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over.yuntu.io/73/34/9787545435252.jpg)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话说中国海洋》丛书是一套全方位反映与介绍海洋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与地理、自然资源各板块并在每个板块中细分成若干书目的大规模海洋丛书。自2011年第一辑出版以来,目前已经推出了10几种。此次作为第三辑出版的品种共计有9本。本书是《话说中国海洋文化系列》中的一本。历史年代划分,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前期,探讨了各个时期,中国港口的变迁历史。
目录
第一章 先秦(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诸侯争霸与最早的海港门
东部沿海的政治地
早期海港的功能
第二章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统一时代的海上扩张,
始皇东巡
徐福东渡
与东夷诸国的海上交
南平百越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最早的始发港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割据时代的南北分异
东夷海上通道之山东半岛
东吴:大规模航海的倡导者
广州港的崛起
交、广之富与南海交
第四章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大运河和隋代的航海
大唐的海E贸易和文化交流
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因
五代的割据小国及其海港
唐代第一大贸易港
第一个市舶使和第一个蕃坊
春风十里扬州路
扬州港的兴与衰
南海贸易中的交州和泉州
中日新航线之明州的初兴
吴越国的杭州
以登州为首的北方港口
第五章 宋元(公元960—1368年):
海上贸易的鼎盛时代
两宋积极的海上贸易
元代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宋元海外贸易繁荣的基础
港口与市舶机构的设置
宋元的市舶管理制度
长盛不衰的广州港
后来者居上的泉州
元代第一大港
宋元三大港之明州
以城兴港的杭州
北方唯一的市舶司—密州
元代海运之刘家港与直沽港
短暂出场的上海港
第六章 明(1368—1644年):
海禁与朝贡贸易门
明代的海禁
明代的朝贡贸易
明代的市舶司及其港口
作为广州外港的澳门
明代的私人海外贸易
走私贸易港之浙江双屿
从非法到合法的漳州月港
第七章 清前期(1636—1840年):
闭关还是开放门
清前期的海洋政策
经略厦门与台湾:郑成功的海外贸易
清前期的中日贸易
清前期的南洋贸易
一口通商的广州
南北贸易的兴盛
北方的港口
南方的港口
前奏曲:上海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诸侯争霸与最早的海港门
东部沿海的政治地
早期海港的功能
第二章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统一时代的海上扩张,
始皇东巡
徐福东渡
与东夷诸国的海上交
南平百越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最早的始发港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割据时代的南北分异
东夷海上通道之山东半岛
东吴:大规模航海的倡导者
广州港的崛起
交、广之富与南海交
第四章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大运河和隋代的航海
大唐的海E贸易和文化交流
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因
五代的割据小国及其海港
唐代第一大贸易港
第一个市舶使和第一个蕃坊
春风十里扬州路
扬州港的兴与衰
南海贸易中的交州和泉州
中日新航线之明州的初兴
吴越国的杭州
以登州为首的北方港口
第五章 宋元(公元960—1368年):
海上贸易的鼎盛时代
两宋积极的海上贸易
元代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宋元海外贸易繁荣的基础
港口与市舶机构的设置
宋元的市舶管理制度
长盛不衰的广州港
后来者居上的泉州
元代第一大港
宋元三大港之明州
以城兴港的杭州
北方唯一的市舶司—密州
元代海运之刘家港与直沽港
短暂出场的上海港
第六章 明(1368—1644年):
海禁与朝贡贸易门
明代的海禁
明代的朝贡贸易
明代的市舶司及其港口
作为广州外港的澳门
明代的私人海外贸易
走私贸易港之浙江双屿
从非法到合法的漳州月港
第七章 清前期(1636—1840年):
闭关还是开放门
清前期的海洋政策
经略厦门与台湾:郑成功的海外贸易
清前期的中日贸易
清前期的南洋贸易
一口通商的广州
南北贸易的兴盛
北方的港口
南方的港口
前奏曲:上海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话说中国海洋丛书:古代中国的港口一经济,文化与空间嬗变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