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李群主编的《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发生与日本影响/兰芷学人文库》针对“文学史”这一近代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对其诞生到逐渐形成一种研究范式及其与日本的关系进行梳理后表明:无论是近代中国教育章程的制定、学术分科体系的确立、各门学科教科书的编撰,还是中国文学史观,均受到日本“中介”的西学的影响。中国学者借助日本的渠道学习到西方的学术思想、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而推动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发生。近代日本在中国文学史观的发生中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
目录
绪论
*章 近代中国文学史的诞生及其背景与日本影响*节 近代中日文学史写作与民族国家想象一、“民族一国家”意识的觉醒与中国文学史书二、“文明国度”的憧憬与中国文学史写作
三、“科学主义”的推崇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第二节 近代复古主义思潮下的中日文学史写作一、近代复古思潮的萌发:“西学却自东瀛来”二、复古思潮的勃兴:近代民族主义(Nationalism)的出现与日本三、复古主义思潮下的“宁馨儿”: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与日本第三节 近代日本汉学的变革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热潮一、现代欧洲汉学的发展与“文学史”体例的诞生二、近代日本汉学的变革与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三、近代日本“文学”观的嬗变及“中国文学史”书写第四节 近代中日教育制度的变革及“文学史”的诞生一、近代学制的变更、建立与日本影响二、中国文学学科的独立与近代中日文学史写作三、近代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与日本影响第二章近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及其形成与日本影响*节 近代中国进化文学史观的形成与日本影响一、近代中日两国进化论的引入和传播二、进化论与近代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及文学史写作三、进化论与近代中国学人四、进化史观的形成与中国文学史写作第二节 近代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及其日本影响一、古典文学与传统中国人的地理观、宇宙观二、西方实证史学及地理环境论的引入与明治日本三、日本传人的文明史学和地理环境论与近代中国四、地理环境论与中国文学研究及中国文学史写作第三节 近代中国文学史写作中“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二分法”与日本影响一、二元对立思维与近代中国文学批评二、“写实”、“理想”二概念的引入与近代日本三、“写实”与“理想”二分法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第三章近代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与日本影响*节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与日本汉学一、王国维戏曲研究的缘起与日本影响二、日本文明史学的传人与王国维戏曲史观的确立三、王国维戏曲研究方法与日本汉学影响第二节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写作与日本影响一、《摩罗诗力说》的文学观与日本二、鲁迅的进化文学史观的形成与日本三、《中国小说史略》的撰写与日本第三节 整理国故运动中的胡适与日本汉学一、“整理”一词的源起与桑原骘藏二、日本中国学的崛起与整理国故运动的发生三、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与日本学术第四节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诞生与日本影响一、现代批评意识的确立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二、文学史观的形成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著作的诞生三、《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写作与日本第五节 近代中国《文学概论》的诞生与日本影响一、近代“纯文学”观的传人与“文学概论”的出现二、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与中国三、本间久雄的《文学概论》与现代中国“国民性”讨论第四章近代“文学史”写作中其他方面的日本影响*节 近代中国“悲剧”观的引入、形成与日本影响一、“悲剧”概念的引入与近代日本二、日本的“中介”与王国维悲剧说的提出三、“悲剧”的引入与近代悲剧审美观的建立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粹运动与日本影响一、中国国粹运动的兴起与日本二、章太炎国粹观的形成与日本三、章太炎的日本观与其国粹思想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近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发生与日本影响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