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十三辑收录了北平国剧学会编辑出版《戏剧丛刊》一至四期(分别于1932年1月8日、5月20日、12月20日和1935年10月出版)的合编本。
《戏剧丛刊》贯彻北平国剧学会“以纯学者之态度、科学方法,为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期发挥吾国原有之剧学”的宗旨,所收录的文字,或为珍稀戏曲资料刊布与整理,如《缀玉轩藏曲志》;或为舞台艺术之总结,如《乱弹音韵辑要》、《武工把子名词》、《国剧身段谱》;或为学术研究,如《南府之沿革》、《戏剧角色名词考》、《脸谱之研究》、《谈昇平署外学角色》等,对京剧艺术本体及其发展趋势,不乏新的发现和认识。时至今日,这些内容已成为戏剧研究重要文献。
背景:
1931年末,梅兰芳、余叔岩联合发起成立北平国剧学会,附设国剧传习所。这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国剧学会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戏剧研究专门机构,而且它由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发起并主持,使这个非常设的研究机构,从一开始就与现实的戏剧演出,产生了紧密联系。国剧学会的活动,包括延请知名学者举行半月一次的讲座,搜集整理戏剧文献,出版《国剧画报》、《戏剧丛刊》。
《戏剧丛刊》原定每年出4 期,可始终没有按期出过。由于稿源及经费等原因,该刊继继续续一共出了4 期后就停了。
《戏剧丛刊》的学术价值及意义:
《戏剧丛刊》襄助者主要有齐如山、胡伯平、段子君、黄秋岳、傅芸子、傅惜华等,均为当时著名学者。他们多是“戏迷”,与演员往来密切,熟于梨园掌故,自己也懂戏(主要是京戏),有的还是剧作家或票友。其学术研究偏重场上,将戏剧还原为舞台艺术,着眼点已明显与王国维、吴梅为代表的偏重“文学”或专重曲文格律研究不同,开始将戏剧脚色、脸谱、身段谱、唱腔、戏班、剧场等“舞台艺术”构成的要素作为考察的对象。作为戏剧研究的新生力量,他们与王国维一类纯粹的“学问家”,吴梅、王季烈一类的“曲学家”一起,共同促成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戏剧学的合理建构,推动了戏剧研究的繁荣。直到今日,在有些研究领域,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研究成果仍然代表了最高的研究水准。
目录
出版说明
戏剧丛刊
第一期目次
第二期日次
第三期目次
第四期目次
戏剧丛刊
第一期目次
第二期日次
第三期目次
第四期目次
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十三辑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