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十五章 荆南文学
荆南,《新五代史》作南平,因武信王高季兴曾受后唐封为南平王的
缘故。但《宋史》、《十国春秋》均作荆南,故我们也称荆南。
荆南在十国中是一个最小的国度,只有州府三。所以他们也是臣事中
朝,惟受中朝的封爵而已。计自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武信王据有荆州起
,至宋太祖乾德元年(963)高继冲降宋止,凡五十七年,其间称王之年不过
四十八年(自913年梁封渤海王起,至960年贞懿王薨)。史称武信王虽一武
人,颇折节好宾客,游士缁流至者,无不倾怀结纳。故当时著名词人孙光
宪、诗僧贯休、齐己,均在荆南。贯休后以忤成汭故,遽放黔中,故今只
述孙光宪与齐己二人。此外如梁震、王贞范之辈,也附论之。
孙光宪(?-968),字孟广,贵平人。家世业农,至他独读书好学,唐
时为陵州判官。天成初避地江陵,时武信王方招致四方之士,因梁震的推
荐,入掌书记。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御史大夫。及宋灭湖南,
假道于荆,他乃立劝高继冲献三州之地归宋。宋太祖嘉其功,授黄州刺史
。乾德末卒。
他博物稽古,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
不废。著作颇富,惟最著者乃他所作的词,当时《花间集》辑他的词最多
,至六十篇。十国词人,除西蜀与南唐外,其他只有荆南光宪一人而已。
而他的作品,意境也都十分高妙,不愧为第一流的作家。如《思帝乡》: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宰地,微行曳
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又如《谒金门》: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轻别离,甘
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这种写少妇的离愁,真是刻画殆尽。他也写隐士生涯,清逸潇洒,别有情
致,如《渔歌子》:
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書水,过松江,尽属侬家日月。
此外,他又著有《荆台》、《橘斋》等集。又有《北梦琐言》,多采
词家逸事,今传于世。
僧齐己,益阳人。本佃户胡氏子,名得生,七岁在大沩山寺落发为浮
图,久之,居湖南道林寺。后欲游蜀,武信王闻他名,遮留不令去,署为
龙兴寺僧正。终于江陵,自号衡岳沙门。
他在当时,与僧贯休为两大诗僧。初以诗师郑谷,后在湖南,徐仲雅
、廖匡图、刘昭禹辈皆心折之,时人有戏呼之为“诗囊”。有诗八百首,
孙光宪为作序文,名《白莲集》。
他居恒郁郁,故写诗
目录
上古秦汉文学(柳存仁)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中国文学之起源
第三章 《诗》三百篇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
第五章 楚辞真
第六章 苟卿制作与赋体之完成
第七章 汉代之民歌
汉魏六朝文学(陈中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魏六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汉以前的文学界
第二章 两汉文学
第一节 汉代文学的背景
第二节 汉代辞赋
第三节 汉代诗歌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复兴的原因
第二节 建安文学的特色
第四章 魏晋文学
第一节 魏晋文学变迁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诗的派别
第三节 魏晋赋及骈文
第四节 魏晋小说及杂文
第五章 南朝文学
第一节 南朝文学勃兴的原因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嬗变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派别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北朝文学
第一节 北朝诗赋
第二节 复古运动
第三节 写景文
第四节 结论
唐代文学(陈子展)
第一章 说到唐代文学
第二章 初唐诗人
第三章 盛唐诗人
第四章 中唐诗人
第五章 晚唐诗人
第六章 古文运动
第七章 唐人小说
第八章 晚唐五代词人
五代文学(杨荫深)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后梁文学
第三章 后唐文学
第四章 后晋文学
第五章 后汉文学
第六章 后周文学
第七章 吴文学
第八章 南唐文学
第九章 前蜀文学
第十章 后蜀文学
第十一章 南汉文学
第十二章 楚文学
第十三章 吴越文学
第十四章 闽文学
第十五章 荆南文学
第十六章 北汉文学
第十七章 民间词曲
宋代文学(柯敦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宋之散体文
第一节 文体之复古
第二节 宋初古文家
第三节 庆历以后古文家
第四节 欧阳修
第五节 曾巩、王安石
第六节 三苏及苏门文士
第七节 道学派与功利派
第八节 晚宋之文风
第三章 宋之四六文
第一节 宋四六文之源流
第二节 宋四六文之应用与修辞
第三节 因袭派四六作家
第四节 改革派四六作家
第五节 南宋四六作家
第四章 宋之诗
第一节 宋诗之总评
第二节 宋初诗人
第三节 西昆派
第四节 苏、梅、欧阳
第五节 苏轼及其门下士
第六节 黄庭坚
第七节 江西派
第八节 南渡后四大家——陆、尤、范、杨
第九节 南渡后别派诗人——朱熹、姜夔等
第十节 永嘉四灵与严羽
第十一节 江湖派与遗民诗
第五章 宋之词
第一节 词之由来
第二节 宋词之概观
第三节 宋初词人
第四节 苏轼及其门下词人
第五节 周邦彦与宋徽宗
第六节 女词人李清照
第七节 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第八节 姜夔及姜派词人
第九节 吴文英、王沂孙、张炎
第十节 南宋词人补遗
第六章 宋之戏曲
第一节 词与曲之递嬗
第二节 乐曲之种类
第三节 滑稽戏及其他
第四节 曲本
第五节 脚色
第七章 宋之小说
第一节 诨词小说之由来
第二节 说话人之家数
第三节 传世之话本四种
第四节 话本作者之时代
第五节 各种话本之艺术观
第八章 宋文学作者小传
第一节 宋散体文作者
第二节 宋四六文作者
第三节 宋诗作者
第四节 宋词作者
辽金元文学(吴梅)
第一章 辽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二章 金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三节 词家
第四节 曲家
第三章 元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三节 词家
第四节 曲家
明代文学(宋佩韦)
引言
第一章 明初文学
第一节 明初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明初的韵文作家
第二章 永乐以后的文学
第一节 台阁体
第二节 台阁体以外的诗人
第三章 弘治、正德间的文学
第一节 茶陵诗派
第二节 文学的复古
第三节 这一时期的独立作家
第四章 嘉靖、万历间的文学
第一节 嘉靖间的诗人
第二节 变秦汉为欧、曾
第三节 复古派的再兴
第四节 复古派的反对者
第五节 公安体与竟陵体
第六节 万历间的诗人
第五章 明末文学
第一节 明末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明末诗人
第三节 明清之交的文学家
第六章 明代的八股文
第一节 八股文的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八股文的作用及其影响
第三节 明代的八股文作家
清代文学(张宗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清初文学概述
第三章 乾隆文学概述
第四章 嘉庆文学概述
第五章 道光文学概述
第六章 咸同文学概述
第七章 光宣文学概述
第八章 清诗概述
第九章 清词概述(附戏曲)
第十章 结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中国文学之起源
第三章 《诗》三百篇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
第五章 楚辞真
第六章 苟卿制作与赋体之完成
第七章 汉代之民歌
汉魏六朝文学(陈中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魏六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汉以前的文学界
第二章 两汉文学
第一节 汉代文学的背景
第二节 汉代辞赋
第三节 汉代诗歌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建安文学复兴的原因
第二节 建安文学的特色
第四章 魏晋文学
第一节 魏晋文学变迁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诗的派别
第三节 魏晋赋及骈文
第四节 魏晋小说及杂文
第五章 南朝文学
第一节 南朝文学勃兴的原因
第二节 南朝文学的嬗变
第三节 南朝文学的派别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北朝文学
第一节 北朝诗赋
第二节 复古运动
第三节 写景文
第四节 结论
唐代文学(陈子展)
第一章 说到唐代文学
第二章 初唐诗人
第三章 盛唐诗人
第四章 中唐诗人
第五章 晚唐诗人
第六章 古文运动
第七章 唐人小说
第八章 晚唐五代词人
五代文学(杨荫深)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后梁文学
第三章 后唐文学
第四章 后晋文学
第五章 后汉文学
第六章 后周文学
第七章 吴文学
第八章 南唐文学
第九章 前蜀文学
第十章 后蜀文学
第十一章 南汉文学
第十二章 楚文学
第十三章 吴越文学
第十四章 闽文学
第十五章 荆南文学
第十六章 北汉文学
第十七章 民间词曲
宋代文学(柯敦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宋之散体文
第一节 文体之复古
第二节 宋初古文家
第三节 庆历以后古文家
第四节 欧阳修
第五节 曾巩、王安石
第六节 三苏及苏门文士
第七节 道学派与功利派
第八节 晚宋之文风
第三章 宋之四六文
第一节 宋四六文之源流
第二节 宋四六文之应用与修辞
第三节 因袭派四六作家
第四节 改革派四六作家
第五节 南宋四六作家
第四章 宋之诗
第一节 宋诗之总评
第二节 宋初诗人
第三节 西昆派
第四节 苏、梅、欧阳
第五节 苏轼及其门下士
第六节 黄庭坚
第七节 江西派
第八节 南渡后四大家——陆、尤、范、杨
第九节 南渡后别派诗人——朱熹、姜夔等
第十节 永嘉四灵与严羽
第十一节 江湖派与遗民诗
第五章 宋之词
第一节 词之由来
第二节 宋词之概观
第三节 宋初词人
第四节 苏轼及其门下词人
第五节 周邦彦与宋徽宗
第六节 女词人李清照
第七节 辛弃疾及辛派词人
第八节 姜夔及姜派词人
第九节 吴文英、王沂孙、张炎
第十节 南宋词人补遗
第六章 宋之戏曲
第一节 词与曲之递嬗
第二节 乐曲之种类
第三节 滑稽戏及其他
第四节 曲本
第五节 脚色
第七章 宋之小说
第一节 诨词小说之由来
第二节 说话人之家数
第三节 传世之话本四种
第四节 话本作者之时代
第五节 各种话本之艺术观
第八章 宋文学作者小传
第一节 宋散体文作者
第二节 宋四六文作者
第三节 宋诗作者
第四节 宋词作者
辽金元文学(吴梅)
第一章 辽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二章 金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三节 词家
第四节 曲家
第三章 元
第一节 文家
第二节 诗家
第三节 词家
第四节 曲家
明代文学(宋佩韦)
引言
第一章 明初文学
第一节 明初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明初的韵文作家
第二章 永乐以后的文学
第一节 台阁体
第二节 台阁体以外的诗人
第三章 弘治、正德间的文学
第一节 茶陵诗派
第二节 文学的复古
第三节 这一时期的独立作家
第四章 嘉靖、万历间的文学
第一节 嘉靖间的诗人
第二节 变秦汉为欧、曾
第三节 复古派的再兴
第四节 复古派的反对者
第五节 公安体与竟陵体
第六节 万历间的诗人
第五章 明末文学
第一节 明末的散文作家
第二节 明末诗人
第三节 明清之交的文学家
第六章 明代的八股文
第一节 八股文的起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八股文的作用及其影响
第三节 明代的八股文作家
清代文学(张宗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清初文学概述
第三章 乾隆文学概述
第四章 嘉庆文学概述
第五章 道光文学概述
第六章 咸同文学概述
第七章 光宣文学概述
第八章 清诗概述
第九章 清词概述(附戏曲)
第十章 结论
中国大文学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