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21日至25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中国语文》杂志社、武汉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承办,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协办。来自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另有列席代表3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107篇,会上宣读87篇。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分场报告两种形式进行。作大会报告的有北京大学郭锡良、武汉大学宗福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扬州大学钱宗武、湖北师范学院石锓、山东师范大学孙良明、武汉大学杨合鸣、湖北大学刘宋川、南昌大学陆锡兴、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张家文。会议交流的论文以古汉语语法研究为主,兼及文字、音韵、训诂、词汇。会议是简帛文献语言研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这方面的论文占相当的比重,充分显示了简帛文献语言研究日见重视的态势和业已取得的可喜成绩。
本书是中国简帛学会的研究丛书第二辑。全书收入简帛学研究论文四十四篇,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更多>>
目录
郭晓红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肆〕的时间副词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说明
张延成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词缀问题
杉田泰史[日] 《左传》的“讨×”与“讨於×”——介词“於”的“及物性弱化”作用
姚振武 西北地区汉代简牍中的名量词
罗积勇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误字考订一则
卢烈红 禅宗语录词义札记
孙玉文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和声调在联绵词构词中的制约作用
杨泽生 楚地出土简帛中的总括副词
张洁 张家山汉简通假字所反映的西汉时期声母特点
俞理明 古代汉语“否”的词性
后记
黄灵庚 楚辞简帛证例
孙良明 汉魏晋人对指称、陈述转化的分析——兼评“词类活用”说、“名词化形式标记”说
宋亚云 从综合到分析:汉语结构类型的重大转变
张先坦 简析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杂志》的词法观念
刘芳池 敦煌悬泉遗址所见诏书惯用语例释
李若晖 银雀山汉简兵书《奇正》语词札记
王卫峰 “夫”的统摄连接功能论
张晓曼 韩国韵书《四声通解》入声研究
何丽敏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中的数量词
陈荣杰 《武威汉简》俗写异体例释
徐丹[法] 某些出土简帛文献里所见的趋向动词“来”和“去”
钱宗武 陈楠 敦煌写本《尚书》异文研究——兼论文献考订的语言学方法
张家文 古汉语“则”的用法及相关句式研究
黄珊 关於银雀山汉简“无”“无”“毋”从混用到分化的历史思考
袁庆述 帛书《五行》“言相送海也”考
方平权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与“名词活用如动词”说
刘宋川 刘子瑜 上古汉语“名·之·动/形”结构论析
目录
夏先培 帛书《老子》词语使用特点举例及探因
连登岗 试论帛书《老子》散句成因——兼论《老子》帛书乙本与王弼本句式的区别
梁银峰 论中古汉语“V1+NP+V2”结构的性质
胡忆涛 张家山汉墓竹简《算数书》数学用语概说
齐冲[法]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复音结构词汇化研究
张显成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中的量词
袁本良 何瑛 《新书》反问句及其语用价值
贺强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文字管窥汉代湘地钦食文化
陆锡兴 睡虎地秦简合成词研究
董琨 楚系简帛文字形用问题
赵世举 介词“给”考源
梁静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复音词研究
周守晋 上博简(一、二函)语法扎札记
陈练军 汉语量词的词义演变——以居延汉简量词为主要研究对象
赵大明 从《左传》看上古汉语中“于”和“於”的差异及其性质
武晓丽 《石药尔雅》与简帛药名
李丰娟 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数量词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说明
张延成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词缀问题
杉田泰史[日] 《左传》的“讨×”与“讨於×”——介词“於”的“及物性弱化”作用
姚振武 西北地区汉代简牍中的名量词
罗积勇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误字考订一则
卢烈红 禅宗语录词义札记
孙玉文 从古代注音材料看“等”和声调在联绵词构词中的制约作用
杨泽生 楚地出土简帛中的总括副词
张洁 张家山汉简通假字所反映的西汉时期声母特点
俞理明 古代汉语“否”的词性
后记
黄灵庚 楚辞简帛证例
孙良明 汉魏晋人对指称、陈述转化的分析——兼评“词类活用”说、“名词化形式标记”说
宋亚云 从综合到分析:汉语结构类型的重大转变
张先坦 简析王念孙《读书杂志·逸周书杂志》的词法观念
刘芳池 敦煌悬泉遗址所见诏书惯用语例释
李若晖 银雀山汉简兵书《奇正》语词札记
王卫峰 “夫”的统摄连接功能论
张晓曼 韩国韵书《四声通解》入声研究
何丽敏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中的数量词
陈荣杰 《武威汉简》俗写异体例释
徐丹[法] 某些出土简帛文献里所见的趋向动词“来”和“去”
钱宗武 陈楠 敦煌写本《尚书》异文研究——兼论文献考订的语言学方法
张家文 古汉语“则”的用法及相关句式研究
黄珊 关於银雀山汉简“无”“无”“毋”从混用到分化的历史思考
袁庆述 帛书《五行》“言相送海也”考
方平权 先秦汉语名动同形与“名词活用如动词”说
刘宋川 刘子瑜 上古汉语“名·之·动/形”结构论析
目录
夏先培 帛书《老子》词语使用特点举例及探因
连登岗 试论帛书《老子》散句成因——兼论《老子》帛书乙本与王弼本句式的区别
梁银峰 论中古汉语“V1+NP+V2”结构的性质
胡忆涛 张家山汉墓竹简《算数书》数学用语概说
齐冲[法]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复音结构词汇化研究
张显成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中的量词
袁本良 何瑛 《新书》反问句及其语用价值
贺强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文字管窥汉代湘地钦食文化
陆锡兴 睡虎地秦简合成词研究
董琨 楚系简帛文字形用问题
赵世举 介词“给”考源
梁静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复音词研究
周守晋 上博简(一、二函)语法扎札记
陈练军 汉语量词的词义演变——以居延汉简量词为主要研究对象
赵大明 从《左传》看上古汉语中“于”和“於”的差异及其性质
武晓丽 《石药尔雅》与简帛药名
李丰娟 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数量词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