏传佛教重要特点之一。佛法僧三位一体构成了藏传佛教寺院的精神传承,而僧侣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传承着佛法精髓、也传承着人类智慧的佛门中人,在宗教节日和活动中,把一生所学汇集成信徒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形式,展现出人神共欢的人间盛景。那是个酥油花芬芳的时刻,骨号音乐低沉地回响在大山深处,震撼着信徒们的心灵……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乘愿而来——中国三江源地区佛教信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