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

副标题:无

作   者:(日)静慈圆著;刘建英,韩昇译

分类号:B949.9

ISBN:97878074189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是研究日本著名历史人物弘法大师空海的学术专著。《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是致力于将空海放在汉字文化圈中进行研究,而不仅限于日本列岛。《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研究空海接受密教思想的文化基础,由此揭示空海密教思想的特质。这部著作不仅是学院式比较研究的成果,也是作者数十次重访空海入唐之路、数十年研习中国文化所获得的感悟,值得一读。

目录

静慈圆及其密教研究/韩异
中文版前言
序论
第一篇 空海与中国思想
 第一章 空海与儒教——《论语》的影响
  第一节 空海当时的学制与《论语》
  第二节 空海是否读过《论语》
  第三节 入唐期间的文章
  第四节 四十岁对《论语》的理解
  第五节 五十岁对《论语》的理解
  第六节 有关颜回的论述
  小结
 第二章 空海与道教
  一、《庄子》的影响
  第一节 《逍遥游》篇
  第二节 《齐物论》篇
  第三节 《养生主》篇、《人间世》篇、《德充符》篇、《大宗师》篇、《应帝王》篇
  第四节 概观“外篇”、“杂篇”
  第五节 《骈拇》篇、《马蹄》篇、《胠箧》篇
  第六节 《秋水》篇、《至乐》篇、《远生》篇、《山木》篇、《田子方》篇、《知北游》篇
  第七节 《庚桑楚》篇、《徐无鬼》篇、《则阳》篇、《外物》篇、《寓言》篇
  小结
 二、空海与老庄思想
  第一节 《庄子》和《性灵集》、《三教指归》
  第二节 《老子》与《性灵集》、《三教指归》
  小结
 第三章 空海的三教思想
  第一节 儒教与佛教的一致
  第二节 天皇与儒教
  第三节 天皇与道教
  第四节 儒教与道教的一致
  第五节 真言密教最胜
  小结
 第四章 空海与中国文学——《文选》的影响
  第一节 入唐时的两篇文章
  第二节 《性灵集》的《文选》用例
  小结
第二篇 空海的行动与思想
 第一章 空海《上表文》的结构及其特色
  第一节 篇首的表现
  第二节 集中引用中国经典的笔法
  第三节 赞叹天皇的表现
  第四节 空海的谦卑表现
  第五节 空海的生活目标——禅定
  第六节 入唐学习真言秘法与书法
  第七节 寄托于上表文的意愿及结尾
  小结
 第二章 空海愿文的构造及其特色
  第一节 中国的愿文
  第二节 空海的愿文
  小结
 第三章 空海与护国思想
  第一节 入唐时的空海
  第二节 护国三部经与空海
  小结
  第三节 空海与陀罗尼思想
  第四节 《孔雀经》等的护国思想
 第四章 空海教学中的横竖与机根
  第一节 横竖的研究
  第二节 机根的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空海教学中的因果论
  第一节 一般的因果论
  第二节 《释摩诃衍论》的因果
  第三节 “缘”的解释
  第四节 因缘的含义
  第五节 十二因缘的定位
  第六节 “因”与“果”的关系
  第七节 四家大乘与因果
  第八节 第九极无自性心的立场
  小结
结语
附录
 第一章 《淮南子》的影响
  第一节 词汇检索
  第二节 引用《淮南子》的特色
  小结
 第二章 《楚辞》的影响
  第一节 《楚辞》的“兮”字用例
  第二节 空海的“兮”字用例
  小结
 第三章 空海的辞赋文学
  第一节 概观
  第二节 词汇检索
  第三节 空海文章的表现与汉赋
  小结
 第四章 《诗经》的影响
  第一节 文中摘引《诗经》的实例
  第二节 多次反复使用的词虻例旬
  第三节 重要词汇与单词
 第五章 从《秘藏宝钥》看《变文》的影响
  第一节 变文的构成
  第二节 《秘藏宝钥》的构成
  第三节 来自《佛典》、《文选》的影响
  小结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日本密教与中国文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