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

副标题:无

作   者:张践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402826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公共关系学》内容为:关于公共关系诞生的年代,目前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1903年,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艾维·李辞去了记者职务,开始为一些政治家进行竞选宣传。1904年初,他与资深记者乔治·帕克共同创办了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开始了他长达31年的职业公关生涯。1906年,艾维·李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提出了“向公众说真话”这样一个区分传统的“报刊宣传运动”和公共关系的根本原则。究竟以1903年、1904年还是1906年作为公共关系出现的年代,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但都无妨认为公共关系正在度过它的百年华诞。回首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公共关系从初期区区数人的小小事务所,凭借着市场经济赋予它的神奇魔力,至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通行的热门行业。在发达国家,不仅公司、企业有公共关系部,就是政府机关、警察局、社会团体,甚至连宗教组织也有公关部。许多国家的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层公关人才,还出版了大量公共关系学著作,对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二、“公共关系”一词多义
三、公共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二、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三、公共关系中介——传播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范畴界定
一、公共关系与宣传
二、公共关系与广告
三、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四、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第2章 公共关系的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
二、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三、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
四、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
五、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
第二节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四、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
第三节
公共关系学的构成与特点
一、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
二、公共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
一、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
三、中国公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3章 公共关系的功能与原则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角色
一、收集信息
二、咨询决策
三、传播沟通
四、教育引导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功能
一、塑造形象
二、协调关系
三、提高素质
四、优化环境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求真务实
二、真诚互惠
三、全员公关
四、遵守法纪
五、平时联络
六、不断创新

第4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一节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
一、公共关系部
二、公共关系公司
三、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第5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
一、公关调查的内容
二、公关调查的方法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
一、组织形象的战略策划
二、公关活动的战术安排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实
一、选择传播渠道
二、选择传播内容
三、传播中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四节
公共关系评估
一、公关评估的意义
二、公关评估的内容
三、公关评估的方法

第6章 公众的特点与心理
第一节
目标公众分析
一、员工关系
二、消费者关系
三、媒介关系
四、社区关系
五、政府关系
六、股东关系
七、名流关系
八、国际公众关系
第二节
公众心理研究
一、公众心理的含义及特点
二、公众角色心理
三、公众群体心理
四、公众知觉心理
五、公众需要心理
六、公众态度心理
七、社会流行和流言
八、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7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8章 公共关系沟通
第9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第10章 公共关系与CI设计
第11章 公共关系礼仪
第12章 行业公共关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公共关系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