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小识

副标题:无

作   者:陆昕

分类号:

ISBN:978780554591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一部介绍藏书知识的通俗读物,全书以生动而平易的语言阐述了古籍版本的基础知识,以及作者个人藏书的经历与经验,内容涉及藏书知识、古籍收藏、新文学收藏、书话等方面。文字清通流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文史爱好者、藏书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一、古书常识
历代雕版刻书概貌
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
影刻本和精刻本
活字本
初刻本和红蓝印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批校本
稿钞本
二、藏书闲话
藏书之路,路在何方
书之命运
书似人生
藏书深处
文人与书
书之聚散
乱花渐欲迷人眼
谈善本
“金镶玉”与“玉镶玉”
“说部丛书”纵横谈
从《枕碧楼丛书》看沈家本的藏书及藏书观
赵元方的藏书及文物
书跋十七篇
后记
【书摘与插画】
文人与书
文人与书结缘,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文人的事业、生计都与书分不开,由此而爱书、藏书也就理所当然。然而,书又具有商品属性,并非你所爱、所想的书都买得起、藏得住,所以又生出许多文人与书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人们爱看书话,一半原因是为了获取一些版本知识,另一半,依我看,也许还是大半,就是想看看这些藏书故事。
由此而想起我结识的一些前辈学者的往事。虽然谈不上故事,却也与书有关,随手写下,以作雪泥鸿爪。
启功先生藏书甚富,与客厅相连的一间房中,列架充楹,却非四壁皆书。因为四壁皆书,则表明中间是空的,可容人走动。启先生这间房中的书架却是一排排行列,只供人穿行。这书库并不任人进入,我那次也是“误入白虎堂”,事前并未请示,事后也不好说明,但由此知道启先生藏书很富。不过有次与先生闲聊时,聊到他过去坎坷多年,没钱买书,又聊到我祖父的好友赵元方,他感慨道:“文人没有不爱书的。赵元方有钱,可以买好书,所以我们这些人,都羡慕他。”他到老年,仍然买书不辍。有一回,中国书店某师傅送来某部大概是他久思不得的古书,启先生翻看时手都因激动有点哆嗦。我怕打扰,起身进了他的卧室,见床前柜上有他自作的一副对联镜心,上书“饮余有兴徐添酒,去日无多慎买书”。看着联语,回想方才。“言行不一啊。”我心想。
启先生的好友张中行也爱书。记得我头一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见到张先生,只五句话过后,张先生马上问了句令我大感突兀的话:“你们家还有多少书?”看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张先生起身,一指他身旁和身后的白墙,又将两手向四下里一分,问:“一面墙?两面墙?能摆几墙?”张先生藏古书不多,旧书不少。他跟我说,因他佩服周作人的学问,又跟周的私交不错,所以周作人的所有著作他都有,并且本本都有周的亲笔题赠。“文革”时,张先生怕红卫兵问罪,将周的题赠页一律撕去销毁,将书全部保存下来。我听后想,这纯是知识分子的书生气。毁了周的手迹而留下周的书,真让红卫兵见了,也是死罪。想罪减一等,多半妄想。既然避祸,为何不避个干净彻底?看来知识分子这份爱书的情结,真是顽固不化。
启先生、张先生如何藏书、爱书可说是轶闻,而关于书,还有趣闻,这是祖父的老友朱家溍先生对我讲的。祖父有位老朋友,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焯,黄侃先生的侄子,上世纪20年代曾同祖父一起于南京教习房从黄侃习《说文解字》。70年代末,黄焯先生为黄侃整理遗著,有些资料在我家,是黄侃当年留给祖父的。黄焯先生要用,写了几封信向祖父借,但一直没收到回音。正巧有个与黄先生相熟的人要来京办事,黄先生便又写了封信,托此人直接到我家来,面交祖父。信里的大致意思是:我给黄侃整理遗著,所以向你借那些书,一连给你寄了几封信,你却一直没有回信,弄得我这里没法工作。这次我让人将这封信送到你家,面交与你。假如你再不给我回信,我马上从武汉买车票到京,到京马上直奔你家,到了你那儿直奔书房,把你架上所有书的头本全抱走,看你如何办!带信的人因为与朱先生很熟,先去朱先生家将此信拿与朱先生看了,说他不敢来我家,怕祖父看了生气,让朱先生拿个主意。朱先生说:你甭怕,我了解陆先生。他这人手懒,很少主动写信,也不爱给人回信,你见了陆先生,也别把信拿出来,你就跟陆先生说这事,肯定有个回复。几天后,那人很高兴地来看朱先生,说:成了。我去见陆先生,还没说这事,他一听我从武汉大学来,就说,耀先(黄焯的字)跟我要几本书,你正好可以给他带去。把书找出来给我了。信也就用不着了。“这人把信自己收起来了,说得个宝贝。”朱先生笑道。
朱先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大家,我对他说的话中印象最深的是有次他说:“凡是收藏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穷人。因为每一样经他收藏的东西他都视为拱璧,难以割舍。光收不卖光进不出,而天下得有多少好东西?个人能有多少钱财?直到最后收不动,变成穷人完事。”
事实就是如此。拿藏书家郑振铎来说,我对他印象最深的藏书名言就是:“平时藏点什么不好,偏要藏这劳什子书!”并告诫别人,藏什么都有用,就是别藏书!可话虽如此,当他“不藏书”,准备将书易主时,却又说:“卖去哪本书都像卖去自己的亲生骨肉,最后哪一本也没舍得卖去!”郑先生真是性情中人,那种发自肺腑的对书的热爱之情,令人感叹。
由此而想到今天许多藏书爱好者也是性情中人。别的不说,就拿买书来说,有些卖古旧书的人评论说:“他们(藏书爱好者)买书时,且跟你打价。你要能给他们便宜个十块、二十,他们可真是高兴,好像有多大便宜。甭说古旧书书价没谱,就算真便宜十块二十的,可要算算你的车钱、饭钱,工夫钱,那点儿‘便宜’也早‘便宜’没了。可他们不算这个,他们就是觉得捡了便宜买了好书。”由此,卖书人的总体评论是,文人都是书呆子!
文人买书实难。看前辈书话,常见有“室人交谪”一语。这是文雅的说法。直白地说,就是夫妻打架。因为书而夫妻反目、争吵,已是藏书文化中一道说不上亮丽的风景。由此,我倒认为,文人也要卖书。因为文人的买书钱是从那有限的几个“俸禄”中省出来的,而且节省的还不是他自己的,是带着老婆孩子的衣食之资。所以,文人不应走完全的藏家之路,将本不富裕的自己变成穷人。爱书、藏书无可厚非,但断不能影响了家庭。况且,书本身就需要流动,你把它禁锢在家,实质也是对书的伤害。自我得之,自我散之,使其流布人间,与天下人共赏,正体现了书的最大价值和最佳途径。书本来就是商品,就应理直气壮地发挥它的商品属性,做出它应有的贡献,精神的和物质的,方是正途。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藏书小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