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逻辑学

副标题:无

作   者:郭元祥著

分类号:

ISBN:97871071581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与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同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资助出版。 《丛书》从教育科学分类学的观点出发,比较系统地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反映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试图勾勒教育科学的概貌。 《丛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同时力求做到“三个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材料与观点相结合,叙述与评析相结合。 《丛书》属于学术性著作,要求作者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纵向上论述学科发生、发展与趋势,从横向上比较和分析不同流派的观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努力反映学科前沿,亦体现作者自身的见解。 《丛书》的作者主要为中青年学者。为提高书稿质量,各卷分别聘请知名学者为特约审稿人。特约审稿人对书稿的审阅是全方位的,他们与作者相互进行平等的学术切磋。特约审稿人和丛书主编尊重作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不同的学术观点。 教育科学的分化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甚至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现在已形成众多的分支学科。可是,相对而言,有的比较成熟,有的则甚稚嫩。这就使各分支学科的作者并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比较成熟者要求有新的发展;比较稚嫩者则要求迅速成长。随着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随着相关领域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教育科学的分化还在继续。这套丛书所展示的,只是当前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大致的面貌。至于那些或因分支学科尚在孕育之中难以催生,或因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作者难以落实等缘故而未能列入本《丛书》的,只好抱憾地暂付阙如。 《丛书》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教育学分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前社长兼总编辑叶立群任顾问。《丛书》设编委会,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是:王汉澜(河南大学教授),王道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吕达(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孙喜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人杰(广州师范学院教授),胡寅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瞿葆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瞿葆奎为主编,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吕达为副主编。《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重视与支持。叶立群同志为《丛书》的筹谋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始终惠予关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前社长张健如同志、前总编辑吴履平同志曾大力支持和计议;现任社长马樟根同志、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魏国栋同志坚持将《丛书》列为重点图书而积极指导和安排。 以系统的结构编写《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是一种尝试,其中缺点、错误敬希读者指正。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 国家教委课程教材研究所 1997年5月

目录

目录
上篇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逻辑科学与教育科学
二 认识规律、思维规律与教育存在规律的统一
三 《教育逻辑学》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教育逻辑学概论
第一节 教育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古典逻辑思想和方法在教育理论中的运用
二 近现代数理逻辑的启示
三 教育逻辑学的产生
四 教育逻辑学的展望
第二节 教育逻辑学的研究领域及其与逻辑科学、教育科学的关系
一 教育逻辑学的研究领域
二 教育逻辑学与逻辑科学、教育科学的关系
第三节 教育逻辑学的学科性质与科学价值
一 教育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二 教育逻辑学的科学价值
中篇
引言
第三章 教育理论的范畴逻辑
第一节 教育理论范畴的逻辑意义
一 范畴与范畴问题
二 教育理论范畴与教育规律
第二节 教育理论范畴的逻辑类型与逻辑层次
一 教育理论的历史范畴
二 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范畴
三 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三节 教育理论的范畴逻辑
一 教育理论范畴产生与发展的逻辑
二 教育理论的范畴关系
三 教育理论范畴结合与变换的逻辑
四 教育理论的中介范畴
第四章 教育语言的逻辑
第一节 教育理论的语言问题
一 语言与逻辑
二 教育理论的语言问题
第二节 教育定义
一 教育定义的类型
二 教育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教育定义的基本规则
第三节 教育命题
一 教育命题及其意义
二 教育命题的类型
三 教育理论命题的基本逻辑
第四节 教育论证
一 教育论证及其构成
二 论证形式及其在教育论证中的运用
三 教育论证的逻辑规则
第五章 教育的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历史与逻辑概述
一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二 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统一的方法论
第二节 教育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历史感
一 教育历史与教育逻辑
二 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历史观
三 教育研究的历史感
第三节 教育历史的逻辑
一 教育存在历史的逻辑
二 教育观念历史的逻辑
三 认识和理解教育历史需要有逻辑意识
第六章 教育研究中的辩证逻辑
第一节 教育研究中的辩证逻辑概述
一 辩证逻辑与教育的辩证逻辑
二 辩证思维活动
三 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教育研究中的辩证逻辑方法
一 辩证综合分析法
二 系统综合分析法
第三节 教育矛盾的辩证逻辑考察
一 教育矛盾和两难问题的性质及成因
二 教育两难问题的表现及类型
三 辩证地理解和解决教育矛盾和两难问题
下篇
引言
第七章 教育是什么:从逻辑的观点看
第一节 教育本质的逻辑考察
一 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逻辑错误
二 教育现象的逻辑分析
三 教育本质:从逻辑的角度看
第二节 教育观的逻辑考察
一 教育观问题是教育理论的根本问题
二 教育观的逻辑结构
三 良好教育是什么
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逻辑考察
一 教育活动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二 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
第八章 课程的逻辑
第一节 课程概念分析
一 课程现象及其表现形式
二 课程概念的各种定义批判
三 课程的质的规定性
第二节 课程系统的逻辑考察
一 教育理论史上课程研究的两种逻辑传统
二 课程系统及其特性
三 课程系统的矛盾分析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逻辑
一 课程目标设计的逻辑
二 课程内容设计的逻辑
第九章 教学的逻辑
第一节 教学系统的逻辑考察
一 教学的概念分析
二 教学系统的矛盾分析
三 教学理论的研究传统
第二节 教学的辩证逻辑
一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二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三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活动中的逻辑活动
一 教学中的逻辑活动及其类型
二 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活动
三 教学语言交往的逻辑活动
四 教学活动中的批判性思维
第十章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
第一节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逻辑基础
一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含义
二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不同的逻辑基础
三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统一
一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逻辑统一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现实统一
参考论著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教育逻辑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