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教育学——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副标题:无

作   者:胡海建

分类号:

ISBN:97875661127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胡海建*的《中国本土教育学--论语中的教育智 慧》以《论语》中的教育智慧为主线,将孔子不教而 教、仁者爱人、为仁由己、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 六经皆艺、学思习行、人本启发的教育思想,融入现 代先进教育理念,发展成为教育的艺术观、人本观、 道德观、对象观、目的观、内容观、学习过程观和主 体观等,从而建立起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本土教育学, 为解决当代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与 启迪,使教育“*诗意地栖居”。
  《中国本土教育学--论语中的教育智慧》值得广 大教育研究者,大、中、小、幼教师,家长及文史工 作者研读。

目录


第一章 不教而教——教育艺术观

一、国学的精粹是什么?

二、国学——千古教育经典

三、孔子与苏格拉底

四、孔子的不教之道

五、孔子的身教重于言教

六、孔子少教多学的教育思想

七、孔子少教多学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八、孔子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在世界教育中的影响与地位

第二章 仁者爱人——教育人本观

一、仁者爱人——孔子的政治理想

二、爱人——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赞扬与期待——孔子的教育艺术

四、用爱换爱——孔子的师生关系

五、照耀人灵魂的太阳——孔子批评艺术

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第三章 为仁由己——教育道德观

一、孔子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二、以德治为中心的道德教化观

三、德育为首的修身观

四、成人、成德的道德教育目的观

五、学习与修身合一

六、孔子的孝道观

七、忠于事、忠于人、忠于国

八、无信不立

九、不知礼,无以立

十、君子喻于义

十一、廉,人之高行也

十二、远耻辱也

十三、仁爱是道德核心

十四、孔子道德教育宗旨:培养理想人格

第四章 有教无类——教育对象观

一、中国的教育泛智论

二、教育公平的理想追求

三、平等、正义、变迁的教育价值追求

四、有教无类的特性

五、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

六、“有教无类”的人才观

七、“有教无类”和“有教有类”的比较

第五章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观

一、读书做官是传统进身之梯

二、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三、教育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四、为什么只有“出仕”才是最好的学以致用?

五、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

六、“仕”的本意是“做事”或“实践”

七、为什么“仕”被看成了“做官”?

八、培养“从政君子”是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的本质

九、从政(仕)君子具备的10种品行

十、诟病“学而优则仕”

十一、由重“官位”向重“官德”转化

第六章 六经皆艺——教育内容观

一、孔子皓首穷经编六书

二、六艺不等于六经

三、命、礼、言——立身处世之学

四、六艺之教是成德与启智目的之基础

五、六艺——孔子的能力观

六、孔子的科技教育观

第七章 学思习行——学习过程观

一、博学

二、孔子学而不厌

三、学思结合

四、“学”与“习”并重

五、“行”是学以致用

六、孔子“学、思、习、行”学习过程观的发展

第八章 人本启发——教育主体观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育思想

二、因材施教

三、孔子主体性教学的原则

附录A 《论语》原文及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本土教育学——论语中的教育智慧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