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文通过对张西平新著的评论来发挥作者本人有关中西文化传播与文化转型的见解。作者指出张著的最大特色在于使用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的眼光来描写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全景图,并且指明了该阶段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平等交流的性质,由此可以对以往研究倾向起纠偏作用。
作者在文中指出:按照文化传播学所阐述的一般规律,强势文化必定向弱势文化流动,以至于淹没、取代弱势文化,对这一观点的认同使得许多学者认为任何文化交流不可能真正地具有平等性质,并推定文化传播必然导致文化冲突,真正的会通与融合是不可能的;但若承认历史上曾有过平等的文化交流,那么“水往低处流”就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铁定规律,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也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通则。
作者在文中还指出:在文化系统中,宗教与哲学同处于精神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宗教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华学人应当抱着攀登世界巅峰的崇高理想,抱着平稳的心态去与西方学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
目录
总序 重新回到平等对话的元点上[张西平]
上编 欧洲宗教和哲学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第一章 明清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 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
二 西方语言学的传入
三 西方文学艺术的传入
第二章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
一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土多德逻辑学的介绍
二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的介绍
三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介绍
第三章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的介绍
一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的翻译
二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介绍
三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的意义
第四章 入华传教士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介绍
一 上帝论
二 基督论
三 灵魂论
四 道德论
第五章 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基督教神学
一 应重视入华传教士的译经活动
二 唐代景教的译经活动
三 罗明坚的《祖传天主十诫》
四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的佛教语言经文
五 利玛窦的《天主教要》
第六章 天主教哲学与明末理学、佛学的理论争辩
一 天学与理学
二 天学与佛学
下编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欧洲早期的传播
第一章 明清间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一 中国器物的西传
二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西传
三 中国历史的西传
四 中国语言文字的西传
五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
六 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
第二章 罗明坚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罗明坚的汉学生涯
二 编写第一部汉外辞典--《葡汉辞典》
三 第一次将儒家经典典籍译成西方语言
四 写出西方人的第一部中文著作:《天主圣教实录》
五 在西方绘编出第一幅中国地图集
第三章 利玛窦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利玛窦对儒家学说的介绍
二 利玛窦对佛教的介绍
三 利玛窦对道教的介绍
四 利玛窦对明代哲学的介绍
第四章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礼仪之争的始末
二 礼仪之争与西方早期汉学的兴起
三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习俗的西传
第五章 儒、释、道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一 儒家思想的西传
二 《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三 道教及佛教的西传
第六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法国文化的影响
一 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二 培尔与中国
三 马勤伯朗士与中国
四 伏尔泰与中国
五 魁奈与中国
六 孟德斯鸠与中国
第七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德国文化的影响
一 莱布尼茨与中国哲学
二 莱布尼茨与《易经》
三 沃尔夫与中国哲学
四 康德论中国文化
五 赫尔德论中国文化
六 歌德与中国文化
第八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
一 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
二 中国哲学的赞成者
三 中国哲学的反对者
结束语 寻找世界近代思想之源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图片
后记
上编 欧洲宗教和哲学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第一章 明清间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 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
二 西方语言学的传入
三 西方文学艺术的传入
第二章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介绍
一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土多德逻辑学的介绍
二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的介绍
三 入华传教士对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介绍
第三章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的介绍
一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的翻译
二 入华传教士对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介绍
三 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思想的传入对中国思想界的意义
第四章 入华传教士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介绍
一 上帝论
二 基督论
三 灵魂论
四 道德论
第五章 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基督教神学
一 应重视入华传教士的译经活动
二 唐代景教的译经活动
三 罗明坚的《祖传天主十诫》
四 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的佛教语言经文
五 利玛窦的《天主教要》
第六章 天主教哲学与明末理学、佛学的理论争辩
一 天学与理学
二 天学与佛学
下编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欧洲早期的传播
第一章 明清间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一 中国器物的西传
二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西传
三 中国历史的西传
四 中国语言文字的西传
五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
六 17、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
第二章 罗明坚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罗明坚的汉学生涯
二 编写第一部汉外辞典--《葡汉辞典》
三 第一次将儒家经典典籍译成西方语言
四 写出西方人的第一部中文著作:《天主圣教实录》
五 在西方绘编出第一幅中国地图集
第三章 利玛窦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利玛窦对儒家学说的介绍
二 利玛窦对佛教的介绍
三 利玛窦对道教的介绍
四 利玛窦对明代哲学的介绍
第四章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和哲学的西传
一 礼仪之争的始末
二 礼仪之争与西方早期汉学的兴起
三 礼仪之争与中国宗教习俗的西传
第五章 儒、释、道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一 儒家思想的西传
二 《易经》在西方的早期传播
三 道教及佛教的西传
第六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法国文化的影响
一 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
二 培尔与中国
三 马勤伯朗士与中国
四 伏尔泰与中国
五 魁奈与中国
六 孟德斯鸠与中国
第七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对德国文化的影响
一 莱布尼茨与中国哲学
二 莱布尼茨与《易经》
三 沃尔夫与中国哲学
四 康德论中国文化
五 赫尔德论中国文化
六 歌德与中国文化
第八章 中国宗教和哲学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
一 中国文化在英国的传播
二 中国哲学的赞成者
三 中国哲学的反对者
结束语 寻找世界近代思想之源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
附录三 图片
后记
中国与欧洲的早期宗教和哲学的交流史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