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丛书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各专业骨干教师通力合作而成,是他们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基础上的最新学术结晶,内容涉及传播学理论及广告传播、影视传播、民俗传播等广泛领域,深具学术的前瞻性与理论的新锐性,并且可读性强,是传播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参阅书籍,也是传播业各界人士进一步提升自身理论品位的极佳之作。
目录
第一章 电影艺术特质和中国电影
一、电影艺术与艺术电影
二、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 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被内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被简单化的“蒙太奇”理论
三、戏剧式电影
四、作为艺术“添加剂”的文学
第三章 软弱妥协的改良者——“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视听语言和抒情手段的发展
二、后撤式的改编之路
第四章 口浪尖上创作的人——“第五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追随社会主流价值的人
二、表意与“诗电影”
三、“寻根小说”与叙事电影
第五章 边缘形象的代言人——“第六代”电影人的创作
一、1990年代电影创作环境
二、新纪实风格电影
结语
附录
. 试论消费社会中电影的两个特点
“上海小资”与“小资电影”
参考文献
一、电影艺术与艺术电影
二、早期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第二章 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第三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被内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被简单化的“蒙太奇”理论
三、戏剧式电影
四、作为艺术“添加剂”的文学
第三章 软弱妥协的改良者——“第四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视听语言和抒情手段的发展
二、后撤式的改编之路
第四章 口浪尖上创作的人——“第五代”电影人的改编创作
一、追随社会主流价值的人
二、表意与“诗电影”
三、“寻根小说”与叙事电影
第五章 边缘形象的代言人——“第六代”电影人的创作
一、1990年代电影创作环境
二、新纪实风格电影
结语
附录
. 试论消费社会中电影的两个特点
“上海小资”与“小资电影”
参考文献
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