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rifical site of Zheng state in Xinzheng

副标题:无

作   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3474017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报告就是以中行郑国祭祀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编写的。共分九章。   分别为前言;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郑国祭祀遗址;第三章,商代二里岗文化;第四章,西周文化;第五章,东周文化;第六章,春秋铸铜遗址;第七章,战国铸造遗址;第八章,墓葬;第九章,结语;其后还有附录、附表两部分。以上内容大体包括了中行郑国祭祀遗址主要文化内涵和大多数出土遗物,基本反映了该遗址发掘的主要成果。

目录


前言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第一章 概述
图一 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位置图
第三节 区域、地貌格局、地质构造及其成因
第四节 考古调查、发掘经过
图二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三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布方图
图四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遗迹总平面图
第五节 整理研究与报告的编写
第六节 地层关系和分期
一、地层关系
图五 地层与遗迹关系图
图六 地层与遗迹关系图
图七 地层与遗迹关系图
图八 地层与遗迹关系图
图九 地层与遗迹关系图
二、分期
三、特征
(一)陶器系类和质料
(二)主要陶器形制
(三)各期陶器纹饰
(四)陶器形制的演变
图一○-1 郑国祭祀遗址两周主要陶器分期图
(五)建筑材料
图一○-2 郑国祭祀遗址两周筒瓦、板瓦分期图
第二章 郑国祭祀遗址
第一节 概况
图一一 新郑郑国祭祀遗迹分布图
(二)K3坎
第二节 青铜器坎
(一)K2坎
一、青铜礼器坎
图一二 坎平、剖面图
(三)K6坎
图一三 坎平、剖面图
(四)K10坎
(七)K18坎
(六)K15坎
(五)K13坎
图一四 坎T602K15平、剖面图
二、青铜乐器坎
(一)K1坎
(二)K4坎
图一五 坎T595K1平、剖面图
(三)K5坎
图一六 坎T606K4平、剖面图
图一七 坎T594K5平、剖面图
(四)K7坎
图一八 坎T594K7平、剖面图
(五)K8坎
(六)K9坎
图一九 坎T615K8平、剖面图
(七)K11坎
图二○ 坎T605K9平、剖面图
图二一 编钟坎平、剖面图
(八)K12坎
(九)K14坎
图二二 坎T613K14平、剖面图
(十)K16坎
图二三 坎T615K16平、剖面图
(十一)K17坎
第三节 殉马坎
一、殉马坎
图二四 坎T566K17平、剖面图
(一)MK1马坎
(二)MK2马坎
图二五 马坎平、剖面图
(三)MK3马坎
(五)MK5马坎
(四)MK4马坎
图二六 马坎平、剖面图
图二七 马坎平、剖面图
(七)MK7马坎
(六)MK6马坎
图二八 马坎平、剖面图
(八)MK8马坎
(十一)MK11马坎
(九)MK9马坎
(十)MK10马坎
图二九 马坎平、剖面图
(十二)MK12马坎
图三○ 马坎平、剖面图
(十三)MK13马坎
(十四)MK14马坎
(十五)MK15马坎
图三一 马坎平、剖面图
(十六)MK16马坎
(十八)MK18马坎
(十七)MK17马坎
图三二 马坎平、剖面图
图三三 马坎平、剖面图
(十九)MK19马坎
(二十)MK20马坎
(二十一)MK21马坎
图三四 马坎平、剖面图
图三五 马坎平、剖面图
(二十二)MK22马坎
(二十三)MK23马坎
(二十四)MK24马坎
图三六 马坎平、剖面图
图三七 马坎平、剖面图
(二十五)MK25马坎
(二十七)MK27马坎
(二十六)MK26马坎
(二十八)MK28马坎
图三八 马坎平、剖面图
(二十九)MK29马坎
(三十)MK30马坎
图三九 马坎平、剖面图
(三十一)MK31马坎
(三十二)MK32马坎
图四○ 马坎平、剖面图
(三十三)MK33马坎
图四一 马坎平、剖面图
(三十五)MK35马坎
(三十六)MK36马坎
(三十四)MK34马坎
(三十七)MK37马坎
图四二 马坎平、剖面图
(三十八)MK38马坎
图四三 马坎平、剖面图
(四十)MK40马坎
(三十九)MK39马坎
图四四 马坎平、剖面图
图四五 马坎平、剖面图
(四十二)MK42马坎
(四十一)MK41马坎
(四十三)MK43马坎
(四十四)MK44马坎
图四六 马坎平、剖面图
(四十五)MK46马坎
二、殉马坎中青铜器
图四七 马坎T583MK44平、剖面图
图四八 马坎铜节约与铜环
三、殉马坎中的春秋早期陶器
图四九 马坎陶器
图五○ 马坎陶器纹饰拓本
图五一 马坎陶器
四、小结
图五二 马坎器物
图五三 马坎板瓦、筒瓦纹饰拓本
第四节 社壝墙基
(一)K2坎礼器
第五节 祭祀遗物
一、青铜礼器
图五四 铜鼎
图五五 铜鼎(T605K2:3)
图五六 铜鼎
图五七 铜鼎(T605K2:5)
图五八 铜鼎(T605K2:7)
图五九 铜鼎
图六○  A型铜簋(T605K2:12)
图六一 A型铜簋(T605K2:16)
图六二 A型铜簋(T605K2:17)
图六三 B型铜簋(T605K2:10)
图六四 C型铜簋(T605K2:11)
图六五 铜簋
图六六 铜簋(T605K2:14)
图六七 铜鬲
图六八 铜鬲
图六九 铜方壶(T605K2:27)
图七○ 铜方壶(T605K2:28)
图七一 铜方壶纹饰拓本(T605K2:28)
图七二 铜圆壶(T605K2:29)
(二)K3坎礼器
图七三 铜器
图七四 铜鼎
图七五 铜鼎(T605K3:8)
图七六 铜鼎
图七七 铜鼎(T605K3:3)
图七八 铜鼎(T605K3:7)
图七九 铜鼎
图八○ 铜簋
图八一 A型铜簋(T605K3:17)
图八二 A型铜簋(T605K3:14)
图八三 B型铜簋(T605K3:12)
图八四 铜簋
图八五 B型铜簋(T605K3:11)
图八六 铜鬲
(三)K6坎礼器
图八七 铜方壶(T605K3:27)
图八八 铜方壶纹饰拓本(T605K3:27)
图八九 铜方壶(T605K3:28)
图九○ 铜圆壶(T605K3:29)
图九一 铜器
图四二六 战国晚期后段陶罐
图九二 铜鼎
图四二七 战国晚期后段陶文字
图九三 铜鼎
图九四 铜鼎(T615K6:5)
图九五 铜鼎
图九六 铜鼎
图九七 铜器
图九八 铜簋
图九九 铜簋
图一○○ 铜簋
图一○一 B型铜簋(T615K6:13)
图一○二 铜鬲
图一○三 铜方壶(T615K6:28)
图一○四 铜方壶(T615K6:27)
图一○五 铜方壶纹饰拓本(T615K6:27)
图一○六 铜圆壶(T615K6:29)
(四)K10坎礼器
图一○七 铜器
图一○八 骨管
图一○九 铜鼎
图一一○ 铜鼎
图一一一 铜鼎(T604K10:15)
图一一二 铜鼎(T604K10:12)
(五)K13坎
(六)K15坎礼器
图一一三 铜鼎(T604K10:11)
图一一四 铜鼎
图一一五 铜鬲
图一一六 B型铜鬲(T604K10:9)
图一一七 铜鼎
图一一八 铜鼎
图一一九 铜鼎
图一二○ B型铜鼎(1602K15:3)
图一二一 铜鼎
图一二二 铜簋
图一二三 铜簋
图一二四 铜簋(T602K15:22)
图一二五 铜鬲
(七)K18坎礼器
图一二六 C型铜鬲(T602K15:26)
图一二七 铜方壶(T602K15:13)
图一二八 铜方壶(T602K15:14)
图一二九 铜方壶纹饰拓本(T602K15:14)
图一三○ 铜圆壶(T602K15:12)
图一三一 铜器
图一三二 铜器
(八)礼器坎填土中陶片举例
(九)小结
图一三三 陶器
图一三四 陶器纹饰拓本
二、青铜乐器
(一)K1坎编钟
图一三五 铜镈钟(T595K1:1)
图一三六 铜镈钟
图一三七 铜镈钟(T595K1:4)
图一三八 铜钮钟
图一三九 铜钮钟
图一四○ 铜钮钟
图一四一 铜钮钟
图一四二 铜钮钟
图一四三 铜钮钟
(二)K4坎编钟
图一四四 铜钮钟
图一四五 铜器、陶器
图一四六 铜镈钟
图一四七 铜镈钟
图一四八 铜钮钟
图一四九 铜钮钟
图一五○ 铜钮钟
图一五一 铜钮钟
图一五二 铜钮钟
图一五三 铜钮钟
图一五四 铜钮钟
(三)K5坎编钟
图一五五 铜钮钟
图一五六 铜镈钟
图一五七 铜镈钟(T594K5:2)
图一五八 铜镈钟(T594K5:3)
图一五九 铜钮钟
图一六○ 铜钮钟
图一六一 铜钮钟
图一六二 铜钮钟
图一六三 铜钮钟
图一六四 铜钮钟
图一六五 铜钮钟
图一六六 铜钮钟
(四)K7坎编钟
图一六七 铜器、陶器
图一六八 铜镈钟(T594K7:1)
图一六九 铜镈钟
图一七○ 铜镈钟(T594K7:3)
图一七一 铜钮钟
图一七二 铜钮钟
图一七三 铜钮钟
图一七四 铜钮钟
图一七五 铜钮钟
图一七六 铜钮钟
(五)K8坎编钟
图一七七 铜器、陶器
图一七八 铜钮钟
图一七九 铜镈钟
图一八○ 铜镈钟(T615K8:2)
图一八一 铜钮钟
图一八二 铜钮钟
图一八三 铜钮钟
图一八四 铜钮钟
图一八五 铜钮钟
图一八六 铜器、陶器
(六)K9坎编钟
图一八七 铜镈钟
图一八八 铜镈钟
图一八九 铜钮钟
图一九○ 铜钮钟
图一九一 铜钮钟
图一九二 铜钮钟
图一九三 铜钮钟
第二节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礼器铸造工艺探讨
图一九四 铜钮钟
图一九五 铜器、陶器
图一九六 铜钮钟
(七)K14坎编钟
图一九七 骨销
图一九八 铜镈钟
图一九九 铜镈钟
图二○○ 铜钮钟
图二○一 铜钮钟
图二○二 铜钮钟
图二○三 铜钮钟
图二○四 铜钮钟
(八)K16坎编钟
图二○五 铜钮钟
图二○六 铜镈钟
图二○七 铜镈钟
图二○八 铜钮钟
图二○九 铜钮钟
图二一○ 铜钮钟
图二一一 铜钮钟
图二一二 铜钮钟
图二一三 铜钮钟
图二一四 铜器、陶器
(九)K17坎编钟
图二一五 铜镈钟
图二一六 铜镈钟
图二一七 铜钮钟
图二一八 铜钮钟
(十)编钟坎填土中陶片举例
图二一九 铜钮钟
图二二○ 陶器
(十一)小结
图二二一 T649南壁地层图
第三章 商代二里岗文化
图二二二 二里岗、西周文化遗迹分布图
第一节 商代二里岗下层二期文化
二、遗物
一、遗迹
灰坑
图二二三 二里岗下层二期灰坑(T659H2106)平、剖面图
(一)生产工具
图二二四 二里岗下层二期石器、陶器
(二)生活用具
图二二五 二里岗下层二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二六 二里岗下层二期陶器、瓷器
第二节 商代二里岗上层一期文化
一、遗迹
(一)灰坑
图二二七 二里岗上层一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二八 二里岗上层一期灰坑、马坑平、剖面图
(二)生活用具
(二)马坑
二、遗物
(一)生产工具
图二二九 二里岗上层一期石器、骨器、陶器
图二三○ 二里岗上层一期石圭
图二三一 二里岗上层一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三二 二里岗上层一期陶器
图二三三 二里岗上层一期陶器
图二三四 二里岗上层一期陶器
图二三五 二里岗上层一期陶器
(三)其他
一、遗迹
灰坑
第三节 商代二里岗上层二期文化
图二三六 二里岗上层二期灰坑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兵器
(二)生活用具
图二三七 二里岗上层二期骨器
图二三八 二里岗上层二期陶器
图二三九 二里岗上层二期陶器
第四章 西周文化
(一)灰坑
一、遗迹
图二四○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一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二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三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四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二四五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六 西周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四七 西周水井平、剖面图
(一)生产工具
二、遗物
(二)生活用具
图二四八 西周器物
图二四九 西周铜器
图二五○ 西周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五一 西周陶器
图二五二 西周陶器
图二五三 西周陶器
(三)建筑材料
图二五四 西周板瓦
三、小结
图二五五 西周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二五六 西周筒瓦、耐火材料
第五章 东周文化
第一节 春秋早期
一、遗迹
(一)灰坑
图二五七 春秋时期遗迹分布图
图二五八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五九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七○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二六○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六一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六二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六三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二六四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六五 春秋早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六六 春秋早期水井、灶平、剖面图
(三)灶
二、遗物
(一)生产工具
图二六七 春秋早期器物
(二)兵器
图二六八 春秋早期器物
(三)生活用具
图二六九 春秋早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七○ 春秋早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七一 春秋早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二七二 春秋早期陶鬲
图二七三 春秋早期陶器
图二七四 春秋早期陶罐
图二七五 春秋早期陶盆
图二七六 春秋早期陶器
图二七七 春秋早期陶器
(四)建筑材料
图二七八 春秋早期陶器与兽骨
(五)其他
三、小结
一、遗迹
(一)灰坑
第二节 春秋中期
图二七九 春秋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八○ 春秋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八一 春秋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二八二 春秋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二八三 春秋中期水井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生产工具
图二八四 春秋中期器物
(二)生活用具
图二八五 春秋中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八六 春秋中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二八八 春秋中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二八七 春秋中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二八九 春秋中期瓦当拓本
图二九○ 春秋中期陶鬲
图二九一 春秋中期陶盂
图二九二 春秋中期陶豆
图二九三 春秋中期陶罐
图二九四 春秋中期陶盆
图二九五 春秋中期陶器
图二九六 春秋中期陶器
(三)建筑材料
图二九七 春秋中期板瓦
图二九八 春秋中期筒瓦
图二九九 春秋中期兽骨及陶文字
图三○○ 春秋中期建筑材料
(四)其他
三、小结
第三节 春秋晚期
(一)灰坑
一、遗迹
图三○一 春秋晚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二 春秋晚期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三○三 春秋晚期水井平、剖面图
(一)生产工具
二、遗物
图三○四 春秋晚期器物
(三)生活用具
(二)兵器
图三○五 春秋晚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三○六 春秋晚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七 春秋晚期陶鬲
图三○八 春秋晚期陶盂
图三○九 春秋晚期陶豆
图三一○ 春秋晚期陶器
图三一一 春秋晚期陶盆
图三一二 春秋晚期陶器
图三一三 春秋晚期陶器
(四)建筑材料
图三一四 春秋晚期板瓦
图三一五 春秋晚期筒瓦
(五)其他
三、小结
图三一六 春秋晚期陶器与兽骨
(一)灰坑
一、遗迹
第四节 战国早期
图三一七 战国时期遗迹分布图
(二)水井
二、遗物
(一)生产工具
图三一八 战国早期灰坑及水井平、剖面图
图三一九 战国早期器物
(二)生活用具
图三二○ 战国早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三二一 战国早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二二 战国早期陶器
图三二三 战国早期陶器
图三二四 战国早期陶器
(三)建筑材料
图三二五 战国早期陶器
第五节 战国中期
一、遗迹
(一)灰坑
二、小结
图三二六 战国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二七 战国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二八 战国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二九 战国中期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三)灶
图三三○ 战国中期水井平、剖面图
图三三一 战国中期灶平、剖面图
(一)生产工具
二、遗物
图三三二 战国中期器物
图三三三 战国中期器物
(三)生活用具
(二)兵器
图三三四 战国中期陶器纹饰拓本
图三三五 战国中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三六 战国中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三七 战国中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三八 战国中期陶器
图三三九 战国中期陶盂
图三四○ 战国中期陶器
图三四一 战国中期陶盆
图三四二 战国中期陶器
图三四三 战国中期陶器
图三四四 战国中期陶器
(四)建筑材料
图三四五 战国中期板瓦
图三四六 战国中期筒瓦
图三四七 战国中期器物
图三四八 战国中期陶文字与符号拓本
第六节 战国晚期前段
一、遗迹
(一)灰坑
(五)其他
三、小结
图三四九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一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二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三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四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五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六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七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三五八 战国晚期前段水井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三五九 战国晚期前段水井平、剖面图
(三)灰沟
图三六○ 战国晚期前段灰沟平、剖面图
(一)生产工具
二、遗物
图三六一 战国晚期前段石器
图三六二 战国晚期前段器物
图三六三 战国晚期前段铁器
图三六四 战国晚期前段陶纺轮
图三六五 战国晚期前段陶圆饼
图三六六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二)兵器
(三)生活用具
图三六七 战国晚期前段器物
图三六八 战国晚期前段骨器
图三六九 战国晚期前段骨器
图三七○ 战国晚期前段铜布币拓本
图三七一 战国晚期前段器物纹饰拓本
图三七二 战国晚期前段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七三 战国晚期前段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三七四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图三七五 战国晚期前段陶釜
图三七六 战国晚期前段陶盂
图三七七 战国晚期前段陶豆
图三七八 战国晚期前段陶罐
图三七九 战国晚期前段陶盆
图三八○ 战国晚期前段陶盆
图三八一 战国晚期前段陶甑
图三八二 战国晚期前段陶瓮
图三八三 战国晚期前段陶瓮
图三八四 战国晚期前段陶壶
图三八五 战国晚期前段陶壶
图三八六 战国晚期前段陶钵
图三八七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图三八八 战国晚期前段陶量
图三八九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图三九○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盖
图三九一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盖
图三九二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四)建筑材料
图三九三 战国晚期前段陶水槽
图三九四 战国晚期前段板瓦
图三九五 战国晚期前段板瓦
图三九六 战国晚期前段筒瓦
图三九七 战国晚期前段瓦当
图三九八 战国晚期前段瓦当
图三九九 战国晚期前段瓦钉
图四○○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图四○一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
(五)其他
图四○二 战国晚期前段陶器和兽骨
图四○三 战国晚期前段陶文字拓本
三、小结
(一)灰坑
一、遗迹
第七节 战国晚期后段
图四○四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五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六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七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八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九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四一○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一一 战国晚期后段水井平、剖面图
(三)灰沟
图四一二 战国晚期后段水井及灰沟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生产工具
图四一三 战国晚期后段石器
图四一四 战国晚期后段器物
图四一五 战国晚期后段陶纺轮
(二)兵器
图四一六 战国晚期后段器物
图四一七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纹饰拓本
(三)生活用具
图四一八 战国晚期后段器物
图四一九 战国晚期后段铜布币拓本
图四二○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纹饰拓本
图四二一 战国晚期后段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四二二 战国晚期后段瓦钉纹饰拓本
图四二三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二四 战国晚期后段陶盂
图四二五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二八 战国晚期后段陶盆
图四二九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三○ 战国晚期后段陶瓮
图四三一 战国晚期后段陶瓮
图四三二 战国晚期后段陶文字拓本
图四三三 战国晚期后段陶壶
图四三四 战国晚期后段陶钵
图四三五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三六 战国晚期后段陶量
图四三七 战国晚期后段陶量文字拓本
图四三八 战国晚期后段陶量
图四三九 战国晚期后段陶量文字拓本
图四四○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四一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四二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四三 战国晚期后段陶缸
(四)建筑材料
图四四四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图四四五 战国晚期后段板瓦
图四四六 战国晚期后段板瓦
图四四七 战国晚期后段筒瓦
图四四八 战国晚期后段板瓦与瓦当
图四四九 战国晚期后段瓦钉
图四五○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
(五)其他
图四五一 战国晚期后段陶器、兽骨
三、小结
图四五二 战国晚期后段陶文字拓本
第六章 春秋铸铜遗址
第一节 地层堆积
图四五三 T632、T642北壁剖面图
图四五四 T622东壁剖面图
(一)灰坑
第二节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
(二)水井
一、遗迹
图四五五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灰坑、水井、烘范窑及灶平、剖面图
(三)灶
二、熔铜炉
(一)熔炉炉体
(四)烘范窑
图四五六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熔炉残块
图四五七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熔炉残块与鼓风管
(二)鼓风管
(一)炉料
(三)熔炉和鼓风管的制作与使用
三、炉料与炼渣
图四五八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方形鼎耳芯
图四五九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耳芯
图四六○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蹄足芯
图四六一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蹄足芯
图四六二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物芯
(二)炉渣
图四六三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芯与炉料
四、陶模与陶范
(一)礼器范
图四六四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范
图四六五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范
图四六六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范
(三)钱币范
(二)编钟范
图四六七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物范
(五)礼器花纹范
(四)工具范
图四六八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空首布芯首范
图四六九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七○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七一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七二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七三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与印范
(六)花纹模
(七)浇口
图四七四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礼器模范与浇口
(八)范芯座与榫卯
图四七五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范芯座与榫卯
图四七六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物
(九)其他
五、陶器、骨器与石器
(一)生活用具
图四七七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陶器
图四七八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陶器
(二)建筑材料
图四七九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陶器
第三节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
图四八○ 春秋中期铸铜遗址器物
一、熔炉
图四八一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熔炉残块与鼓风管
(一)礼器范
二、陶模与陶范
图四八二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范
图四八三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范
(二)花纹范
图四八四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八五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图四八六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三)花纹模
(四)范芯座与榫卯
图四八七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礼器花纹范
(五)其他
图四八八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泥条与加固泥
(一)生活用具
三、陶器与石器
图四八九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陶器
(三)其他
(二)建筑材料
图四九○ 春秋晚期铸铜遗址器物
四、小结
第七章 战国铸造遗址
第一节 地层堆积
图四九一 战国时期铸造遗迹分布图
图四九三 T654东壁剖面图
图四九四 T604南壁剖面图
图四九二 T653北壁剖面图
一、遗迹
第二节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
(一)灰坑
(二)烘范窑
图四九五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四九六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烘范窑T613Y2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熔炉残块
图四九七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熔炉残块
(二)鼓风管
图四九八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熔炉残块、鼓风管及礼器范
(三)铸范
图四九九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陶范及铁器
(四)生产工具
(五)生活用具
图五○一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陶器
(六)建筑材料
图五○二 战国中期铸造遗址建筑材料
一、遗迹
第三节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
(一)灰坑
图五○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八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九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五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水井平、剖面图
图五一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水井平、剖面图
图五一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灰沟T632G7平、剖面图
(四)烘范窑
(三)灰沟
图五一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T574Y1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熔炉残块
图五一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铸铁炉残块
图五一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铸铁炉残块
图五一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熔铜炉残块
图五一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熔铜炉残块
图五一八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熔铜炉残块
图五一九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熔铜炉残块及鼓风管
(二)鼓风管
(三)铸范与铸模
图五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礼器范
图五二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工具范
图五二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工具范
图五二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工具范
图五二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工具范
图五二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二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二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二八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拓本
图五二九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范
(四)生产工具
图五三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器物
图五三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铁器
图五三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器物
(五)兵器
(六)生活用具
图五三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三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三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文字与符号拓本
图五三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陶器
(七)建筑材料
图五三八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建筑材料
(八)钱范
图五三九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四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四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四八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四九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五一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五二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五三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五四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五五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
图五五六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合范拓本
图五五七 战国晚期前段铸造遗址钱币背范
第四节 战国晚期后段
(一)灰坑
一、遗迹
图五五八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图五五九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灰坑平、剖面图
(二)水井
图五六○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水井平、剖面图
二、遗物
(一)熔炉炉体
图五六一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熔炉残块
(三)铸范
(二)鼓风管
图五六二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熔炉残块及鼓风管
图五六三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六四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六五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六六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六七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璜范拓本
图五六八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图五六九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范
(四)钱范
(五)生产工具
图五七一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器物
图五七二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铁器
(七)生活用具
(六)兵器
图五七三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七四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七五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七六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文字拓本
(八)建筑材料
图五七七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器
图五七八 战国晚期后段铸造遗址陶器
三、小结
第八章 墓葬
第一节 墓葬位置及关系
第二节 西周墓
二、随葬品
一、墓葬形制
图五七九 郑国祭祀遗址墓葬分布图
图五八○ 西周墓葬T588M794平、剖面图
第三节 春秋墓
(一)墓葬形制
(二)随葬品
图五八一 西周陶器
一、春秋早期墓
二、春秋晚期墓
(一)墓葬形制
图五八三 春秋早期陶器
图五八二 春秋早期墓葬T607M792平、剖面图
(二)随葬品
图五八四 春秋晚期墓葬平、剖面图
图五八五 春秋晚期陶器
一、墓葬形制
(一)竖穴土坑墓
第四节 战国墓
图五八六 战国晚期墓葬分布图
图五八七 战国晚期墓葬平、剖面图
(二)空心砖墓
图五八八 战国晚期墓葬平、剖面图
(三)瓦棺、瓮棺葬墓
图五八九 战国晚期墓葬平、剖面图
图五九○ 战国晚期瓦棺及瓮棺墓平、剖面图
二、随葬品
图五九一 战国晚期铜器
图五九二 战国晚期器物
图五九三 战国晚期陶器
图五九四 战国晚期陶器
图五九五 战国晚期陶文字与符号拓本
图五九六 战国晚期陶器
图五九七 战国晚期陶器
图五九八 战国晚期建筑材料
图五九九 战国晚期建筑材料纹饰拓本
图六○○ 战国晚期板瓦
图六○一 战国晚期板瓦
图六○二 战国晚期板瓦
图六○三 战国晚期板瓦
图六○四 战国晚期板瓦
图六○五 战国晚期建筑材料
图六○六 战国晚期板瓦纹饰拓本
(一)竖穴土坑墓
(二)带墓道砖室墓
一、墓葬形制
第五节 汉代墓
图六○七 汉代墓葬分布图
图六○八 汉代墓葬平、剖面图
图六○九 汉代墓葬T588M751平、剖面图
图六一○ 汉代墓葬T589M800平、剖面图
图六一一 汉代墓葬T593M135平、剖面图
(三)土洞墓
(四)瓦棺墓
二、随葬品
图六一二 汉代墓葬T575M743平、剖面图
图六一三 汉代瓦棺、瓮棺墓平、剖面图
图六一四 汉代铜器
图六一五 汉代陶器
图六一六 汉代陶器
图六一七 汉代陶器纹饰拓本
图六一八 汉代陶器
图六一九 汉代器物
图六二○ 汉代铜钱币拓本
第六节 宋代墓
一、墓葬形制
(一)竖穴土坑墓
图六二一 宋、金、明、近代墓葬分布图
(二)带墓道土洞墓
图六二二 宋代墓葬平、剖面图
二、随葬品
图六二三 宋代墓葬T612M869平、剖面图
图六二四 宋代器物
图六二五 宋代铜钱拓本
三、小结
第九章 结语
第一节 郑国祭祀遗址性质、年代及其他
一、祭祀遗址性质
二、祭祀遗址年代
三、祭祀用礼乐规制与祭祀者的身份
四、祭祀配享与用性
五、祭祀用钟的性质
六、钟悬制度
七、编钟陶埙的音律与郑声
八、编钟的演奏方法
九、钟架与钟体装饰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编钟铸造工艺探讨
第四节 郑国祭祀遗址所见两周文化国属及年代
一、两周历史文化梗概
(一)郐国史迹
(二)郑国史迹
(三)韩国史迹
二、各期遗存的年代
第五节 东周铸造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一、出土钱范
第六节 春秋战国钱范铸造工艺的分析
二、烘范窑与熔铜炉
三、钱范制作技术分析
第七节 两周墓葬所属国别及年代
第八节 汉墓年代与相关问题
附录一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编钟的考察和研究 王子初
附录
附录二 郑国青铜礼器铸造遗址发掘与研究 李京华
附录三 郑国祭祀遗址青铜器的分析鉴定报告 黄晓鹃 李秀辉
附录四 郑国祭祀遗址冶铸遗物检测报告 李延祥
附录五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部分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 李秀辉
附录六 郑国祭祀遗址陶埙测量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视听技术实验室
附录七 郑国祭祀遗址动物骨骼研究报告 罗运兵 杨梦菲 袁靖
附录八 郑国祭祀遗址马骨研究报告 袁靖
附录九 郑国祭祀遗址人骨鉴定报告 中桥孝博 北川贺一
附录一○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玉石器鉴定报告 常宗广
附录一一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韩国陶量及其文字研究 蔡全法
附表
附表一 郑国祭祀遗址探方层位关系表
附表二 典型探方层位关系分期、分段表
附表三 典型灰坑登记表
附表四 铜礼乐器坎统计表
附表五 殉马坎统计表
附表六 T605K2铜礼器统计表
附表七 T605K3铜礼器统计表
附表八 T615K6铜礼器统计表
附表九 T604K10铜礼器统计表
附表一○ T602K15铜礼器统计表
附表一一-1 T595K1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一一-2 T595K1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一一-3 T595K1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一二 T595K1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一三 T595K1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一四 T595K1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一五-1 T606K4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一五-2 T606K4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一五-3 T606K4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一六 T606K4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一七 T606K4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一八 T606K4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一九-1 T594K5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一九-2 T594K5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一九-3 T594K5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二○ T594K5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二一 T594K5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二二 T594K5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二三-1 T594K7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二三-2 T594K7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二三-3 T594K7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二四 T594K7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二五 T594K7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二六 T594K7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二七-1 T615K8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二七-2 T615K8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二七-3 T615K8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二八 T615K8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二九 T615K8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 T615K8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一-1 T605K9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三一-2 T605K9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三一-3 T605K9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三二 T605K9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三三 T605K9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四 T605K9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五-1 T613K14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三五-2 T613K14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三五-3 T613K14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三六 T613K14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三七 T613K14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八 T613K14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三九-1 T613K16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三九-2 T615K16A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三九-3 T615K16B套铜钮钟统计表
附表四○ T615K16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四一 T615K16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四二 T615K16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四三-1 T566K17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四三-2 T566K17铜镈钟统计表
附表四四 T566K17铜编钟音梁统计表
附表四五 T566K17铜编钟调音槽上口尺寸统计表
附表四六 T566K17铜编钟芯撑孔尺寸统计表
附表四七 二里岗文化灰坑登记表
附表四八 二里岗文化典型单位器物组合表
附表四九 西周晚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五○ 西周晚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五一 西周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五二 春秋早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五三 春秋早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五四 春秋早期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五五 春秋中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五六 春秋中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五七 春秋中期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五八 春秋晚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五九 春秋晚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六○ 春秋晚期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六一 战国早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六二 战国早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六三 战国早期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六四 战国中期灰坑登记表
附表六五 战国中期水井登记表
附表六六 战国中期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六七 战国晚期前段灰坑登记表
附表六八 战国晚期前段水井登记表
附表六九 战国晚期前段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七○ 战国晚期后段灰坑登记表
附表七一 战国晚期后段水井登记表
附表七二 战国晚期后段部分典型单位陶器组合表
附表七三 东周烘范窑登记表
附表七四 东周烧灶登记表
附表七五 战国灰沟登记表
附表七六 战国陶量统计表
附表七七 石器统计表
附表七八 战国铁器统计表
附表七九 骨器统计表
附表八○ 铸造遗址出土钱币统计表
附表八一 铸造遗址石器统计表
附表八二 铸造遗址铁器统计表
附表八三 铸造遗址骨器统计表
附表八四 两周墓葬统计表
附表八五 战国瓦棺、瓮棺葬统计表
附表八六 汉代墓葬统计表
附表八七 墓葬出土钱币统计表
附表八八 宋、金墓葬统计表
附表八九 T622J446出土器物陶系统计表
英文提要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acrifical site of Zheng state in Xinzhe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