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 theory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冯建军著

分类号:

ISBN:97875651000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教育作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体上,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它:一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子系统,二是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考察,主要涉及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制度,等等;把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考察,主要涉及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等等。 本书就是分别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对教育所做的整体考察。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本书讲述的主要是教育基本理论,不涉及具体的教学、德育、学校管理等活动,这些内容隶属于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学。如若在教育原理学科中反映这些内容,也只能上升到一般的理论意义上讲“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确切地应该称作《当代教育基本原理》,因为它研究的内容是教育的“基本理论”。但问题是学界一般不用“基本理论”作为课程和学科的名称,故还是称为《当代教育原理》。

目录

版权页
前言页
目录页
第一章 当代教育应该是什么
第一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一、受教育者
二、教育者
三、教育中介客体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结构及其矛盾
一、教育过程的总体结构
二、教育过程的次级结构
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本质
一、以人自身为对象的实践活动
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活动
第二章 人类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主体人格的历史生成
一、群体主体状态下的依附人格
二、个人主体的独立人格
三、类主体的自由个性人格
第二节 古代的依附性教育
一、原始的适应性教育
二、古代人身依附关系的训练
三、中世纪的神学教育
第三节 近现代的个人主体教育
一、自然主体教育
二、理性主体教育
三、价值主体教育
第四节 当代的类主体教育
一、以全人教育为面
二、以自由活动为线
三、以个性发展为点
第五节 当前我国主体教育的价值选择
第三章 个体生命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个体生命发展的影响源
一、个体生命发展的含义
二、影响个体生命发展的因素
三、教育在个体生命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个体生命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个体生命发展的水平与教育
二、个体生命发展的特征与教育
三、个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节 教育的本体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三、教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四、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我们是否需要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含义
三、教育的“应然”目的与“实然”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五、教育目的的层次
第二节 近代西方教育目的的不同取向
一、“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取向
二、“精神人”的教育目的取向
三、“社会人”的教育目的取向
四、“新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
五、“完美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
第三节 传统教育目的观的现代转换
一、从“客体论”到“主体论”的教育目的
二、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到“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的教育目的
三、从“个体主义”到“共同体主义”的教育目的
第四节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现代教育的目的
一、培养世界历史性:现代社会的要求
二、世界教育改革对世界历史性个人的昭示
第五章 教育主体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师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是“人”
二、学生是儿童
三、学生是权利的主体
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第六章 教育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教育实体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实体的产生
第二节 学校教育系统的发生与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一、学校教育系统的发生
二、制度化教育与学制
三、制度化教育的反思
四、制度化教育的改革
第三节 走向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一、作为与制度化教育相对的终身教育
二、以终身教育为基石的学习化社会
第四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变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改革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三、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四、我国当前学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属性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三、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
第二节 教育社会史的考察
一、依据生产关系性质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
二、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
三、依据生产方式划分的教育社会史的阶段
第三节 社会子系统的变迁与教育变革
一、社会生产力变迁与教育变革
二、社会政治制度变迁与教育变革
三、文化变迁与教育变革
四、传播媒介变迁与教育变革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与当代教育
第一节 当代教育的社会基础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四、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节 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生产力发展功能
二、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超越性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教育的社会超越性
附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General theory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