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ik in der Musik des 20. Jahrhunderts

副标题:无

作   者:(德)瓦尔特·基泽勒(Walter Gieseler)著;杨立青译

分类号:

ISBN:97878069222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作者瓦尔特·基泽勒为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暨音乐理论家,以其对当代音乐作曲理论与技法的研究著称于世。在本书中,他从西方当代音乐各个创作流派不同的文化-人文背景及音乐传承关系出发,以历史的眼光和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当代音乐中和声思维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梳理,对20世纪上半叶和声领域的主要倾向(自由无调性、印象主义和扩展的调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介和总结,并通过大量摘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作曲家作品的实例,有所侧重地对20世纪下半叶60~90 年代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创作思潮中反映出来的各类和声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其中,对当代音乐中若干新的和声观念(如音块、和声场、音响轴等)的解析以及新的和声技法(如频谱音乐、微分音程音乐以及各类模式化写法)的介绍,在国内同类专业文献中尚属罕见,具有较大的信息量。   本书虽然不是一部系统的和声教科书,但是,它却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具有承载能力的基石,使之能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继续发展”(作者语)。对于从事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及音乐院校的教师、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更多>>

目录

a 引言

 20世纪上半叶和声技法发展的状况

 b 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和声技法

  a 1900年前后调性的解体与勋柏格学派

  b 德彪西的和声处理方法

  c 扩展的调性

通向20世纪后三分之一时期和声技法的新道路

 c 和弦构造

  a 由相同音程构成的和弦

  b 由不同音程构成的和弦

  c 各和弦音集聚在一个八度内而形成的和弦密集化

  d 和弦在若干八度内的铺展

  e 换列或转位而形成的和弦变化

  f 和声技法与泛音结构

  g 无界定的音束

 d 和弦序进

  a 声部进行

  b 各类模式

 e 和弦的相互关联

  a 和弦,音响互补

.  b 场:

   1 由有限数量的和弦构成的场

   2 由单一和弦构成的场

   3 由单一和弦及其派生结构构成的场

   4分层结构的场

  c 中心音或中心音响、轴、镜像结构

  d 音的岛屿

 f 作为色彩性因素的微分音程

  a 以微分音程形成的和弦染色

  b 微分音程和声技法的可能性与极限

 g 新和声技法与传统

  a 传统和声技法因素的复归

  b 非功能性上下文中的传统和声技法因素

 h 结语

谱例目录

参考文献目录

专用术语及相关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Harmonik in der Musik des 20. Jahrhundert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