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

副标题:无

作   者:徐迅著

分类号:

ISBN:978780761212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22章,内容涵盖鸦片战争后至1927年的哲学思潮。

目录


修订版自序: 我的困惑、探索和反思 / 001
挥之不去的困惑 / 001
三大“原罪”再思考 / 002
中国现代哲学几个根本问题 / 004
正视三大思维陷阱 / 006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现代哲学史的对象、分期与研究方法 / 003
第一节 现代哲学的整体联系对研究对象与分期的规定 / 003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制约 / 005
第三节 从思潮和系统发展的角度研究现代哲学 / 007
第四节 正确理解中西现代哲学的统一与差别 / 010
第二章 中国现代哲学的诞生与哲学变革的命运 / 013
第一节 中国现代哲学的诞生 / 013
第二节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 026
第三节 哲学变革的不彻底性及其原因 / 040

〖一〗辛亥革命后的哲学思潮(1912—1914)
绪言 / 049
第一章 维护共和制的哲学思潮 / 051
第一节 民主主义者对共和制哲学基础的论述 / 051
第二节 孙中山对民生主义哲学基础的探索 / 058
第三节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 / 063
第四节 章士钊的“调和”哲学 / 071
第二章 哲学教育的改革 / 079
第一节 废止读经及其反响 / 079
第二节 哲学教科书的编纂 / 081
第三章 提倡旧道德与调和东西方哲学的思潮 / 088
第一节 《庸言》与梁启超等的哲学思想 / 088
第二节 尊孔逆流与康有为的哲学思想 / 096
第三节 蓝公武和黄远庸哲学思想的新变化 / 104
第四章 汇合释老、向王学倒退的章太炎哲学思想 / 111
第一节 曲折的思想历程 / 111
第二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学思想 / 117
第三节 转变的根源和归宿 / 124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哲学思潮(1915—1919.4)
绪言 / 133
第一章 陈独秀等启蒙学者的哲学思想 / 137
第一节 早年的陈独秀及《新青年》的创办 / 137
第二节 陈独秀前期哲学思想 / 140
第三节 蔡元培哲学思想的发展 / 146
第四节 恽代英前期哲学思想 / 151
第二章 关于中西文化的辩论 / 165
第一节 《新青年》派对新文化运动理论基础的探索 / 165
第二节 杜亚泉及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论 / 170
第三节 《新青年》派对反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论的批判 / 179
第三章 关于孔孟之道的辩论 / 185
第一节 《新青年》派对旧伦理道德的批判 / 185
第二节 对新道德规范的探讨 / 191
第三节 易白沙对孔孟之道的批判 / 194
第四节 吴虞对孔孟之道的批判 / 200
第四章 关于宗教鬼神的辩论 / 208
第一节 灵学会与《灵学丛志》对鬼神迷信的宣传 / 208
第二节 《新青年》对鬼神迷信思潮的反击 / 215
第五章 李大钊前期哲学思想 / 221
第一节 早年的经历与哲学和政治思想 / 221
第二节 为再造中华服务的宇宙发展观 / 226
第三节 反对专制主义的民彝史观 / 235
第四节 自然真理论 / 238
第六章 孙中山的《心理建设》 / 242
第一节 自然和社会的进化 / 242
第二节 驳杂的“知难行易”说 / 248

〖三〗五四运动与哲学发展的新阶段(1919.5—1920)
绪言 / 25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 261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转变 / 26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基本状况 / 274
第三节 问题与主义讨论中的哲学斗争 / 28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大讨论中的哲学斗争 / 285
第二章 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哲学思想 / 294
第一节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况及其哲学思想的特点 / 294
第二节 吴稚晖的哲学思想 / 303
第三节 朱谦之的哲学思想 / 310
第四节 黄凌霜区声白的哲学思想 / 324
第三章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胡适的哲学思想 / 332
第一节 实用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 332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 / 339
第四章 国民党人哲学思想的新发展 / 355
第一节 五四运动与孙中山等的思想变化 / 355
第二节 胡汉民的哲学思想 / 358
第三节 戴季陶的哲学思想 / 371
第四节 朱执信的哲学思想 / 381
第五章 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发展与变化 / 394
第一节 《科学》杂志与任鸿隽的哲学思想 / 394
第二节 王星拱的哲学思想及其转化 / 404

〖四〗新文化运动分化中的哲学思潮(1921—1927)
绪言 / 42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传播及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开端 / 427
第一节 瞿秋白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传播 / 42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开端 / 441
第三节 探索和失败中的经验教训 / 447
第二章 “东方文化”救世论与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 452
第一节 “东方文化”救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性质 / 452
第二节 梁漱溟的早期思想 / 456
第三节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460
第四节 反对“东方文化”派的联合战线 / 471
第三章 “科学与玄学”论战 / 478
第一节 张君劢对自由意志论与新宋学的提倡 / 478
第二节 丁文江对玄学派的批判及其哲学思想 / 484
第三节 胡适吴稚晖等对玄学派的批判及其哲学思想的变化 / 489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者对科玄论战的总结 / 499
第四章 宗教哲学和关于宗教问题的辩论 / 503
第一节 新佛学运动与欧阳竟无的哲学思想 / 503
第二节 太虚的哲学思想 / 513
第三节 宗教问题辩论中的哲学思想斗争 / 525
第五章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与国民党右派对孙中山哲学思想的歪曲 / 533
第一节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形成 / 533
第二节 戴季陶的民生哲学 / 54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与国民党左派对国民党右派哲学的批判 / 552
人名索引 / 557
后记 / 56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财神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