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广东朴学代表了广东文化的成就,而此时的朴学当以东塾学派最为引人注目,本书把握着对东塾学派从其产生的条件、主导人物、群体的形成、学术成果、与士绅及商业巨子关系、盛衰的演变等作了叙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兵燹之灾与文网森严
二、帖括之学与白沙遗绪
三、康雍乾间著名游粤学者对经学的提倡
四、嘉庆间朴学氛围的酝酿
第二章 清代广东朴学的兴起
一、两广总督阮元
二、学海堂
三、嘉道间广东的文化群体
四、广东学派的崛起
第三章 沉寂与低落阶段
一、动荡的岁月
二、陈澧
三、困境中的坚持
四、师友门生之谊
第四章 广东朴学的复兴
一、政局的稳定与广东朴学的恢复
二、菊坡精舍
三、广东书局
四、东塾学派的形成
五、陈澧的逝世及其遗稿
第五章 广东朴学的尾声
一、张之洞督粤
二、广雅书院
三、广雅书局
四、东塾学派的流风余韵
第六章 清代广东朴学成就(上)
一、经书的笺释
二、史料之搜补鉴别
三、校勘与辑佚书
四、小学音韵
五、天文历算
第七章 清代广东朴学成就(下)
六、地理
七、金石
八、方志之编纂
九、丛书之校刻
十、乐律及其他
第八章 清代广东朴学兴盛探源
一、学术文化环境的日臻成熟
二、继承了扬州学派的优良传统
三、维系不衰的文化群体
四、著名游粤学者的推动参与
五、豪商巨富的支持
第九章 朴学运动对广东社会文化的推动
一、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
二、教育事业呈现出新气象
三、藏书事业的迅速崛起
四、广东成为全国刻书中心
第十章 广东朴学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一、乾嘉考据学的余波回澜
二、汉宋兼采派的形成
三、岭南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
附论:朱次琦、康有为、梁启超与广东朴学
第十一章 民初广东学海余波
一、《学海堂课艺》与学海书楼
二、广东省立图书馆与广雅版片印行所
三、清广东遗老的文献整理工作
四、余记
后记
清代广东朴学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