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临床课,是阐述针灸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在中医临床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编写要求》、七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基本原则》以及针灸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了编写提纲。
本次编写吸取以往教材的编写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和中医药高专层次,界定教材的内容范围。本教材坚持科学性、继承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注重突出高专特点和中医特色;坚持服从于中医药高专中医药类各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掌握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达到进入工作岗位前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论述经络腧穴、针灸操作技术、针灸治疗。与其他教材比较,本教材在部分章节内容编排上做了一些尝试,如在上篇经络腧穴各论中,将任、督脉置于第一章介绍以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十二正经的内容。下篇针灸辨证方法中对脏腑辨证只作简要介绍,以防与其他教材重复。书末附有古代针灸歌赋辑要、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教学大纲等,供学习和教学参考。
更多>>
目录
绪论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〇) (〇)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三、阿是穴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二、物像类
三、人体类
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二、分部主治规律
第六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络穴
三、俞穴、募穴
四、郄穴
五、下合穴
六、八会穴
七、八脉交会穴
八、交会穴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任脉、督脉
一、任脉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二、督脉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第二节 手三阴经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少阴心经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三、手厥阴心包经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第三节 手三阳经
一、手阳明[p1]大肠经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二、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宫
三、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渎
10.天井
11.清冷渊
12.消泺
13.臑会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牖
17.翳风
18.瘈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耳和髎
23.丝竹空
第四节 足三阳经
一、足阳明胃经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二、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肓俞
44.神堂
45.zaozi008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阴
三、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髎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第五节 足三阴经
一、足太阴脾经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二、足少阴肾经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
16.肓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腹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彧中
27.俞府
三、足厥阴肝经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足五里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第六节 常用奇穴
一、头颈部穴
1.四神聪
2.当阳
3.印堂
4.鱼腰
5.太阳
6.耳尖
7.球后
8.上迎香
9.内迎香
10.聚泉
11.海泉
12.金津、玉液
13.翳明
14.颈百劳
二、腹部穴
子宫
三、背部穴
1.定喘
2.夹脊
3.胃院下俞
4.痞根
5.下极俞
6.腰眼
7.十七椎
8.腰奇
四、上肢部穴
1.肘尖
2.二白
3.中泉
4.中魁
5.大骨空
6.小骨空
7.腰痛点
8.外劳宫
9.八邪
10.四缝
11.十宣
五、下肢部穴
1.髋骨
2.鹤顶
3.百虫窝
4.膝眼
5.胆囊
6.阑尾
7.内踝尖
8.外踝尖
9.八风
10.独阴
11.气端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第四章 刺灸方法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结构、规格与检修、保藏
二、针刺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毫针刺法
五、行针
六、得气
七、针刺补泻
八、留针法
九、出针法
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第二节 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拔罐法
一、罐的种类
二、操作方法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四、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针法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电针法
五、穴位注射法
第五章 耳针、 头针
第一节 耳针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郭表面解剖
三、耳穴的分布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五、耳穴的探查
六、耳穴的选穴原则
七、操作方法
八、注意事项
第二节 头针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二、头针的适应证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四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〇) (〇)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二、经外奇穴
三、阿是穴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二、物像类
三、人体类
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二、分部主治规律
第六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络穴
三、俞穴、募穴
四、郄穴
五、下合穴
六、八会穴
七、八脉交会穴
八、交会穴
第七节 腧穴的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任脉、督脉
一、任脉
1.会阴
2.曲骨
3.中极
4.关元
5.石门
6.气海
7.阴交
8.神阙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阙
15.鸠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宫
20.华盖
21.璇玑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浆
二、督脉
1.长强
2.腰俞
3.腰阳关
4.命门
5.悬枢
6.脊中
7.中枢
8.筋缩
9.至阳
10.灵台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哑门
16.风府
17.脑户
18.强间
19.后顶
20.百会
21.前顶
22.囟会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沟
27.兑端
28.龈交
第二节 手三阴经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2.云门
3.天府
4.侠白
5.尺泽
6.孔最
7.列缺
8.经渠
9太渊
10.鱼际
11.少商
二、手少阴心经
1.极泉
2.青灵
3.少海
4.灵道
5.通里
6.阴郄
7.神门
8.少府
9.少冲
三、手厥阴心包经
1.天池
2.天泉
3.曲泽
4.郄门
5.间使
6.内关
7.大陵
8.劳宫
9.中冲
第三节 手三阳经
一、手阳明[p1]大肠经
1.商阳
2.二间
3.三间
4.合谷
5.阳溪
6.偏历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二、手太阳小肠经
1.少泽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阳谷
6.养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风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颧髎
19.听宫
三、手少阳三焦经
1.关冲
2.液门
3.中渚
4.阳池
5.外关
6.支沟
7.会宗
8.三阳络
9.四渎
10.天井
11.清冷渊
12.消泺
13.臑会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牖
17.翳风
18.瘈脉
19.颅息
20.角孙
21.耳门
22.耳和髎
23.丝竹空
第四节 足三阳经
一、足阳明胃经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仓
5.大迎
6.颊车
7.下关
8.头维
9.人迎
10.水突
11.气舍
12.缺盆
13.气户
14.库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满
21.梁门
22.关门
23.太乙
24.滑肉门
25.天枢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归来
30.气冲
31.髀关
32.伏兔
33.阴市
34.梁丘
35.犊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虚
38.条口
39.下巨虚
40.丰隆
41.解溪
42.冲阳
43.陷谷
44.内庭
45.厉兑
二、足太阳膀胱经
1.睛明
2.攒竹
3.眉冲
4.曲差
5.五处
6.承光
7.通天
8.络却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风门
13.肺俞
14.厥阴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胆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肾俞
24.气海俞
25.大肠俞
26.关元俞
27.小肠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环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会阳
36.承扶
37.殷门
38.浮郄
39.委阳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户
43.膏肓俞
44.神堂
45.zaozi008
46.膈关
47.魂门
48.阳纲
49.意舍
50.胃仓
51.肓门
52.志室
53.胞肓
54.秩边
55.合阳
56.承筋
57.承山
58.飞扬
59.跗阳
60.昆仑
61.仆参
62.申脉
63.金门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阴
三、足少阳胆经
1.瞳子髎
2.听会
3.上关
4.颔厌
5.悬颅
6.悬厘
7.曲鬓
8.率谷
9.天冲
10.浮白
11.头窍阴
12.完骨
13.本神
14.阳白
15.头临泣
16.目窗
17.正营
18.承灵
19.脑空
20.风池
21.肩井
22.渊腋
23.辄筋
24.日月
25.京门
26.带脉
27.五枢
28.维道
29.居髎
30.环跳
31.风市
32.中渎
33.膝阳关
34.阳陵泉
35.阳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阳辅
39.悬钟
40.丘墟
41.足临泣
42.地五会
43.侠溪
44.足窍阴
第五节 足三阴经
一、足太阴脾经
1.隐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孙
5.商丘
6.三阴交
7.漏谷
8.地机
9.阴陵泉
10.血海
11.箕门
12.冲门
13.府舍
14.腹结
15.大横
16.腹哀
17.食窦
18.天溪
19.胸乡
20.周荣
21.大包
二、足少阴肾经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钟
5.水泉
6.照海
7.复溜
8.交信
9.筑宾
10.阴谷
11.横骨
12.大赫
13.气穴
14.四满
15.中注
16.肓俞
17.商曲
18.石关
19.阴都
20.腹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封
24.灵墟
25.神藏
26.彧中
27.俞府
三、足厥阴肝经
1.大敦
2.行间
3.太冲
4.中封
5.蠡沟
6.中都
7.膝关
8.曲泉
9.阴包
10.足五里
11.阴廉
12.急脉
13.章门
14.期门
第六节 常用奇穴
一、头颈部穴
1.四神聪
2.当阳
3.印堂
4.鱼腰
5.太阳
6.耳尖
7.球后
8.上迎香
9.内迎香
10.聚泉
11.海泉
12.金津、玉液
13.翳明
14.颈百劳
二、腹部穴
子宫
三、背部穴
1.定喘
2.夹脊
3.胃院下俞
4.痞根
5.下极俞
6.腰眼
7.十七椎
8.腰奇
四、上肢部穴
1.肘尖
2.二白
3.中泉
4.中魁
5.大骨空
6.小骨空
7.腰痛点
8.外劳宫
9.八邪
10.四缝
11.十宣
五、下肢部穴
1.髋骨
2.鹤顶
3.百虫窝
4.膝眼
5.胆囊
6.阑尾
7.内踝尖
8.外踝尖
9.八风
10.独阴
11.气端
中篇 针灸操作技术
第四章 刺灸方法
第一节 毫针刺法
一、毫针的结构、规格与检修、保藏
二、针刺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
四、毫针刺法
五、行针
六、得气
七、针刺补泻
八、留针法
九、出针法
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十一、针刺注意事项
第二节 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种类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拔罐法
一、罐的种类
二、操作方法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四、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针法
一、三棱针法
二、皮肤针法
三、皮内针法
四、电针法
五、穴位注射法
第五章 耳针、 头针
第一节 耳针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二、耳郭表面解剖
三、耳穴的分布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五、耳穴的探查
六、耳穴的选穴原则
七、操作方法
八、注意事项
第二节 头针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二、头针的适应证
三、头针的操作方法
四
针灸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