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序 言 001
现状与理论篇
章 学校课程建设的十大问题 003
节 课程建设中的模糊与单一性问题 003
一、课程内涵模糊 003
二、课程建设中单一的加法法则 004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中的割裂性问题 005
一、课程领导变为领导课程 005
二、课程缺乏整体规划 006
三、课程整合貌合神离 008
四、无视课程建设的反哺作用 008
第三节 课程建设中的封闭性问题 010
一、课程开发主体的封闭 010
二、口号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011
三、课程资源建设规划与布局的滞后 012
四、特色课程建设的孤岛化 014
第二章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 017
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本质追问 017
一、学校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设计 017
二、学校常用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困扰 018
三、三级课程作为完整系统的关系分析 020
四、学校课程系统的新特征 021
第二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 023
一、整体主义课程理论 023
二、系统课程论 026
第三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内容与程序框架 029
一、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主体范围与程序 029
二、学校课程系统的组成 031
三、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比色卡 034
工具与流程篇
第三章 课程建设意义赋予与大背景分析 039
节 明确意义,突破既有狭窄视野 039
一、理解课程系统的整体性、扎根性与长脚性 039
二、突破惯有的狭窄视野 040
三、通过赋予意义,寻求课程发展模式 041
第二节 赋予意义,明确价值和突破方向 043
一、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意义赋予 043
二、赋予学校特色课程新内涵 044
三、探索学校课程新突破 045
第三节 学校课程设计的大背景分析 046
一、大背景分析简介 046
二、国家层面课程改革发展脉络 047
第四章 课程系统设计内涵理解与SWOT分析 049
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内涵认识 049
一、学校课程系统的内涵 049
二、技术发展与学校变迁对课程系统的影响 051
三、课程系统设计的新内涵 052
第二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战略选择来源:SWOT分析 053
一、制定战略通用的SWOT方法 053
二、SWOT分析法运用步骤 054
三、SWOT分析的局限及学校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055
第三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SWOT分析案例 056
一、宝山小学课程设计SWOT分析 057
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课程设计SWOT分析 061
第五章 课程哲学确立与KISS分析 066
节 确立学校课程哲学 066
一、课程哲学的要义 066
二、学校课程哲学确立的思考 070
第二节 基于课程哲学的课程系统优化思考 072
一、确立学校课程设计新逻辑 072
二、学校课程系统设计优化的路径 073
第三节 对原课程体系的KISS分析 077
一、KISS分析介绍 077
二、学校课程哲学指导下的已有课程KISS分析 078
第六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083
节 学校课程设计的背景、指导思想与原则 083
一、学校课程设计的背景 083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085
三、学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086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选择 088
一、学校课程目标 089
二、学校课程内容选择 092
第三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095
一、学校课程结构的确立 095
二、学校课程设置 102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05
一、学校课程实施 106
二、学校课程评价 116
第五节 课程管理与组织保障 124
一、学校课程管理 124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组织保障 128
三、学校课程管理与组织协同变革的案例 131
第七章 课程群建设 135
节 课程群概念与价值分析 135
一、课程群概念辨析 135
二、课程群的价值 139
第二节 学科课程群建设 140
一、学科课程独立建设存在的问题 140
二、当前学科课程优化的主要趋势 141
三、学科课程群的类型 142
四、学科课程群的设计 143
五、学科课程群设计案例分析:BEE英语课程群 149
第三节 综合课程群建设 151
一、综合课程群的概念辨析与基本类型 151
二、综合课程群设计的五种模式 154
三、综合课程群设计案例分析 158
第八章 课程单元与新课案设计 165
节 课程单元与单元设计的内涵 167
一、课程单元的内涵分析 167
二、课程单元的分类与确定 169
三、单元整体设计的内涵与价值梳理 170
第二节 课程单元设计流程与模式 172
一、基于“ADDIE模型”的设计法 172
二、逆向设计模式 177
三、单元设计案例分析 179
第三节 新课案的内涵 182
一、课案的内涵梳理与问题分析 182
二、新课案,“新”在何处 183
第四节 新课案的构成与设计 187
一、新课案设计的三大原则 187
二、新课案的构成要素 189
三、新课案的设计流程 190
四、新课案设计的显著特点 191
五、新课案设计案例剖析 192
实践与案例篇
第九章 学校文化梳理与课程文化确立 197
节 作为课程母体的学校文化梳理 197
一、学校文化的意义与构成 197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198
三、如何梳理与改进学校文化 200
第二节 学校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202
一、初期文化梳理 202
二、设定文化梳理模板 205
三、文化细节梳理与改进 206
第三节 学校课程文化内涵、构成与趋势 209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梳理 209
二、课程文化的基本构成 210
三、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211
第四节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213
一、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五部曲” 213
第十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217
节 作为课程母体的学校文化体系的梳理 218
一、学校文化梳理的定位 218
二、学校文化背景分析 220
三、文化宣言确立 220
四、文化要素设计与梳理 221
第二节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研究脉络与突破分析 224
一、课程顶层设计研究脉络确立 224
二、课程建设的突破分析 225
第三节 学校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225
一、课程建设的大背景分析 225
二、课程建设的SWOT分析 226
三、既有课程要素的KISS分析 228
第四节 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与分析 231
一、成达课程设计脉络关系分析 231
二、成达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32
三、成达课程建设目标 232
四、成达课程结构与内容 233
五、成达课程实施 235
六、成达课程评价 237
七、成达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239
第十一章 顶层设计下的学校课程整合实践 240
节 基于共同要素的学科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0
一、学科本位的要素整合 241
二、外部资源介入的要素整合 242
第二节 互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3
第三节 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5
一、资源融入的儿童本位课程整合 245
二、基于塑造学生形象的课程整合 248
第四节 基于完整培养链条的学段课程整合实践 250
一、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课程整合案例 250
二、对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学段课程整合的分析 255
第十二章 走向课程超越观 257
节 从“计划课程”走向“市场课程” 257
一、计划课程例析 258
二、课程的开放趋势与属性分析 258
三、迭代更新的学校课程形态案例分析 260
第二节 学生作为课程受体的超越 261
一、学生的课程权分析 261
二、学生作为课程供体的案例分析 264
第三节 超越课程“精准投食” 266
一、“精准投食”定位的学校课程设计 266
二、学生课程“饥饿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267
三、如何培育学生的课程“饥饿感” 268
结束语 269
现状与理论篇
章 学校课程建设的十大问题 003
节 课程建设中的模糊与单一性问题 003
一、课程内涵模糊 003
二、课程建设中单一的加法法则 004
第二节 课程建设中的割裂性问题 005
一、课程领导变为领导课程 005
二、课程缺乏整体规划 006
三、课程整合貌合神离 008
四、无视课程建设的反哺作用 008
第三节 课程建设中的封闭性问题 010
一、课程开发主体的封闭 010
二、口号化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011
三、课程资源建设规划与布局的滞后 012
四、特色课程建设的孤岛化 014
第二章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内容框架 017
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本质追问 017
一、学校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设计 017
二、学校常用的课程设计模式及其困扰 018
三、三级课程作为完整系统的关系分析 020
四、学校课程系统的新特征 021
第二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分析 023
一、整体主义课程理论 023
二、系统课程论 026
第三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内容与程序框架 029
一、学校课程系统设计的主体范围与程序 029
二、学校课程系统的组成 031
三、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比色卡 034
工具与流程篇
第三章 课程建设意义赋予与大背景分析 039
节 明确意义,突破既有狭窄视野 039
一、理解课程系统的整体性、扎根性与长脚性 039
二、突破惯有的狭窄视野 040
三、通过赋予意义,寻求课程发展模式 041
第二节 赋予意义,明确价值和突破方向 043
一、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意义赋予 043
二、赋予学校特色课程新内涵 044
三、探索学校课程新突破 045
第三节 学校课程设计的大背景分析 046
一、大背景分析简介 046
二、国家层面课程改革发展脉络 047
第四章 课程系统设计内涵理解与SWOT分析 049
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内涵认识 049
一、学校课程系统的内涵 049
二、技术发展与学校变迁对课程系统的影响 051
三、课程系统设计的新内涵 052
第二节 课程系统设计的战略选择来源:SWOT分析 053
一、制定战略通用的SWOT方法 053
二、SWOT分析法运用步骤 054
三、SWOT分析的局限及学校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055
第三节 学校课程系统设计SWOT分析案例 056
一、宝山小学课程设计SWOT分析 057
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课程设计SWOT分析 061
第五章 课程哲学确立与KISS分析 066
节 确立学校课程哲学 066
一、课程哲学的要义 066
二、学校课程哲学确立的思考 070
第二节 基于课程哲学的课程系统优化思考 072
一、确立学校课程设计新逻辑 072
二、学校课程系统设计优化的路径 073
第三节 对原课程体系的KISS分析 077
一、KISS分析介绍 077
二、学校课程哲学指导下的已有课程KISS分析 078
第六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083
节 学校课程设计的背景、指导思想与原则 083
一、学校课程设计的背景 083
二、学校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085
三、学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086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内容选择 088
一、学校课程目标 089
二、学校课程内容选择 092
第三节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095
一、学校课程结构的确立 095
二、学校课程设置 102
第四节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05
一、学校课程实施 106
二、学校课程评价 116
第五节 课程管理与组织保障 124
一、学校课程管理 124
二、学校课程建设的组织保障 128
三、学校课程管理与组织协同变革的案例 131
第七章 课程群建设 135
节 课程群概念与价值分析 135
一、课程群概念辨析 135
二、课程群的价值 139
第二节 学科课程群建设 140
一、学科课程独立建设存在的问题 140
二、当前学科课程优化的主要趋势 141
三、学科课程群的类型 142
四、学科课程群的设计 143
五、学科课程群设计案例分析:BEE英语课程群 149
第三节 综合课程群建设 151
一、综合课程群的概念辨析与基本类型 151
二、综合课程群设计的五种模式 154
三、综合课程群设计案例分析 158
第八章 课程单元与新课案设计 165
节 课程单元与单元设计的内涵 167
一、课程单元的内涵分析 167
二、课程单元的分类与确定 169
三、单元整体设计的内涵与价值梳理 170
第二节 课程单元设计流程与模式 172
一、基于“ADDIE模型”的设计法 172
二、逆向设计模式 177
三、单元设计案例分析 179
第三节 新课案的内涵 182
一、课案的内涵梳理与问题分析 182
二、新课案,“新”在何处 183
第四节 新课案的构成与设计 187
一、新课案设计的三大原则 187
二、新课案的构成要素 189
三、新课案的设计流程 190
四、新课案设计的显著特点 191
五、新课案设计案例剖析 192
实践与案例篇
第九章 学校文化梳理与课程文化确立 197
节 作为课程母体的学校文化梳理 197
一、学校文化的意义与构成 197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198
三、如何梳理与改进学校文化 200
第二节 学校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202
一、初期文化梳理 202
二、设定文化梳理模板 205
三、文化细节梳理与改进 206
第三节 学校课程文化内涵、构成与趋势 209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梳理 209
二、课程文化的基本构成 210
三、课程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211
第四节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213
一、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五部曲” 213
第十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的案例分析 217
节 作为课程母体的学校文化体系的梳理 218
一、学校文化梳理的定位 218
二、学校文化背景分析 220
三、文化宣言确立 220
四、文化要素设计与梳理 221
第二节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研究脉络与突破分析 224
一、课程顶层设计研究脉络确立 224
二、课程建设的突破分析 225
第三节 学校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225
一、课程建设的大背景分析 225
二、课程建设的SWOT分析 226
三、既有课程要素的KISS分析 228
第四节 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与分析 231
一、成达课程设计脉络关系分析 231
二、成达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32
三、成达课程建设目标 232
四、成达课程结构与内容 233
五、成达课程实施 235
六、成达课程评价 237
七、成达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239
第十一章 顶层设计下的学校课程整合实践 240
节 基于共同要素的学科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0
一、学科本位的要素整合 241
二、外部资源介入的要素整合 242
第二节 互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3
第三节 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案例与分析 245
一、资源融入的儿童本位课程整合 245
二、基于塑造学生形象的课程整合 248
第四节 基于完整培养链条的学段课程整合实践 250
一、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课程整合案例 250
二、对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学段课程整合的分析 255
第十二章 走向课程超越观 257
节 从“计划课程”走向“市场课程” 257
一、计划课程例析 258
二、课程的开放趋势与属性分析 258
三、迭代更新的学校课程形态案例分析 260
第二节 学生作为课程受体的超越 261
一、学生的课程权分析 261
二、学生作为课程供体的案例分析 264
第三节 超越课程“精准投食” 266
一、“精准投食”定位的学校课程设计 266
二、学生课程“饥饿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267
三、如何培育学生的课程“饥饿感” 268
结束语 269
课程的超越:学校课程系统设计 大夏书系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