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 of Criticism.I:Selected Works of Chinese art Critics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副标题:无

作   者:贾方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674456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美术批评文集,收录何溶、邵大箴、水中天、陶咏白等人的代表性美术批评作品,并提供了作者简介。   

目录

序言
何溶
美术创作的伟大转折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读连环画《枫》和想到的一些问题
读四川青年美展及其他——再论美术创作的伟大转折
再论“牡丹好,丁香也好”
附:栗宪庭《敏锐、胆魄、宽容和历史感——作为批评家和编辑家的何溶》
邵大箴
我的批评观
也谈《父亲》这幅画的评价
青年美术群体和其他
传统绘画体系与多元发展趋势
水天中
我的批评观
关于乡土写实绘画的思考
“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
现代中国文化与现代中国风景画(节选)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
陶咏白
我的批评观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体,还是文化的“宠物”?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
为了不再“缺席”的历史
郎绍君
我的批评观
心欲静,忧未歇——《周思聪画集》序
城市梦魔——李孝茸的水墨
朴素而灿烂——田黎明和他的风格创造
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对20世纪中国美术格局变迁的再认识
贾方舟
我的批评观
纯形式与纯艺术——关于形式的对话(一)
“天书”五解
性别身份的自我定义——关于“男性艺术”的迷思与个案分析
刘骁纯
我的批评观
寻找非架上艺术的“真”——从陈丹青对徐冰的批评说起
引用≠抄袭
艺术≠政治
“从地下走向国外”的状态应该改变——上海双年展的价值
说光州,也是说上海——就“双年展”致费大为的公开信
何谓后现代?——《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读后
再谈后现代——朱其先生《亨利·摩尔有多伟大?》一文读后
皮道坚
我的批评观
也谈中国的视觉革命
水墨性话语与当下文化语境
水墨实验20年——一个由“出位”而重新“到位”的精神文化之旅
陈孝信
我的批评观——思性与诗性的和谐
转型与创造——略论许江、施慧的《棋·纸·艺》
周长江的东方梦——略论《互补系列》及其他
试论“版本”与“版本”的转换——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一次思考
彭德
我的批评观
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
绘画的命运
人格批评不能废黜——致朱青生
“彭德独白”(5篇)
争鸣,争什么?
挑剔科学——致21世纪艺术家
新兴雅艺术
邓平样
第十个缪斯——我的批评观
艺术思考进人“人”的层次
文化更新的躁动——论当代美术思潮的动力
论陈丹青(节选)
人的理性沉思(节选)——略论程丛林的主题性油画创作
时空交错古今相融——俞晓夫作品简析
精神的艺术——丁方艺术略论
栗宪庭
我眼中的艺术批评
时代期待着大灵魂的生命激情
重要的不是艺术
“后89”艺术中的无聊感和解构意识——“现世写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湖流析
自有未泯灭的人文感觉——“对伤害的迷恋”策展手记
后记
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编年纪事(1978-2002年)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Era of Criticism.I:Selected Works of Chinese art Critics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