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力量。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视为当代最具有体系性的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哲学,致力于重建启蒙理性,视现代性为“未竟之事业”,提出了著名的交往行动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本书将依循两条线索来阐释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一方面,以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对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其公民观的理论特性;另一方面,以公民为视角对哈贝马斯的伦理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确证公民理论在哈贝马斯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交往理论与公民
第一节 交往与交往理论
一 交往的历史形态
二 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交往理论的集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二 交往行动理论的方法论
三 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公民”
一 公民的传统形态
二 “公共领域”——“公民”的出场
三 哈贝马斯对传统公民范式的扬弃。
四 哈贝马斯对公民身份的确证——公民权利体系
第二章 话语伦理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公民性与交往理性
一 “公民性”概念的解析
二 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历史呈现
三 交往理性对公民性两个维度的整合与内化
四 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第二节 公民伦理的交往维度
一 公民伦理的历史溯源
二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 哈贝马斯的公民伦理思想
第三章 话语政治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交往行动中的权利与权力
一 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一般界定
二 介于主观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交往权力
三 哈贝马斯的权利观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哲学向度
一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理路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旨趣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公民与法的关系
一 公民与法的关系的理论溯源
二 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三 作为法律行动主体的公民
四 公民权及其实现路径——以中国农民工为例
第四章 走向无限交往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理论的渊源
一 世界公民的嬗变
二 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四 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
第二节 后民族结构中的世界公民
一 后民族结构
二 宪法爱国主义
三 走向无限的交往共同体
第三节 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与自由人联合体
一 从“劳动”到“交往”
二 从“普遍交往”到“无限交往”
三 从“承认”到“包容”
四 从“个性自由”到“交往自由”
第五章 哈贝马斯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民特质
一 理想交往共同体中的交往行动者
二 能动的交往行动者
三 具有交往资质的交往行动者
第二节 哈贝马斯公民观与中国公民身份确证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中培育私人自主
二 在社会主义法治氛围中建构公共自主
三 在非建制的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中融通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教育——以中国大学教育为例
一 公民教育的新形式——交往实践
二 交往理性下的中国大学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学界研究综述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交往理论与公民
第一节 交往与交往理论
一 交往的历史形态
二 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交往理论的集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一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二 交往行动理论的方法论
三 交往行动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公民”
一 公民的传统形态
二 “公共领域”——“公民”的出场
三 哈贝马斯对传统公民范式的扬弃。
四 哈贝马斯对公民身份的确证——公民权利体系
第二章 话语伦理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公民性与交往理性
一 “公民性”概念的解析
二 公民性两个维度的历史呈现
三 交往理性对公民性两个维度的整合与内化
四 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第二节 公民伦理的交往维度
一 公民伦理的历史溯源
二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 哈贝马斯的公民伦理思想
第三章 话语政治理论中的“公民”
第一节 交往行动中的权利与权力
一 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一般界定
二 介于主观权利与国家权力间的交往权力
三 哈贝马斯的权利观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哲学向度
一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 哈贝马斯以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理路
三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政治旨趣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公民与法的关系
一 公民与法的关系的理论溯源
二 交往行动理论中公民与法的关系
三 作为法律行动主体的公民
四 公民权及其实现路径——以中国农民工为例
第四章 走向无限交往共同体的世界公民
第一节 哈贝马斯世界公民理论的渊源
一 世界公民的嬗变
二 康德的世界公民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四 罗尔斯的国际正义理论
第二节 后民族结构中的世界公民
一 后民族结构
二 宪法爱国主义
三 走向无限的交往共同体
第三节 走向无限交往的世界公民与自由人联合体
一 从“劳动”到“交往”
二 从“普遍交往”到“无限交往”
三 从“承认”到“包容”
四 从“个性自由”到“交往自由”
第五章 哈贝马斯公民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民特质
一 理想交往共同体中的交往行动者
二 能动的交往行动者
三 具有交往资质的交往行动者
第二节 哈贝马斯公民观与中国公民身份确证
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氛围中培育私人自主
二 在社会主义法治氛围中建构公共自主
三 在非建制的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中融通私人自主与公共自主
第三节 交往理性下的公民教育——以中国大学教育为例
一 公民教育的新形式——交往实践
二 交往理性下的中国大学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哈贝马斯的公民理论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