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仓央嘉措的诗以情证佛,既有情诗的旖旎深情,又有佛法的无边智慧。此书精选了仓央嘉措的代表诗作,并对每首诗进行精短唯美的解析。随书附有于道泉和曾缄的两个经典译本、仓央嘉措小传及有关藏传佛教的一些小常识。
【目录】
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仓央嘉措1
仓央嘉措情诗 1
于道泉译本(经典的白话译本)117
曾缄译本(经典的古体译本)137
庄晶译本(权*的白话译本)151
附录一 仓央嘉措其人其诗 184
附录二 有关西藏 190
附录三 误传的仓央嘉措诗 198
【精彩文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仓央嘉措
喜欢仓央嘉措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一位藏族高僧说了一段话,我觉得说得挺好的。他说:“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喜欢就是喜欢,也许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诗触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让我们的灵魂在瞬间战栗,情感就像因风而起的水晕一样,一轮一轮,一圈一圈,蔓延开去,直至整个人被淹没,恍然若失。
真诚
他是住在布达拉宫的雪域,他承载着视信仰为生命的整个藏地人民的巨大信仰。这是天赐的光环,是命运的安排。但命运之手却又播弄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之所以活在无数后来人的心中,并不是因了他高贵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诗。
是的,他是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伟大的两个诗人之一。一个是他,一个是流着蒙满血液的纳兰容若。
他一反对经典的因循与仿制,一反文人写作的匠心与雕琢,用一种贴近天然的手法奏出一种接近天籁的声音。用一颗向着此生悲欢、纯任自然的赤子之心倾诉着他的至情与真诚。这种一以贯之的“天真”,注入了他的情感和呼吸,一字一句,砰然落地。让每个触碰到他诗句的后人,身不由己地沉沦。
真正的诗人从来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在像他的诗一样生活。正是这种从灵魂当中雀跃而出的文字,才有力量戳穿这滚滚红尘,放射出熠熠的生命之光,点亮每个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敏感心灵。
他的情歌,用了贴近人心的民歌体。那些情歌都是从灵魂的湖泊起飞,去拥抱烟火的人间。作为一个格鲁派的,他的诗中没有作为一个王或所应有的尊贵与高高在上的面孔与气势,没有作为一个法王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有的却只是面朝俗世人生敞开胸怀的爱的投射,是无时无刻不向往自由、向往此生欢喜的天真!
当凡夫俗子以艳羡的姿态仰望着他,渴望着他所拥有的一切时,他却在渴望着凡夫俗子的幸福。他是格鲁派的法王,戒律清规让他不得拥有人间的情爱。但欲望之花还是从人性当中自然而然地开放出来了,僧与俗、佛与尘、枷锁与人性,矛盾纠结与缠绕,让他的灵魂承受了多少煎熬与洗礼?
他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幸福,所以他拥有的也不是普通人所拥有的痛苦。理想当中的幸福有多耀眼,现实当中痛苦就有多辉煌。对普通人而言,正常的生死爱欲的纠缠,对一个修行的人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燃尽心灰的劫。
他问: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说:观修的喇嘛面容,没在心中显现。不想的情人容颜,却在心中映见。
他怨:好不见,免得彼此相恋;第二好不识,免得彼此相思。
矛盾撕扯。欲望交战。
这一朵盛放在人间当中的绚丽烟火啊,这一颗饱含着七情六欲的真诚灵魂!这一个迷失在修行之途中的赤子!
孤独
这一个在矛盾与痛苦中纠结的灵魂,又是何其孤独。
故乡不可眷恋。
那让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故乡的草原,在哪里呢?那像格桑花一样宁静安详的阿妈的笑,在哪里呢?“山上的草坝黄了,山下的树叶落了。杜鹃若是燕子,飞向门隅多好!”门隅,他的故乡,也许这浓浓的孤独和相思,只有故乡的山和水才能消磨得尽,才能抚慰得平。
爱人不可眷恋。
“默想的上师面容,未在心中出现,不想的情人容颜,却在心中明明朗朗地映现。”夜晚的月光洒在地上,像极了情人的温柔。他伸出手去,想捧住它,握在手心里的,只是一个冰凉的梦,还有空空的孤独!
青灯黄卷,经声佛火。这就是一个生命力正旺盛的十五岁的仓央嘉措,从今以后,要过的生活。自迎往拉萨接受坐床仪式之后,学习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布达拉宫,也是他真正的处所。
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巍峨而宏伟。作为雪域,他的寝宫,也尽现。即使这样,那又怎样?他所有的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夜卧一床而已。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学经、辩经。世人哪里知道这金碧辉煌的布宫也贮满了他金碧辉煌的忧伤。
那无处不在的孤独,总是在不经意间袭来。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逃不掉的一种感觉。它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只能将它抚慰。
“这么静,比诵经声还静。我骑上我的白鹿,白鹿踏着,尚未落地的雪花,轻如幻影。本来是去远山拾梦,却惊醒了,梦中的你。”这是一种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
真正的孤寂是精神上的。
如果只是单调枯燥的生活,戒律严明的清规,还不足以让人不堪,只要他内心中有一盏希望的明灯。仓央嘉措不知道他的希望,他精神的明灯在哪里。因为,他只是被供奉在高高法位之上的一个傀儡,是一个处在权势之争棋盘当中的棋子,进退全不由自己。
权力不可眷恋。
他付出了所有,自由、爱情、情,却换来了一个不能自主、徒有其华美外表的傀儡身份。他多想逃出去,走出布达拉宫,去寻找他心爱的情人。然而,他连选择逃避的自由也没有!他走得出这宫殿,走得出无数信徒的心么?走得出这巨大的敬仰么?在一个视信仰为生命的民族里,他能够打破这寄托着无数子民莫大信仰的象征,选择放弃么?
他没有选择的自由,连决定自己去留的自由也没有。
这无人能解,无人能共的孤独啊!将灵魂挤压得无法喘息,逃无可逃!能够帮助他的,惟有手中的那一支笔,惟有诗歌。还有那浓浓的烈酒,以及放浪的形骸。
如是有了关于他行为放荡的种种传言,如是有了他与玛吉阿米的旖旎爱情传说。
“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他想要的和凡人是没有什么两样,但他所承受的孤独和痛苦,却是凡人无法领会得到的。也许,红尘、情爱与烈酒,只是他麻醉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
也许放荡是其形骸,孤独才是其内质。在浩歌狂热之中寂,这种寂,是真正的孤独。
这是一个还没有清醒的迷失的灵魂。以情证佛,以真证诗,这是他修行之途上的劫。
信仰
谁说爱不是另一种信仰,另一种修行?
对仓央嘉措而言,爱是修行,穿越了情爱的迷障,他在孤独中重生了。
“太上忘情,下不及情。情之所中,正在我辈。”我辈之中的人,可以用生命去践行对情爱的执著。仓央嘉措是佛法中人,没有什么是执著得放不下的,高贵的终将衰微,积累的终将消散。勘破了,也就自在了,自在了,也就放下了。
我们宁愿相信,仓央嘉措是在以情修佛缘。终选择了弘法利生,大爱苍生。
每一个进入红尘的菩萨都要经受人生的各种痛苦。当你经历了,你才能了解,才更加爱世人,慈悲世人,这是菩萨的成佛之路。尽管这条路充满坎坷和荆棘,尽管他们一时会性迷菩提。比如爱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如果没有爱,我们怎么可能了解人世深刻的感情呢?深挚的感情让我们心怀感恩,痛苦悲伤让我们彻悟爱的真谛。因为爱过,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身历之后,以心换心,才更懂得慈悲之道,才更会体恤苍生。仓央嘉措所历经的爱欲种种,让他懂得执著不舍世间任何一件人事是多么愚蠢啊。
佛是慈悲的,就像莲花生大士说的:“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我将永远用我慈悲的心护卫着你。”真正的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对那些红尘滚滚中执著于某种欲念误入歧途、经历煎熬的芸芸众生,他恨不能自己能代替他们。
当你怀着对佛的深深的信仰,当你知道佛是不会舍弃你的——一个在痛苦和欲望的泥沼里苦苦挣扎、走尽弯路的灵魂,你就会在信仰中获得重生。
经历了爱的修行的仓央嘉措,参透了生死爱欲,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相。
于是,迦叶拈花,世尊微笑。
我们天生需要爱,却未必晓得如何爱,应爱谁。像耶稣的比喻和禅宗的公案一样,我们大抵只能从比喻去靠近它。不要用头脑、用道理,而是用心去贴近,打开自己,用心体会,开发启悟空间。对仓央嘉措也一样,我们能接近他的惟一方式是:用心体会,用心贴近!
那沿着漫长时光蔓生的传说,向着无穷远的未来悄无声息滋长着美丽。已经成为传说的他们,无论如何无法真实,却无论如何始终美好。它们是不能真实的,但它们的存在却始终有着真实的意义。哪怕让人生出美丽素朴的憧憬,追求自由的激情和自我的勇气。
真相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愿意相信的真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仓央嘉措。
……
目录
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仓央嘉措1
仓央嘉措情诗 1
于道泉译本(经典的白话译本)117
曾缄译本(经典的古体译本)137
庄晶译本(权*的白话译本)151
附录一 仓央嘉措其人其诗 184
附录二 有关西藏 190
附录三 误传的仓央嘉措诗 198
【精彩文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仓央嘉措
喜欢仓央嘉措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一位藏族高僧说了一段话,我觉得说得挺好的。他说:“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
喜欢就是喜欢,也许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诗触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让我们的灵魂在瞬间战栗,情感就像因风而起的水晕一样,一轮一轮,一圈一圈,蔓延开去,直至整个人被淹没,恍然若失。
真诚
他是住在布达拉宫的雪域,他承载着视信仰为生命的整个藏地人民的巨大信仰。这是天赐的光环,是命运的安排。但命运之手却又播弄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之所以活在无数后来人的心中,并不是因了他高贵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诗。
是的,他是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伟大的两个诗人之一。一个是他,一个是流着蒙满血液的纳兰容若。
他一反对经典的因循与仿制,一反文人写作的匠心与雕琢,用一种贴近天然的手法奏出一种接近天籁的声音。用一颗向着此生悲欢、纯任自然的赤子之心倾诉着他的至情与真诚。这种一以贯之的“天真”,注入了他的情感和呼吸,一字一句,砰然落地。让每个触碰到他诗句的后人,身不由己地沉沦。
真正的诗人从来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在像他的诗一样生活。正是这种从灵魂当中雀跃而出的文字,才有力量戳穿这滚滚红尘,放射出熠熠的生命之光,点亮每个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敏感心灵。
他的情歌,用了贴近人心的民歌体。那些情歌都是从灵魂的湖泊起飞,去拥抱烟火的人间。作为一个格鲁派的,他的诗中没有作为一个王或所应有的尊贵与高高在上的面孔与气势,没有作为一个法王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有的却只是面朝俗世人生敞开胸怀的爱的投射,是无时无刻不向往自由、向往此生欢喜的天真!
当凡夫俗子以艳羡的姿态仰望着他,渴望着他所拥有的一切时,他却在渴望着凡夫俗子的幸福。他是格鲁派的法王,戒律清规让他不得拥有人间的情爱。但欲望之花还是从人性当中自然而然地开放出来了,僧与俗、佛与尘、枷锁与人性,矛盾纠结与缠绕,让他的灵魂承受了多少煎熬与洗礼?
他拥有普通人所没有的幸福,所以他拥有的也不是普通人所拥有的痛苦。理想当中的幸福有多耀眼,现实当中痛苦就有多辉煌。对普通人而言,正常的生死爱欲的纠缠,对一个修行的人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燃尽心灰的劫。
他问: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说:观修的喇嘛面容,没在心中显现。不想的情人容颜,却在心中映见。
他怨:好不见,免得彼此相恋;第二好不识,免得彼此相思。
矛盾撕扯。欲望交战。
这一朵盛放在人间当中的绚丽烟火啊,这一颗饱含着七情六欲的真诚灵魂!这一个迷失在修行之途中的赤子!
孤独
这一个在矛盾与痛苦中纠结的灵魂,又是何其孤独。
故乡不可眷恋。
那让灵魂可以自由飞翔的故乡的草原,在哪里呢?那像格桑花一样宁静安详的阿妈的笑,在哪里呢?“山上的草坝黄了,山下的树叶落了。杜鹃若是燕子,飞向门隅多好!”门隅,他的故乡,也许这浓浓的孤独和相思,只有故乡的山和水才能消磨得尽,才能抚慰得平。
爱人不可眷恋。
“默想的上师面容,未在心中出现,不想的情人容颜,却在心中明明朗朗地映现。”夜晚的月光洒在地上,像极了情人的温柔。他伸出手去,想捧住它,握在手心里的,只是一个冰凉的梦,还有空空的孤独!
青灯黄卷,经声佛火。这就是一个生命力正旺盛的十五岁的仓央嘉措,从今以后,要过的生活。自迎往拉萨接受坐床仪式之后,学习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布达拉宫,也是他真正的处所。
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巍峨而宏伟。作为雪域,他的寝宫,也尽现。即使这样,那又怎样?他所有的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夜卧一床而已。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学经、辩经。世人哪里知道这金碧辉煌的布宫也贮满了他金碧辉煌的忧伤。
那无处不在的孤独,总是在不经意间袭来。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逃不掉的一种感觉。它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只能将它抚慰。
“这么静,比诵经声还静。我骑上我的白鹿,白鹿踏着,尚未落地的雪花,轻如幻影。本来是去远山拾梦,却惊醒了,梦中的你。”这是一种真正的寂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
真正的孤寂是精神上的。
如果只是单调枯燥的生活,戒律严明的清规,还不足以让人不堪,只要他内心中有一盏希望的明灯。仓央嘉措不知道他的希望,他精神的明灯在哪里。因为,他只是被供奉在高高法位之上的一个傀儡,是一个处在权势之争棋盘当中的棋子,进退全不由自己。
权力不可眷恋。
他付出了所有,自由、爱情、情,却换来了一个不能自主、徒有其华美外表的傀儡身份。他多想逃出去,走出布达拉宫,去寻找他心爱的情人。然而,他连选择逃避的自由也没有!他走得出这宫殿,走得出无数信徒的心么?走得出这巨大的敬仰么?在一个视信仰为生命的民族里,他能够打破这寄托着无数子民莫大信仰的象征,选择放弃么?
他没有选择的自由,连决定自己去留的自由也没有。
这无人能解,无人能共的孤独啊!将灵魂挤压得无法喘息,逃无可逃!能够帮助他的,惟有手中的那一支笔,惟有诗歌。还有那浓浓的烈酒,以及放浪的形骸。
如是有了关于他行为放荡的种种传言,如是有了他与玛吉阿米的旖旎爱情传说。
“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他想要的和凡人是没有什么两样,但他所承受的孤独和痛苦,却是凡人无法领会得到的。也许,红尘、情爱与烈酒,只是他麻醉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
也许放荡是其形骸,孤独才是其内质。在浩歌狂热之中寂,这种寂,是真正的孤独。
这是一个还没有清醒的迷失的灵魂。以情证佛,以真证诗,这是他修行之途上的劫。
信仰
谁说爱不是另一种信仰,另一种修行?
对仓央嘉措而言,爱是修行,穿越了情爱的迷障,他在孤独中重生了。
“太上忘情,下不及情。情之所中,正在我辈。”我辈之中的人,可以用生命去践行对情爱的执著。仓央嘉措是佛法中人,没有什么是执著得放不下的,高贵的终将衰微,积累的终将消散。勘破了,也就自在了,自在了,也就放下了。
我们宁愿相信,仓央嘉措是在以情修佛缘。终选择了弘法利生,大爱苍生。
每一个进入红尘的菩萨都要经受人生的各种痛苦。当你经历了,你才能了解,才更加爱世人,慈悲世人,这是菩萨的成佛之路。尽管这条路充满坎坷和荆棘,尽管他们一时会性迷菩提。比如爱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如果没有爱,我们怎么可能了解人世深刻的感情呢?深挚的感情让我们心怀感恩,痛苦悲伤让我们彻悟爱的真谛。因为爱过,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身历之后,以心换心,才更懂得慈悲之道,才更会体恤苍生。仓央嘉措所历经的爱欲种种,让他懂得执著不舍世间任何一件人事是多么愚蠢啊。
佛是慈悲的,就像莲花生大士说的:“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我将永远用我慈悲的心护卫着你。”真正的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对那些红尘滚滚中执著于某种欲念误入歧途、经历煎熬的芸芸众生,他恨不能自己能代替他们。
当你怀着对佛的深深的信仰,当你知道佛是不会舍弃你的——一个在痛苦和欲望的泥沼里苦苦挣扎、走尽弯路的灵魂,你就会在信仰中获得重生。
经历了爱的修行的仓央嘉措,参透了生死爱欲,呈现出的是一种清静相。
于是,迦叶拈花,世尊微笑。
我们天生需要爱,却未必晓得如何爱,应爱谁。像耶稣的比喻和禅宗的公案一样,我们大抵只能从比喻去靠近它。不要用头脑、用道理,而是用心去贴近,打开自己,用心体会,开发启悟空间。对仓央嘉措也一样,我们能接近他的惟一方式是:用心体会,用心贴近!
那沿着漫长时光蔓生的传说,向着无穷远的未来悄无声息滋长着美丽。已经成为传说的他们,无论如何无法真实,却无论如何始终美好。它们是不能真实的,但它们的存在却始终有着真实的意义。哪怕让人生出美丽素朴的憧憬,追求自由的激情和自我的勇气。
真相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愿意相信的真相。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仓央嘉措。
……
【作者简介】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史上一位富有传奇性并倾倒众生的活佛。公元1683年出生于西藏门隅一个农奴家庭,自小被指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1697年,在拉萨受坐床礼,成为六世达赖。他其实一直是西藏政治斗争的傀儡,1705年被政敌诬为假达赖,押往北京,去向生死不明,成为一个永恒的谜。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