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自汉代起,就有以《诗》、《书》、《礼》、《易》、《春秋》诸经为“大经”,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小经”的提法。
在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到宋代,程颢、程颐两兄弟祖述这种观点,竭力尊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宋代大学者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合称为《四书》,并对其进行注释并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集注》。从此以后,《四书》之名遂定,并成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中的格言警句,如今,它们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读书,它对我国人民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极为深刻的。
《尚书》最初称《书》,西汉初年,才在“书”字前加一“尚”字,认为是上古的书。后来《诗》、《书》、《礼》、《乐》正式成为儒家经典的时候,才把《书》叫《书经》。它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历史文献,是中国上古时期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
《尚书》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天文、地理、刑法等方面的资料,因而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在以读经为基本内容的科举考试时代,《尚书》一直是古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但是,自从1912年国民政府废止读经以后,《尚书》便和其他的经书一样,遭到冷落,在寂寞中度过了将近一个世纪。当人类步入21世纪,尽享现代文明的时候,蓦然回首,国人才发现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经典,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行内人士在研究。当信息高速公路连通我们“地球村”里的人们时,国人才发现,我们民族的魅力还是那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可是让我们深感忧虑的是,废止读经以后的中国人已经对这些经典很陌生了。因为我们知道,仅靠中学语文课堂上学来的那几个断章取义的“之”、“乎”、“者”、“也”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眼看老祖宗的文化快要断代了。幸好,海内外的一些有识之士,独具慧眼,已使那久违了的读经之声重新在中小学的校园里回响起来,读经讲学也已被现代都市里的人们所看好。要读经,要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尚书》毫无疑问是必读之书。
目录
大学
一、“经文”章
二、释“明明德”章
三、释“新民”章
四、释“止于至善”章
五、释“本末”章
六、释“格物致知”章
七、释“诚意”章
八、释“正心修身”章
九、释“修身齐家”章
十、释“齐家治国”章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章
附录 朱熹集注(宋)
中庸
第一章 纲领
第二章 知人
第三章 正心
第四章 正心
第五章 修身
第六章 审问
第七章 明道
第八章 正心
第九章 正心
第十章 明道
第十一章 正心
第十二章 知物
第十三章 笃行
第十四章 修身
第十五章 齐家
第十六章 齐家
第十七章 知天
第十八章 齐家
第十九章 齐家
第二十章 治国
第二十一章 知性
第二十二章 诚意
第二十三章 诚意
第二十四章 治国
第二十五章 诚意
第二十六章 博学
第二十七章 修身
第二十八章 明道
第二十九章 明辨
第三十章 知法
第三十一章 修身
第三十二章 诚意
第三十三章 正心
尚书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一、“经文”章
二、释“明明德”章
三、释“新民”章
四、释“止于至善”章
五、释“本末”章
六、释“格物致知”章
七、释“诚意”章
八、释“正心修身”章
九、释“修身齐家”章
十、释“齐家治国”章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章
附录 朱熹集注(宋)
中庸
第一章 纲领
第二章 知人
第三章 正心
第四章 正心
第五章 修身
第六章 审问
第七章 明道
第八章 正心
第九章 正心
第十章 明道
第十一章 正心
第十二章 知物
第十三章 笃行
第十四章 修身
第十五章 齐家
第十六章 齐家
第十七章 知天
第十八章 齐家
第十九章 齐家
第二十章 治国
第二十一章 知性
第二十二章 诚意
第二十三章 诚意
第二十四章 治国
第二十五章 诚意
第二十六章 博学
第二十七章 修身
第二十八章 明道
第二十九章 明辨
第三十章 知法
第三十一章 修身
第三十二章 诚意
第三十三章 正心
尚书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尚书:精美图文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