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多角度、全方位地论证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筛出了多组培养方案,例举了大量实例,客观地说明了此举的可操作性。
目录
书名页 1
版权页 2
编委会 3
目录 4
绪论 高等教育要适应培养 跨学科人才的大势 11
第一章学科与学科分类 19
第一节什么是学科 20
一、学科的定义与起源 20
二、新兴学科形成的特点 21
三、学科要素构成 21
第二节科学分类与学科分类 22
一、科学分类 23
二、学科分类 27
三、学科分类体系的趋势 30
第三节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32
一、什么是专业 32
二、影响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 33
第四节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 35
一、什么是课程 35
二、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36
三、专业与课程的关系 37
第二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辨析 38
第一节跨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38
一、跨学科概念的产生与拓展 39
二、跨学科的定义与内涵 40
三、跨学科的学科分类与跨度层次 42
四、跨学科的本质特征 44
第二节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 45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意义 45
二、跨学科教育的历史发展战略 48
三、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关系 52
四、学际教育与跨学科教育 53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的模式与基本特征 55
一、什么是跨学科人才 55
二、跨学科人才的模式及分析 56
三、跨学科人才的基本特征 62
第四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 64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 的概念破解 64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 65
第三章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70
第一节科学技术文化发展趋势 70
一、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及特点 70
二、当代技术发展趋势及特点 76
三、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79
第二节科学技术文化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4
一、创新概述 84
二、科技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6
三、文化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9
第三节科学技术文化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0
一、科学技术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1
二、文化的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2
第四节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的生长需要跨学科人才 93
一、交叉、边缘学科概述 93
二、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与跨学科人才 94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97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动的历史进程 97
一、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保守性互动 97
二、工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革命性互动 101
三、信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创新性跨学科性互动 106
第二节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对跨学科培养人才的依赖性 109
一、信息时代对培养人才提出的要求 109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 111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大力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113
第三节跨学科培养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6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16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117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作用 118
四、跨学科培养人才在推动社会福利改善中的作用 119
第五章美英德法日五国高校的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 120
第一节五国高校综合化课程设置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导向 121
一、美国的高校政策导向 121
二、英国和德国的高校政策导向 122
三、法国和日本的高校政策导向 123
第二节五国高校的综合性教学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4
一、美国: 通才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4
二、英国: 多种跨学科教育模式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7
三、德国: 新大学教学思想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0
四、法国: 多面性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2
五、日本: 学科群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3
第三节五国高校的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若干共性 137
一、国家加强政策导向和引导作用 138
二、设置跨学科教学研究机构 139
三、设置综合化课程 139
四、综合化教学研究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40
五、几点启示 141
第六章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探索 144
第一节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44
一、中国古代学科综合与百科全书式人才培养 145
二、中国古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 148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局部探索 148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对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模仿 152
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成因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53
二、洋务派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156
三、维新派对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模仿 158
四、近现代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 159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专才”培养的经验教训 16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161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微 163
第七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69
第一节在大学校园形成多学科并存的局面 169
一、大学校内学科多样性的意义 169
二、大学校内形成多学科并存局面的渠道 171
第二节跨学科教学机构的建立与设置 172
一、建立跨学科的大学及院系 172
二、设置跨学科的专业及课程 173
三、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及相关训练 175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 179
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179
二、如何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 180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若干教学管理制度简述 181
第四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保障条件 183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师资保障条件 184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图书资源与信息技术保障条件 185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学生生活设施保障条件 186
第八章我国当代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 188
第一节高校的调整重组与学科融合 188
一、1952 年的院系调整 189
二、1992 年以来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学科融合 190
三、高校调整重组后的学科融合 192
第二节营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生长与发展环境 194
一、创造学科生长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环境 194
二、学科建设发展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95
三、形成学校自身的学科特色 197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造 199
一、拓宽专业口径 199
二、下放专业设置权 200
三、跨学科专业的设置 201
四、课程体系的更新 202
第四节跨学科教学改革实(试) 验班 204
一、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204
二、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 206
三、上海交通大学的联读试点班 209
四、武汉大学的跨学科教改试验班 210
第九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215
第一节宏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215
一、以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根深蒂固 216
二、单科性高校的广泛存在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 218
三、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体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 222
第二节微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227
一、学科专业组织设置方式的制约 227
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约 230
三、认识与重视程度的制约 231
四、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不够 233
第十章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分析 237
第一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背景 237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 237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发展 239
第二节跨学科培养人才政策的现实分析 241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探索 241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现行政策的问题分析 243
第三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 246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组织制度 246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用人机制 247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环境 250
第四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 251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师制度 251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学生制度 253
第十一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56
第一节学科交叉和渗透的发展更趋融合化 256
一、学科门类间的交叉和渗透 257
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259
三、现代知识与传统知识的交叉和渗透 261
第二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更加多样化 263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263
二、跨学科人才知识结构的会通化 265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化 266
一、教育思想和观念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266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综合化、融合化 269
三、学科问题更加一体化、边缘化 270
四、师资更新更加快捷化 270
主要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76
版权页 2
编委会 3
目录 4
绪论 高等教育要适应培养 跨学科人才的大势 11
第一章学科与学科分类 19
第一节什么是学科 20
一、学科的定义与起源 20
二、新兴学科形成的特点 21
三、学科要素构成 21
第二节科学分类与学科分类 22
一、科学分类 23
二、学科分类 27
三、学科分类体系的趋势 30
第三节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32
一、什么是专业 32
二、影响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 33
第四节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 35
一、什么是课程 35
二、学科与课程的关系 36
三、专业与课程的关系 37
第二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辨析 38
第一节跨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38
一、跨学科概念的产生与拓展 39
二、跨学科的定义与内涵 40
三、跨学科的学科分类与跨度层次 42
四、跨学科的本质特征 44
第二节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 45
一、跨学科研究的历史发展与意义 45
二、跨学科教育的历史发展战略 48
三、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关系 52
四、学际教育与跨学科教育 53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的模式与基本特征 55
一、什么是跨学科人才 55
二、跨学科人才的模式及分析 56
三、跨学科人才的基本特征 62
第四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 64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 的概念破解 64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理念 65
第三章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70
第一节科学技术文化发展趋势 70
一、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及特点 70
二、当代技术发展趋势及特点 76
三、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79
第二节科学技术文化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4
一、创新概述 84
二、科技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6
三、文化创新需要跨学科人才 89
第三节科学技术文化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0
一、科学技术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1
二、文化的高度综合需要跨学科人才 92
第四节交叉、边缘、新兴学科的生长需要跨学科人才 93
一、交叉、边缘学科概述 93
二、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与跨学科人才 94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与跨学科人才培养 97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动的历史进程 97
一、农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保守性互动 97
二、工业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革命性互动 101
三、信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创新性跨学科性互动 106
第二节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对跨学科培养人才的依赖性 109
一、信息时代对培养人才提出的要求 109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 111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大力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113
第三节跨学科培养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6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16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117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的作用 118
四、跨学科培养人才在推动社会福利改善中的作用 119
第五章美英德法日五国高校的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 120
第一节五国高校综合化课程设置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导向 121
一、美国的高校政策导向 121
二、英国和德国的高校政策导向 122
三、法国和日本的高校政策导向 123
第二节五国高校的综合性教学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4
一、美国: 通才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4
二、英国: 多种跨学科教育模式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27
三、德国: 新大学教学思想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0
四、法国: 多面性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2
五、日本: 学科群教育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33
第三节五国高校的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若干共性 137
一、国家加强政策导向和引导作用 138
二、设置跨学科教学研究机构 139
三、设置综合化课程 139
四、综合化教学研究与跨学科培养人才 140
五、几点启示 141
第六章中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探索 144
第一节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44
一、中国古代学科综合与百科全书式人才培养 145
二、中国古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 148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局部探索 148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对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模仿 152
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成因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53
二、洋务派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156
三、维新派对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模仿 158
四、近现代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 159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专才”培养的经验教训 161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161
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微 163
第七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69
第一节在大学校园形成多学科并存的局面 169
一、大学校内学科多样性的意义 169
二、大学校内形成多学科并存局面的渠道 171
第二节跨学科教学机构的建立与设置 172
一、建立跨学科的大学及院系 172
二、设置跨学科的专业及课程 173
三、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知识的传授及相关训练 175
第三节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 179
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179
二、如何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 180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若干教学管理制度简述 181
第四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保障条件 183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师资保障条件 184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图书资源与信息技术保障条件 185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学、学生生活设施保障条件 186
第八章我国当代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 188
第一节高校的调整重组与学科融合 188
一、1952 年的院系调整 189
二、1992 年以来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学科融合 190
三、高校调整重组后的学科融合 192
第二节营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学科生长与发展环境 194
一、创造学科生长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环境 194
二、学科建设发展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195
三、形成学校自身的学科特色 197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造 199
一、拓宽专业口径 199
二、下放专业设置权 200
三、跨学科专业的设置 201
四、课程体系的更新 202
第四节跨学科教学改革实(试) 验班 204
一、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204
二、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 206
三、上海交通大学的联读试点班 209
四、武汉大学的跨学科教改试验班 210
第九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215
第一节宏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215
一、以单一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观念根深蒂固 216
二、单科性高校的广泛存在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 218
三、学科专业设置与管理体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 222
第二节微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227
一、学科专业组织设置方式的制约 227
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约 230
三、认识与重视程度的制约 231
四、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不够 233
第十章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分析 237
第一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背景 237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 237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发展 239
第二节跨学科培养人才政策的现实分析 241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探索 241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现行政策的问题分析 243
第三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 246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组织制度 246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用人机制 247
三、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政策环境 250
第四节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制度建设 251
一、跨学科培养人才的教师制度 251
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学生制度 253
第十一章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256
第一节学科交叉和渗透的发展更趋融合化 256
一、学科门类间的交叉和渗透 257
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259
三、现代知识与传统知识的交叉和渗透 261
第二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格更加多样化 263
一、跨学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 263
二、跨学科人才知识结构的会通化 265
第三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化 266
一、教育思想和观念更加合理化、科学化 266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综合化、融合化 269
三、学科问题更加一体化、边缘化 270
四、师资更新更加快捷化 270
主要参考文献 273
后记 276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