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本(清代十大名人家书),原名为(清代名人家书),原为民国襟霞阁主所选。其所选有如下特点:一、所选皆为清代名人;二;十人中,有政治家、有军事家、有学问家、有艺术家,可谓门类齐全,很有代表性;三、从时间跨度来说,从清前期的郑板桥开始,至清末民初的袁世凯,几乎贯穿了整个清代。四、这些家书,其中有的是编者从这些名人后代的手中觅得,而其又往往不见于他们的文集,因而可以补文集之不足,进而可以补史料之不足。而阅读这些家书,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这些名人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更可以领略到这些名人的雅致品格、情趣爱好。我们会看到,他们谈时事,是怎样的使风云变幻都来笔底;教子女,又是怎样的谆谆告诫尽显真情;述生活琐事,三言两语见哲理;论交朋择友,阅尽沧桑谙世态。从这些家书中,我们会领略到郑板桥的狂放,纪晓岚的诙谐,林则徐的正直,也可以见出曾国藩的胸怀,见到袁世凯在社会变革转型其中表现的似乎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名人,都是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代表,因而他们也都是封建文化,进而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通过这些家书的阅读,可以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了解他们的人格与心理,进而窥探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在为官、从学、处世、交友、进退出处等方面的心路历程,进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应当说,从这些名人士大夫的家书中,我们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比如说,他们在居家生活中提倡的节俭。勤劳,提倡的友邻和睦,提倡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谦互让;他们对读书、教育的重视,他们在为人处世交友中一贯坚持的正直信诚态度,以及他们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对父母的孝敬,等等,都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即使是在建设、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都是应该被发扬光大的。因为它们毕竟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目录
前言
一、郑板桥家书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论为人即是为己)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笑谈和尚与秀才)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论为文境界)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纵论烧书)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由孤坟而论为人)
焦山读书复墨弟(答复焦山读书之用意)
焦山别峰庵复四弟墨(谈如何作诗)
寄墨弟自焦山发(感慨圣庙墙塌)
仪真客邸复文弟(谈历代墨竹画流派)
再复文弟(论技艺不别雅俗及画墨竹之法)
仪真客舍寄内子(痛悼内弟)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剖己骂人之失)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嘱岩济亲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谈购荒地筑茅屋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论读书要有特识)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论农夫与书生)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论作诗命题之重要)
范县署中寄郝表弟(论墓田风水并谈购墓田事)
. 范县署中寄郝表弟(谈饮酒事)
范县署中复郝表弟(再谈购墓田事)
范县署中寄四弟墨(告知近况)
范县署中复四弟墨(评点墨弟诗文)
再复四弟墨(谈情封赠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谈改家宅风水事)
……
二、纪晓岚家书
三、林则徐书
四、左宗棠家书
五、张之洞家书
六、胡林翼家书
七、彭玉麟家书
八、曾国藩家书
九、李鸿章家书
十、袁世凯家书
一、郑板桥家书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论为人即是为己)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笑谈和尚与秀才)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论为文境界)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纵论烧书)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由孤坟而论为人)
焦山读书复墨弟(答复焦山读书之用意)
焦山别峰庵复四弟墨(谈如何作诗)
寄墨弟自焦山发(感慨圣庙墙塌)
仪真客邸复文弟(谈历代墨竹画流派)
再复文弟(论技艺不别雅俗及画墨竹之法)
仪真客舍寄内子(痛悼内弟)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剖己骂人之失)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嘱岩济亲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谈购荒地筑茅屋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论读书要有特识)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论农夫与书生)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论作诗命题之重要)
范县署中寄郝表弟(论墓田风水并谈购墓田事)
. 范县署中寄郝表弟(谈饮酒事)
范县署中复郝表弟(再谈购墓田事)
范县署中寄四弟墨(告知近况)
范县署中复四弟墨(评点墨弟诗文)
再复四弟墨(谈情封赠事)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谈改家宅风水事)
……
二、纪晓岚家书
三、林则徐书
四、左宗棠家书
五、张之洞家书
六、胡林翼家书
七、彭玉麟家书
八、曾国藩家书
九、李鸿章家书
十、袁世凯家书
清十大名人家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