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以福州、厦门为中心)》内容简介: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站立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对我们的前辈们及同仁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坚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这么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才能冲破艰难困境,逐渐步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已经形成了两大居于主流地位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以吴承明教授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史学派”,以及以傅衣凌教授为奠基人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也称为“新社会史学派”。
目录
导论/1
上 篇
第一章 福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15
第一节 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15
第二节 古代福建城市的发展概况/26
第二章 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1843—1911年)/42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兴盛/42
第二节 近代金融业的产生/54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起步/7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兴起/81
第三章 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1911—1937年)/95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发展/95
第二节 金融业的转型/112
第三节 工业的发展/13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144
第四章 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189
第一节 沿海城市的发展停滞/189
第二节 省会内迁与内地城市的短暂繁荣/202
第三节 抗战后城市的恢复和萧条/217
下 篇
第五章 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229
第一节 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229
第二节 城乡关系的透视/249
第六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270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270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分析/282
第三节 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的变化/298
第七章 城市文化教育的发展/317
第一节 城市教育的演变/317
第二节 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343
第八章 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355
第一节 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化/355
第二节 政治变革与社会风俗的嬗变/373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的变迁/380
第四节 城市闲暇生活方式的变化/386
结语:对福建城市现代化的总体思考/397
参考文献/433
后记/458
上 篇
第一章 福建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15
第一节 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15
第二节 古代福建城市的发展概况/26
第二章 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1843—1911年)/42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兴盛/42
第二节 近代金融业的产生/54
第三节 近代工业的起步/7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兴起/81
第三章 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1911—1937年)/95
第一节 贸易和商业的发展/95
第二节 金融业的转型/112
第三节 工业的发展/130
第四节 城市建设的开展/144
第四章 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189
第一节 沿海城市的发展停滞/189
第二节 省会内迁与内地城市的短暂繁荣/202
第三节 抗战后城市的恢复和萧条/217
下 篇
第五章 区域中心地位的确立/229
第一节 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229
第二节 城乡关系的透视/249
第六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270
第一节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270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分析/282
第三节 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的变化/298
第七章 城市文化教育的发展/317
第一节 城市教育的演变/317
第二节 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343
第八章 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355
第一节 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化/355
第二节 政治变革与社会风俗的嬗变/373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社会习俗的变迁/380
第四节 城市闲暇生活方式的变化/386
结语:对福建城市现代化的总体思考/397
参考文献/433
后记/458
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