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代教育史

副标题:无

作   者:滕大春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10715868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外国近代教育史(第2版)》与我社出版的《外国古代教育史》和《外国现代教育史》是一套完整的高师外国教育史系列教材。 《外国近代教育史(第2版)》第一章第一节、第四、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章和第三编导言由滕大春执笔;第一章第二节、第六、九、十、十一、十二、二十二章和第二编导言由姜文闵执笔;第一章第三节、第五节、第三、五、八、十八、十九章和第一编导言由吴式颖执笔;第一章第四节、第十六、十七、二十三、二十六章由马骥雄执笔;第二章和第十四章由金锵执笔;第二十、二十七、二十八、三十章由李明德执笔;第七章由张法琨执笔;第二十九章由王桂执笔;第十五章由金锵和吴式颖执笔;第二十一章由马骥雄和吴式颖执笔。滕大春担任《外国近代教育史(第2版)》主编,吴式颖为副主编,姜文闵协助主编做了一些修改与文字整理工作,李明德也参加了部分章节的修改工作。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的教育
第一章 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教育发展概况
第一节 英国的教育
第二节 德国的教育
第三节 法国的教育
第四节 美国的教育
第五节 俄国的教育
第二章 洛克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洛克教育思想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观基础
第二节 论绅士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 论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18世纪法国教育思潮
第一节 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政治论和天性论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第四节 卢梭教育思想的矛盾和影响
第二编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的教育
第五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
第一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面临的教育改革问题
第二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各种教育改革方案
第三节 热月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政策及巴贝夫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 康德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时代
第二节 人性论——教育对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第三节 知识论——知识的来源和形成
第四节 和谐论——教育的功能和德、智、体的关系
第七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时代、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第三节 论要素教育
第四节 实际技能的教育
第五节 道德教育
第六节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第八章 1799~1870年的法国教育
第一节 拿破仑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1815~1870年法国教育制度的演变
第九章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德国教育
第一节 泛爱派的教育活动
第二节 国家教育行政机构的形成
第三节 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与衰落
第四节 洪堡的改革和中等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高等教育概况
第十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时代和生平
第二节 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三节 管理论
第四节 教学论
第五节 德育论
第六节 影响和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教育实践
第二节 教育理论的基础
第三节 幼儿的游戏、恩物和作业
第四节 论学校教育
第五节 影响、贡献和局限性
第十二章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
第四节 教师的自修和教学技巧
第五节 历史地位
第十三章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教育
第一节 初等教育
第二节 中等教育
第三节 高等教育
第四节 英国教育思潮
第十四章 欧文的教育活动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人的性格形成
第三节 论教育、生产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五章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论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第四节 课程理论
第五节 论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第六节 论德育和体育
第十六章 1787~1865年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第二节 分权制原则的确立
第三节 平民学校运动
第四节 文实学校的高潮和中学的萌芽
第五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
第十七章 霍勒斯·曼的教育事业和教育观点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任州教育委员会秘书的12年
第三节 成就、影响、局限
第十八章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的俄国教育
第一节 沙皇政府的教育政策和俄国近代学制的建立
第二节 19世纪60年代的公共教育运动和学制改革
第十九章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教育学和教育理论建设
第三节 教育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 教学理论
第五节 教科书的编写与师资培养
第二十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的产生
第二节 论社会与教育
第三节 论生产与教育
第四节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的形成
第五节 论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七节 无产阶级在国民教育方面的要求
第八节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的伟大意义
第三编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教育
第二十一章 马黎公社的教育改革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法国教育
第一节 巴黎公社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法国教育
第二十二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德国教育
第一节 教育制度
第二节 教育思潮
第二十三章 1865~1918年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美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大学的兴起
第三节 黑人教育问题
第四节 职业教育运动
第五节 教学成为专业
第六节 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及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出现
第二十四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哲学思想
第二节 教育理论
第三节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英国教育
第一节 初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中等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领导体制的改进
第五节 教育思潮
第二十六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俄国教育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沙皇政府的教育政策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国民教育问题上进行的斗争
第三节 本时期俄国的国民教育制度
第二十七章 意大利的近代教育
第一节 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的意大利教育
第二节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教育
第二十八章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儿童发展观
第三节 论自由和自我教育
第四节 感觉教育
第二十九章 日本的近代教育
第一节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的教育
第三十章 印度的近代教育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二节 英国殖民教育在印度的确立
第三节 英国殖民教育的加强和印度反殖民教育的发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外国近代教育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