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内科集验:杂病经验选集

副标题:无

作   者:张存钧

分类号:

ISBN:978754783452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张氏内科作为上海流传悠久的本土中医流派之一,已绵延近400年,传承达14代,事迹见载诸《上海县志》等者共7世11人,可说是名医辈出。到清末明初,张玉书、张骧云,蜚声沪上,近现代又涌现出了如国医大师张镜人、张伯讷、张存钧等一大批知名中医家。目前张氏医学已传达第14代,张氏内科“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门人众多,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张氏内科在常见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均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诊治特色。系统整理、总结张氏内科的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可以进一步丰富海派中医的学术内涵,有比较高的临床价值。

  本书对沪上张氏内科流派在内科杂病诊治方面的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包括张氏内科的历史沿革、张氏内科主要学术思想、内科杂病的诊疗特色、代表性疾病的方药应用、历代传人(张骧云、张星若、张骧孙、张龙孙、张镜人、张伯讷、张存钧等)内科杂病医论及治验。历代传人(张玉书、张骧云、张星若、张骧孙、张龙孙、张志雄、张镜人、张存钧等)内科杂病医案等。可供各级中医医师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张氏内科流派溯源001
一、张氏家系早年传承情况001
二、张氏世医流派沿革002
(一)奠基阶段
(第一代至第五代)003
(二)成熟阶段
(第六代至第八代)003
(三)鼎盛阶段
(第九代至第十一代)004
(四)发展阶段
(第十二代至今)006
三、张氏内科流派主要代表医家008
附:张氏内科十四代传承系表013
第二章 张氏内科杂病诊治集验017
一、张氏内科学术特色管窥017
(一)治外感热病,祛邪为第一要务017
(二)崇尚脾胃学说,重视调补后天018
(三)治病重在气血,气血贵在流通019
(四)四诊合参,注重舌脉021
(五)实践为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022
(六)与时俱进,临床与科研并重023
二、张氏内科经验方剂024
(一)腰痛024
(二)肠易激综合征025
(三)痞满证025
(四)心律失常026
(五)高脂血症026
(六)雷诺综合征027
(七)慢性肾炎027
(八)虚劳失眠028
(九)消化道肿瘤术后028
(十)癃闭029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029
(十二)反流性食管炎029
(十三)溃疡性直肠炎030
三、张氏内科特色用药030
(一)特色用药030
(二)常用药对歌诀035
第三章 张氏内科医论精选037
一、张骧云诊治杂病经验037
内伤杂病医案选录038
二、张龙孙杂病医论045
(一)黄芪在中医内科临床应用的体会045
(二)健脾法治疗肠梗阻探析048
(三)中风辨治050
(四)眩晕辨治052
(五)咳嗽辨治055
(六)心悸辨治057
(七)湿阻059
三、张志雄杂病医论062
(一)加味建中汤治疗萎缩性胃炎探讨062
(二)心主血脉的中医理论及胸痹心痛的治疗体会064
(三)张志雄用二金茵枳黄汤治疗胆道疾病的经验069
(四)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51例体会071
(五)中风恢复期的治疗问题探讨073
(六)略论张志雄理虚特色076
四、张镜人杂病医论078
(一)咳嗽辨证治要078
(二)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感081
(三)冠心病证治探讨084
(四)“脾阴虚”证治小议088
(五)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090
(六)慢性肾小球肾炎证治初议094
(七)肾功能不全证治新析099
(八)水肿的辨证和治疗102
(九)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探究106
(十)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探讨109
(十一)多发性骨髓瘤证治体会112
(十二)昏迷的证治114
(十三)妇科月经病证治传习摘粹120
五、张伯讷杂病医论131
(一)肾的精气阴阳初析131
(二)高血压病阴虚火旺证的研究135
(三)张伯讷用辛开苦降法调治脾胃病138
六、张存钧杂病医论139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体会139
(二)浅论迟脉142
(三)萎缩性胃炎从瘀辨治浅识145
(四)中药灌肠治疗炎症的体会146
(五)治疗慢性腹泻的中医用药思路和方法148
(六)微量元素与萎缩性胃炎关系的研究151
(七)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法及用药思路153
(八)高血压病的辨证和治疗155
七、张存义杂病医论158
(一)攻补兼施法治疗复发性及难治性肝硬化腹水158
(二)扶正祛邪法治疗肝癌之体会162
八、朱抗美杂病医论164
朱抗美运用膏方调治更年期
综合征治验164
九、王松坡杂病医论169
(一)慢性胃炎分阶段辨证论治探讨169
(二)五更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172
(三)高脂血症中医辨治探讨174
(四)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177
第四章 张氏内科历代医家医案选180
一、张骧云医案180
(一)中风180
(二)心悸181
(三)哮喘182
(四)咳血183
(五)痞满184
(六)胃脘痛186
(七)湿阻190
(八)泄泻191
(九)下利193
(十)腹痛194
(十一)疝气194
(十二)黄疸195
(十三)肝火(目赤)197
(十四)肝气198
(十五)肝气入络199
(十六)肝风200
(十七)耳鸣、耳聋201
(十八)遗泄202
(十九)尿血203
(二十)淋证204
(二十一)痹证204
(二十二)虚劳(损)206
(二十三)脚气209
(二十四)喉风(风火喉痛)210
(二十五)牙痈211
(二十六)疫疠212
(二十七)痛经213
(二十八)崩漏214
(二十九)带下215
(三十)恶阻215
二、张星若医案216
外伤后眩晕216
三、张骧孙医案217
(一)久咳217
(二)眩晕217
(三)崩漏218
(四)咳呛218
四、张龙孙医案218
(一)哮喘218
(二)咯血219
(三)胁痛220
(四)胃脘痛221
(五)泄泻222
(六)休息痢224
(七)便秘225
(八)癃闭225
(九)小溲不禁226
(十)自汗、盗汗226
(十一)口疳(口腔黏膜炎)227
(十二)牙周炎228
(十三)丹毒228
(十四)疮疖228
五、张志雄医案229
(一)肺系疾病229
(二)胃肠疾病234
(三)肝胆疾病246
(四)心系疾病252
(五)肾系疾病263
(六)虚损证类270
(七)妇科证类275
(八)其他证类279
六、张镜人医案287
(一)心系疾病287
(二)肺系疾病294
(三)脾胃系病298
(四)肝胆疾病318
(五)肾系疾病324
(六)脑病334
(七)其他350
七、张存权医案370
(一)中风370
(二)头疼371
(三)眩晕372
(四)不寐374
(五)咳喘375
(六)咳血377
(七)便血377
(八)尿血378
(九)风疹(荨麻疹)379
(十)痉证379
(十一)虚痨380
(十二)虚损381
(十三)虚黄381
(十四)痹证382
(十五)胃脘痛383
(十六)嘈杂385
(十七)呃逆386
(十八)下利387
(十九)癃闭391
(二十)瘿瘤392
(二十一)流火393
(二十二)月经不调393
(二十三)闭经394
(二十四)倒经394
(二十五)痛经395
(二十六)崩漏396
八、张伯讷医案397
(一)十二指肠溃疡397
(二)胆汁反流性胃炎398
(三)功能性胃病399
(四)慢性胃炎399
(五)高血压病400
(六)胃癌术后401
(七)慢性肾炎401
九、张存钧医案405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405
(二)慢性支气管炎406
(三)口腔溃疡407
(四)不完全性肠梗阻408
(五)颈源性眩晕409
(六)失眠410
(七)痤疮411
(八)萎缩性胃炎412
十、朱凌云医案414
(一)嗳气414
(二)嘈杂415
(三)胃溃疡416
(四)泄泻417
(五)便秘418
(六)痤疮420
(七)荨麻疹421
(八)无脉证422
(九)不育423
(十)性发育不良425
第五章 张氏内科传人膏方选录426
一、张玉书膏方426
二、张骧云膏方427
三、张星若膏方428
四、张龙孙膏方429
五、张镜人膏方430
六、张存权膏方432
七、张存钧膏方433
张玉书(1822—1867)泥人塑像,张氏内科第八代传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张氏内科集验:杂病经验选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