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郝旭光著的《证券监管效果论》从证券监管的效果切入,对证券监管的文献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深入梳理,在此基础上从证券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法规政策以及监管方法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探讨证券监管效果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及未来的监管建议。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本书的研究方法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
1.4 本书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2.1 监管与证券市场监管
2.2 有效性与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
2.3 证券市场监管效果的要素分解与操作性定义
2.4 证券市场参与者的决策陷阱——非理性行为
第3章 文献综述
3.1 证券市场监管经典理论评述
3.2 监管有效性研究
3.3 证券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研究
3.4 关于政策执行
3.5 自稳控制与自组织控制
3.6 研究现状评价及启示
第4章 证券市场监管目标及其分类
4.1 确立证券市场监管目标的意义
4.2 证券市场监管的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4.3 投资主体的安全性
4.4 证券市场监管的“三公”目标
4.5 证券市场监管的效率性目标
4.6 证券市场监管的安全性目标
第5章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研究设计
5.1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判别标准及其排序的研究设计
5.2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与6个判别标准的实证分析
5.3 监管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设计
第6章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判别标准及其排序
6.1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判别标准
6.2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判别标准的具体内容
6.3 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判别标准排序的实证研究
6.4 结果讨论
第7章 证券监管有效性6个判别标准的实证分析
7.1 证券监管有效性6个判别标准实证分析的思路与内容
7.2 证券监管有效性6个判别标准实证分析的过程
7.3 证券监管有效性6个判别标准实证分析的结果比较
第8章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8.1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的现状
8.2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有效性实证结果分析
8.3 证券监管有效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9章 中国证券市场参与者行为研究
9.1 实验结果及分析
9.2 证券监管者与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特点的实证比较
9.3 各类行为偏差形成的原因和对决策的影响分析
第10章 2015年的股灾与监管效果
10.1 股灾的演变过程与救灾的*阶段
10.2 救灾的第二阶段
10.3 股灾及救灾过程反思与建议
10.4 熔断机制实施的评价
第11章 自稳控制、自组织控制与证券市场监管
11.1 证券市场监管的自稳控制模式
11.2 证券市场监管的自组织控制模式
11.3 追溯机制与半匿名投票制度
第12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的研究发现
12.2 理论贡献
12.3 根据研究结论得出的直接政策建议
12.4 综合运用研究结论得出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12.5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