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回顾2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发现,宏观调控对于改革之初的中国政府而言基本上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很难谈得上有什么宏观调控。那时候,政府是直接“参与”了国民经济建设,而不是仅限于“干预”国民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逐渐由“一线”退居“二线”。但改革之初,在国有经济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终领导,仍免不了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在这种情况下的宏观调控,实际上主要体现为政府管好自己的行为,比如紧缩,政府一声令下,国有企业就听指挥(政府是企业的直接领导);要扩
目录
目录お
第一篇分权化过程中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第一章分权制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分权化过程中的经济波动
一、分权化之初的经济波动(1978~1982年)
二、软约束竞争下的经济波动(1983~1986年)
三、分权化体制新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波动(1987~1991年)
第三章分权化过程中的宏观调控
一、“过热常态”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二、直接调控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第二篇双重体制与双轨调控
第四章90年代初的双重体制格局
第五章双重体制格局下的经济波动(1992~1996年的经济波动)
一、过热源于总需求膨胀
二、资金的跨地区流动与总需求膨胀
三、非银行信用的膨胀
四、对外开放的扩大与“外汇冲击”
五、小结
第六章双重体制与双轨调控
一、中国渐进改革的特点是“双轨过渡”
二、“双轨过渡”中的双轨调控
三、双轨调控的基本逻辑:不搞“一刀切”
第三篇改革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与新对策
第七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格局
一、体制格局
二、收入分配格局
三、投融资格局
第八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
一、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
二、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
第九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
三、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章加入WTO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宏观管理的挑战
一、加入WTO的冲击
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三、进一步开放对宏观管理的挑战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第一篇分权化过程中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
第一章分权制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分权化过程中的经济波动
一、分权化之初的经济波动(1978~1982年)
二、软约束竞争下的经济波动(1983~1986年)
三、分权化体制新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波动(1987~1991年)
第三章分权化过程中的宏观调控
一、“过热常态”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二、直接调控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第二篇双重体制与双轨调控
第四章90年代初的双重体制格局
第五章双重体制格局下的经济波动(1992~1996年的经济波动)
一、过热源于总需求膨胀
二、资金的跨地区流动与总需求膨胀
三、非银行信用的膨胀
四、对外开放的扩大与“外汇冲击”
五、小结
第六章双重体制与双轨调控
一、中国渐进改革的特点是“双轨过渡”
二、“双轨过渡”中的双轨调控
三、双轨调控的基本逻辑:不搞“一刀切”
第三篇改革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与新对策
第七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格局
一、体制格局
二、收入分配格局
三、投融资格局
第八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
一、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
二、阶段性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
第九章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空间
三、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章加入WTO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宏观管理的挑战
一、加入WTO的冲击
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三、进一步开放对宏观管理的挑战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China’s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owards the new centu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