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日本语言·文化·传播丛书:二战前日本农业问题与政党内阁的农业政策研究》运用政治学的“民主巩固”、“社会稳定”、“农民学”等理论,通过历史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探寻近代日本农业问题的发展演变过程,并分析了政友会和宪政会(后民政党)在农业政策上有哪些不同主张,他们上台执政后又推行了哪些农业政策,这些农业政策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最后导致民众、特别是农民和军人对政党政治的抵制,从而危及了大正民主主义体制。探明近代日本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除了受到明治宪法体制的限制等制约性因素之外,是否还与政党内阁对农业问题的处理不当,最终导致政党内阁失去了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民众支持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明治初期的地方自治制度
第一节 前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传统
第二节 官僚主导的地税改革与围绕征税问题的官民对立
第三节 “三新法体制”的确立
第四节 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明治农政与政党、农村诸利益团体(压力团体)
第一节 地方名望家统治体制
第二节 明治农政与政党、农村诸利益团体
第三节 日俄战争后的地方改良运动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的租佃纠纷和(《租佃调停法》
第一节 寄生地主制的矛盾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租佃纠纷
第三节 《租佃调停法》的制定实施
第四章 政党内阁(1918~1932年)时期的农业政策
第一节 原敬和高桥政友会内阁时期的农政
第二节 市町村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问题
第三节 1923年以后两党围绕农村问题的对立
第五章 “昭和恐慌”时期农村问题的深刻化与救农政策
第一节 “昭和恐慌”时期农民和地主的瓦解
第二节 “昭和恐慌”时期政党内阁的“救农政策”
第三节 中间内阁的救农政策
结语
附录 1918~1936年内阁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明治初期的地方自治制度
第一节 前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传统
第二节 官僚主导的地税改革与围绕征税问题的官民对立
第三节 “三新法体制”的确立
第四节 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明治农政与政党、农村诸利益团体(压力团体)
第一节 地方名望家统治体制
第二节 明治农政与政党、农村诸利益团体
第三节 日俄战争后的地方改良运动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的租佃纠纷和(《租佃调停法》
第一节 寄生地主制的矛盾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租佃纠纷
第三节 《租佃调停法》的制定实施
第四章 政党内阁(1918~1932年)时期的农业政策
第一节 原敬和高桥政友会内阁时期的农政
第二节 市町村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问题
第三节 1923年以后两党围绕农村问题的对立
第五章 “昭和恐慌”时期农村问题的深刻化与救农政策
第一节 “昭和恐慌”时期农民和地主的瓦解
第二节 “昭和恐慌”时期政党内阁的“救农政策”
第三节 中间内阁的救农政策
结语
附录 1918~1936年内阁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二战前日本农业问题与政党内阁的农业政策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