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何光辉*的《存在与朴真--道家人文观研究》是 对道家人文观作基础性理论研究和思想阐释的探索之 作。本书共六个部分:**部分对学术界先秦道家人 文观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作了精要的概括和评点,进而 提出本书稿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视角;第二部分通过对 先秦文献的梳理辨析和中国人文传统的特征阐述,论 证了先秦道家人文观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从先秦道 家人文观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作为研究对象,先 从“天”和“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天和人的关系 ,总结出“天人合一”基本理念包含的三个方面,即 “道为本根”“天人一体”和“守一处和”;第四部 分以老庄为代表,以先秦的社会人文环境为背景,阐 述了先秦道家人文观的核心诉求“自然—朴真”的内 涵;第五部分以老庄对“人性”和“人道”的态度为 切入点,阐述了先秦道家人文观的根本主旨“朴真之 在”在今天给人们提供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的参考。
【作者简介】
何光辉,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旨在对老庄道家哲学思想作现代诠释。已在《学术界》《兰州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教、科研课题6项,参与编写教材4部。
【作者简介】
何光辉,男,安徽霍邱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旨在对老庄道家哲学思想作现代诠释。已在《学术界》《兰州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专题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教、科研课题6项,参与编写教材4部。
目录
自序导论 道家人文观的理论视角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二、研究现状与评析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四、本书的理论视角第一章 道家人文观的含义与成因第一节 道家人文观的含义一、何谓中国人文传统二、追寻存在意义的人文三、道家人文观的含义第二节 道家人文观的成因一、社会:天下无道二、个体:存在之困三、价值:人文重构第二章 道家人文观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第一节 传统“天人之学”一、“天”“人”之义二、“天人关系”述要三、作为价值结构的“天人合一”第二节 道家的“天人之学”一、人道法天:老子的“天人之学”二、与天为一:庄子的“天人之学”三、天人合一:道家“天人之学”的主旨第三节 “天人合一”理念的人文内涵一、“道为本根”的理念二、“天人一体”的理念三、“守一处和”的理念第三章 道家人文观的核心诉求:“自然一朴真”第一节 “自然一朴真”核心诉求的形成一、反思“礼乐一仁义”之弊二、追求“自然一朴真”价值第二节 “自然”人文诉求一、自然:形成社会人文环境二、老子:自然的社会政治三、庄子:自然的个体心灵第三节 “朴真”人文诉求一、朴真:建构个体人文价值二、老子:“见素抱朴”三、庄子:“法天贵真”第四章 道家人文观的根本主旨:“朴真之在”第一节 朴真的人性一、何谓“人性”二、道家对人性的关注三、朴真人性的内涵第二节 朴真的人道一、何为“人道”二、道家对人道的关注三、朴真人道的内涵结语“存在之困”与道家人文观参考文献后记

- 书名存在与朴真——道家人文观研究
- ISBN9787566413390
- 作者何光辉
-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存在与朴真——道家人文观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