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论丛.2009[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5058770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金融论丛2009》的主要内容是:我们知道所谓管理风险有四种途径,第一条途径叫做规避风险。当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情有风险,特别是有很大风险的时候,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就不应当提供给他。但是我们看到,所谓美国的次贷,“次”这个词就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他们也认为这里面存在风险,但是他们没有按照规避风险的原则来实施,而是给了这样一些他们在一开始就知道是有风险的这样一些活动,这样一些事情,和这样一些产品。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要注意规避这样的风险。第二条途径是预防并控制损失。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必须有完备的风险控制的体系。法国兴业银行的问题是典型的预防和控制损失的机制不完善,是它造成的结果。这种情况在中国也比比皆是。第三条途径叫风险留存。我们知道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金融业就是要来管理风险的,因此在我们金融业的安排中,我们的收支里,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中应该能容忍一定风险的存在,这就是风险留存的含义,但是我们对这种风险要有对冲的手段,要有覆盖的手段,比如说我们要求有资本金,要求有资本储备、偿付能力。如果没有这样一些很好的防范风险的手段,风险还是会逐渐放大的。第四条途径是管理风险的原则和机制就是风险转移。风险转移,传统上有几种方法,比如说套期保值、保险、分散投资,这都是传统的风险转移的方法和机制,但是最近这十几年来,一个流行的方法是把它卖掉,我们知道现在这个市场上,一个机构出了问题,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是因为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转移风险并没有消灭风险,并没有提供一旦风险变成损失如何弥补的机制,而只是让风险泛化了,它只是使得风险成为所有参与者共同承担的一个负担。所以我觉得在强调风险管理核心的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对所有金融产品的创造,要有一个重新的审视。那些着眼于卖掉风险的产品,以及专门做这种产品的机构,应当说是不可取的。
目录
书名页
版权页
序一 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面临新挑战
序二 弘扬我党优秀品质,树立事业必胜信念
目录页
第一篇 综合经济篇
次级债风险全球化: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刘明彦
次级债危机中风雨飘摇的瑞士银行 郭宏宇
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 袁增霆
由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房贷市场调控需要的信息 李连三 张卉 钟蜀明
房贷已成为货币政策的桎梏 许雄斌 尹中立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断层 许雄斌 尹中立
对当前热钱真实规模的估计 吉昱华 郑劼
热钱数量论:经济学的炼丹术 刘明彦
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新动态与新进展 曾梓梁 吴鸣
交易所并购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曾梓梁
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趋势与对策 李玉萍
企业购并后的战略整合分析 李玉萍
我国国债发行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曾梓梁
我国国债的财富效应探析——我国国债规模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郭宏宇
问号中投——中投公司应发挥宏观作用 袁增霆
借鉴国外支持农业金融政策推动中国新农村建设 李志磊
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 黄震 朱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及其启示 黄震
灾后重建可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黄震
寻找市场经济的灵魂 黄震
“理性”预期:被遗忘的制胜武器 李世朗 王妍
第二篇 银行管理篇
文化价值模式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王力 赵蕊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与实践 陈忠
贷款定价在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陈忠
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方法 陈忠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樊卫东
在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实现银企双赢——《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浅析 樊卫东
我国银行的国际股权合作及其形式 樊卫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市场的分析 李志磊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三年回头看 袁增霆
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及其应对之道 吉昱华 黄国平 蔡跃洲
外汇衍生工具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 曾梓梁
法兴欺诈案:无名小卒重创金融巨擘 刘明彦 颜实
第三篇 征信建设篇
中国征信机构组织形式研究 李连三
国外征信机构的产品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连三 曹亚廷
中小企业征信问题研究 李连三 曾刚
走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之迷途 袁增霆
信用环境对企业虚拟经营的影响机制 林静 吴诗启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庄传礼
公司债信托之浅见 许雄斌
第四篇 证券市场篇
论开放环境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方略 李世朗
证券投资基金的共同治理与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保护 高清海
券商试水直接股权投资 袁增霆
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带来了什么 高清海
分拆与分红不会大幅影响基金业绩 高清海
促进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林静
A股、H股互换:一场幻觉 袁增霆
《物权法》与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保护 高清海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评介 庄传礼
版权页
序一 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面临新挑战
序二 弘扬我党优秀品质,树立事业必胜信念
目录页
第一篇 综合经济篇
次级债风险全球化: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刘明彦
次级债危机中风雨飘摇的瑞士银行 郭宏宇
美国次级债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 袁增霆
由美国次贷危机看我国房贷市场调控需要的信息 李连三 张卉 钟蜀明
房贷已成为货币政策的桎梏 许雄斌 尹中立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临需求断层 许雄斌 尹中立
对当前热钱真实规模的估计 吉昱华 郑劼
热钱数量论:经济学的炼丹术 刘明彦
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新动态与新进展 曾梓梁 吴鸣
交易所并购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曾梓梁
跨国公司购并中国企业的趋势与对策 李玉萍
企业购并后的战略整合分析 李玉萍
我国国债发行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曾梓梁
我国国债的财富效应探析——我国国债规模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 郭宏宇
问号中投——中投公司应发挥宏观作用 袁增霆
借鉴国外支持农业金融政策推动中国新农村建设 李志磊
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 黄震 朱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及其启示 黄震
灾后重建可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黄震
寻找市场经济的灵魂 黄震
“理性”预期:被遗忘的制胜武器 李世朗 王妍
第二篇 银行管理篇
文化价值模式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王力 赵蕊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与实践 陈忠
贷款定价在银行信贷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陈忠
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方法 陈忠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樊卫东
在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实现银企双赢——《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浅析 樊卫东
我国银行的国际股权合作及其形式 樊卫东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市场的分析 李志磊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三年回头看 袁增霆
我国外汇储备高增长及其应对之道 吉昱华 黄国平 蔡跃洲
外汇衍生工具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 曾梓梁
法兴欺诈案:无名小卒重创金融巨擘 刘明彦 颜实
第三篇 征信建设篇
中国征信机构组织形式研究 李连三
国外征信机构的产品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连三 曹亚廷
中小企业征信问题研究 李连三 曾刚
走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之迷途 袁增霆
信用环境对企业虚拟经营的影响机制 林静 吴诗启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 庄传礼
公司债信托之浅见 许雄斌
第四篇 证券市场篇
论开放环境下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方略 李世朗
证券投资基金的共同治理与基金投资人的利益保护 高清海
券商试水直接股权投资 袁增霆
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带来了什么 高清海
分拆与分红不会大幅影响基金业绩 高清海
促进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林静
A股、H股互换:一场幻觉 袁增霆
《物权法》与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保护 高清海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评介 庄传礼
中国金融论丛.2009[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