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了世界各国著名学者(如比尔·尼克斯等)和伊文思研究专家(如吴沃·托马斯等)从社会、审美等方面研究伊文思纪录电影的15篇文章。文章的研究范围从伊文思创作的第一阶段“电影诗人”时期的《桥》、《雨》一直到封镜之作《风的故事》。书中还收入伊文思1931—1963年间写作的9篇文章,这些论文在欧洲也属于首次整理发表。本书还附录了伊文思的生平与创作年表等资料。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伊文思电影类型研究
运动之歌
《四万万人民》与团结电影
一场战争的两种观点
两个“中国”?
伊文思电影的音乐和声音
纪录片的搬演
诚实、坦率的搬演:重构现实
第二部分:伊文思与西方纪录电影
一种特殊关系:伊文思与荷兰
《塞纳河畔》与50年代法国纪录电影
两封书信之间
伊文思与意大利纪录电影
伊文思与新拉美电影
一次富有成效的相遇
第三部分:伊文思论纪录电影
先锋纪录电影笔记(1931)
纪录电影的艺术力量(1932)
纪录电影的创作方法
好莱坞(1936)
好莱坞笔记(1936)
《西班牙土地》上映的演讲(1937)
纪录片:主观性与蒙太奇(1939)
纪录电影中的重复和搬演(1953)
电影与进步(1963)
第四部分:伊文思与中国纪录电影
我与伊文思
伊文思的中国情
伊文思留下的……
伊文思与罗丽丹的中国缘
一位电影人和一个国家的传奇
伊文思:少数派报告及其他……
第五部分:“伊文思与中国”访谈录
《愚公移山》领队钱李仁的访谈
《愚公移山》摄影师李则翔的访谈
《愚公移山》领队吴梦滨、翻译陆颂和的访谈
张献民《风的故事》的访谈
尼古拉·菲利贝尔《风的故事》的访谈
伊文思生平年表
主要作品目录
编者后记
第一部分:伊文思电影类型研究
运动之歌
《四万万人民》与团结电影
一场战争的两种观点
两个“中国”?
伊文思电影的音乐和声音
纪录片的搬演
诚实、坦率的搬演:重构现实
第二部分:伊文思与西方纪录电影
一种特殊关系:伊文思与荷兰
《塞纳河畔》与50年代法国纪录电影
两封书信之间
伊文思与意大利纪录电影
伊文思与新拉美电影
一次富有成效的相遇
第三部分:伊文思论纪录电影
先锋纪录电影笔记(1931)
纪录电影的艺术力量(1932)
纪录电影的创作方法
好莱坞(1936)
好莱坞笔记(1936)
《西班牙土地》上映的演讲(1937)
纪录片:主观性与蒙太奇(1939)
纪录电影中的重复和搬演(1953)
电影与进步(1963)
第四部分:伊文思与中国纪录电影
我与伊文思
伊文思的中国情
伊文思留下的……
伊文思与罗丽丹的中国缘
一位电影人和一个国家的传奇
伊文思:少数派报告及其他……
第五部分:“伊文思与中国”访谈录
《愚公移山》领队钱李仁的访谈
《愚公移山》摄影师李则翔的访谈
《愚公移山》领队吴梦滨、翻译陆颂和的访谈
张献民《风的故事》的访谈
尼古拉·菲利贝尔《风的故事》的访谈
伊文思生平年表
主要作品目录
编者后记
伊文思与纪录电影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