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史学史(第6卷)》“近代”在以往长时期中是用来指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段历史;但由于历史进程的延伸,近些年来又每被用以指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史。
本书对近代史学的论述力求做到:揭示出近代史学发展最主要的特点和优点,是史学与救亡图强爱国主义思潮的紧密联系,如实地反映近代史家深切关注民族命运、社会进步的情怀,深入地挖掘他们在史学主张和史书著述上的成就,实事求是地作出分析和评价。
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占有材料,审慎地释读材料,做好个案研究,同时要写出近代史学演进的脉络,勾画出它发展的轮廓。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时代剧变推动下近代史学的发轫与演进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紧迫感与救亡图强史学的勃兴
第二节 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的传播
第三节 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的倡导和推进
第二章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对危机时代的敏锐反映
一、 激烈批判专制制度的腐朽
二、 大力针砭空疏学风 倡导学术经世
第二节 改造公羊学说 构建变革的历史哲学
一、 “治世—衰世—乱世”
二、 “少年《尊隐》有高文”
第三节 朴素的古代社会进化观
一、 探求上古文明之起源
二、 驳“严夷夏之大防”的迂见
第四节 擅长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第三章 魏源: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的史学家
第一节 魏源的历史变革思想
一、 警告衰世的到来
二、 倡导经世学风
三、 进化的变革的哲学观
第二节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
一、 探索清朝统治的盛衰
二、 对边疆民族问题的记述
三、 总结军事指挥上的成败得失
四、 《圣武记》在历史编撰和历史文学上的成就
五、 比较和局限
第三节 《海国图志》:爱国主义的名著
一、 呕心沥血总结历史经验
二、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起点
三、 《海国图志》的编撰特点
四、 《海国图志》的深远影响
第四节 《道光洋艘征抚记》对当前“活的历史”的记载
一、 著述的勇气
二、 具有鲜明爱国思想的信史
三、 与歪曲历史的记载相对比
第五节 《元史新编》的史学价值
第四章 徐继畬、梁廷枏、夏燮的史学
第一节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特色
一、 著述背景与机遇
二、 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起点
三、 与《海国图志》的比较
第二节 梁廷枏:《夷氛闻记》和《海国四说》的史学价值
一、 《夷氛闻记》的爱国御侮思想
二、 《夷氛闻记》的史料价值
三、 《海国四说》对外国知识的介绍
第三节 夏燮的史学成就
一、 “沥血叩心,忧危入告”的著述精神
二、 歌颂爱国军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
三、 编撰《明通鉴》 总结历史教训
第五章 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张穆著《蒙古游牧记》
一、 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二、 显著的特色 宝贵的价值
第二节 何秋涛著《朔方备乘》
一、 “备用”的宗旨和编撰的特点
二、 记载中俄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三、 详载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始末
四、 记述全面 议论精辟
第三节 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
一、 晚清蒙元史研究的兴盛
二、 传统汉学精神与晚清蒙元史考证
三、 中西文化交流与蒙元史研究的新路
四、 蒙元史研究的集大成
第六章 19世纪70至80年代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
第一节 早期维新派的历史变革思想
一、 萌芽中的近代进化史观
二、 初步的世界观念
三、 “变局观”与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节 王韬与《法国志略》
一、 《法国志略》的编撰与重订
二、 对西方国家富强之道的认识
第三节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史学价值
一、 对明治维新“改从西法,革故取新”的及时总结
二、 打开观察世界潮流的窗口
三、 具有强烈的史论色彩
第七章 戊戌维新时期历史观的新进展
第一节 康有为公羊“三世说”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
一、 公羊学说何以被改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
二、 “三世说”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糅合
三、 变革的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
第二节 严复与近代进化论的迅速传播
一、 天演学说风靡海内
二、 爱国志士共同的思想历程
第八章 梁启超:“新史学”思潮的出色代表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一、 “新思想界之陈涉”
二、 批判封建专制 力倡“新民”之说
第二节 梁启超《新史学》的划时代意义
一、 倡导“史界革命”
二、 论“正统”和“书法”
第三节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非凡气魄
一、 高度的洞察力
二、 中肯的分析
三、 鲜明的批判精神
第四节 当代史述·人物传记·亡国史鉴
一、 《戊戌政变记》
二、 《袁崇焕传》和《王荆公》
三、 亡国史鉴
第五节 两部先秦史名作
第九章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的成就
第一节 历史观指导上的探索和突破
第二节 对中国历史演进别开生面的论述
第三节 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描绘
第四节 创造了新颖的编撰形式
第十章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第一节 邹容与《革命军》
第二节 陈天华与《猛回头》、《警世钟》
第三节 章炳麟的政论与史论
一、 与“新史学”思潮相合拍
二、 继承朴学成就与运用西方新学理
三、 提倡“国粹”与鼓吹民族主义
第四节 国粹派的史学活动和史学成就
一、 国粹派史学的形成
二、 国粹派的史学观点与治史方法
三、 国粹派史学的成就与局限
第十一章 近代时期其他史学著述
第一节 《汉学师承记》的学术史价值(附:《宋学渊源记》、《汉学商兑》)
一、 对乾嘉汉学兴盛的及时总结
二、 着力摹写汉学家的治学特色和精神风貌
三、 倾注著者感情 凸显学术个性
四、 引起的评论和辩难
第二节 《湘军志》和《清朝续文献通考》
一、 《湘军志》
二、 《清朝续文献通考》
第三节 南明史和辽、金史著作
一、 《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
二、 《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第十二章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时代条件和学术机遇
第一节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
一、 批判专制 憧憬民主
二、 朴素的历史进化观
三、 历史编撰中生命力的显示
四、 考史方法中科学因素的发扬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一、 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文化接触与史学风气的变化
二、 从冯桂芬《采西学议》到黄遵宪《日本国志》及时记述日本“改从西法”
三、 戊戌前后以输入西学为急务与对“君史”的批评
四、 严复对西方近代思想系统传播的巨大功绩
五、 以新鲜的历史观为指导与“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
第三节 新史料发现提供的学术机遇
第十三章 中国史学近代化新格局的创辟
第一节 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新范式
一、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
二、 陈垣:宗教史的开山之作
三、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
第二节 历史观的新变革
一、 陈独秀:“思想界的明星”
二、 李大钊:由具有卓识的社会历史观点走向唯物史观
后记
?
A(B
第一章 时代剧变推动下近代史学的发轫与演进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紧迫感与救亡图强史学的勃兴
第二节 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的传播
第三节 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的倡导和推进
第二章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对危机时代的敏锐反映
一、 激烈批判专制制度的腐朽
二、 大力针砭空疏学风 倡导学术经世
第二节 改造公羊学说 构建变革的历史哲学
一、 “治世—衰世—乱世”
二、 “少年《尊隐》有高文”
第三节 朴素的古代社会进化观
一、 探求上古文明之起源
二、 驳“严夷夏之大防”的迂见
第四节 擅长西北边疆史地研究
第三章 魏源:近代史开端时期杰出的史学家
第一节 魏源的历史变革思想
一、 警告衰世的到来
二、 倡导经世学风
三、 进化的变革的哲学观
第二节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
一、 探索清朝统治的盛衰
二、 对边疆民族问题的记述
三、 总结军事指挥上的成败得失
四、 《圣武记》在历史编撰和历史文学上的成就
五、 比较和局限
第三节 《海国图志》:爱国主义的名著
一、 呕心沥血总结历史经验
二、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起点
三、 《海国图志》的编撰特点
四、 《海国图志》的深远影响
第四节 《道光洋艘征抚记》对当前“活的历史”的记载
一、 著述的勇气
二、 具有鲜明爱国思想的信史
三、 与歪曲历史的记载相对比
第五节 《元史新编》的史学价值
第四章 徐继畬、梁廷枏、夏燮的史学
第一节 徐继畬《瀛寰志略》的特色
一、 著述背景与机遇
二、 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起点
三、 与《海国图志》的比较
第二节 梁廷枏:《夷氛闻记》和《海国四说》的史学价值
一、 《夷氛闻记》的爱国御侮思想
二、 《夷氛闻记》的史料价值
三、 《海国四说》对外国知识的介绍
第三节 夏燮的史学成就
一、 “沥血叩心,忧危入告”的著述精神
二、 歌颂爱国军民 揭露投降派罪行
三、 编撰《明通鉴》 总结历史教训
第五章 边疆历史地理学的兴起
第一节 张穆著《蒙古游牧记》
一、 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
二、 显著的特色 宝贵的价值
第二节 何秋涛著《朔方备乘》
一、 “备用”的宗旨和编撰的特点
二、 记载中俄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
三、 详载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始末
四、 记述全面 议论精辟
第三节 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
一、 晚清蒙元史研究的兴盛
二、 传统汉学精神与晚清蒙元史考证
三、 中西文化交流与蒙元史研究的新路
四、 蒙元史研究的集大成
第六章 19世纪70至80年代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
第一节 早期维新派的历史变革思想
一、 萌芽中的近代进化史观
二、 初步的世界观念
三、 “变局观”与社会改革思想
第二节 王韬与《法国志略》
一、 《法国志略》的编撰与重订
二、 对西方国家富强之道的认识
第三节 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史学价值
一、 对明治维新“改从西法,革故取新”的及时总结
二、 打开观察世界潮流的窗口
三、 具有强烈的史论色彩
第七章 戊戌维新时期历史观的新进展
第一节 康有为公羊“三世说”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
一、 公羊学说何以被改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
二、 “三世说”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糅合
三、 变革的历史观与维新变法的发动
第二节 严复与近代进化论的迅速传播
一、 天演学说风靡海内
二、 爱国志士共同的思想历程
第八章 梁启超:“新史学”思潮的出色代表
第一节 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一、 “新思想界之陈涉”
二、 批判封建专制 力倡“新民”之说
第二节 梁启超《新史学》的划时代意义
一、 倡导“史界革命”
二、 论“正统”和“书法”
第三节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的非凡气魄
一、 高度的洞察力
二、 中肯的分析
三、 鲜明的批判精神
第四节 当代史述·人物传记·亡国史鉴
一、 《戊戌政变记》
二、 《袁崇焕传》和《王荆公》
三、 亡国史鉴
第五节 两部先秦史名作
第九章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的成就
第一节 历史观指导上的探索和突破
第二节 对中国历史演进别开生面的论述
第三节 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描绘
第四节 创造了新颖的编撰形式
第十章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第一节 邹容与《革命军》
第二节 陈天华与《猛回头》、《警世钟》
第三节 章炳麟的政论与史论
一、 与“新史学”思潮相合拍
二、 继承朴学成就与运用西方新学理
三、 提倡“国粹”与鼓吹民族主义
第四节 国粹派的史学活动和史学成就
一、 国粹派史学的形成
二、 国粹派的史学观点与治史方法
三、 国粹派史学的成就与局限
第十一章 近代时期其他史学著述
第一节 《汉学师承记》的学术史价值(附:《宋学渊源记》、《汉学商兑》)
一、 对乾嘉汉学兴盛的及时总结
二、 着力摹写汉学家的治学特色和精神风貌
三、 倾注著者感情 凸显学术个性
四、 引起的评论和辩难
第二节 《湘军志》和《清朝续文献通考》
一、 《湘军志》
二、 《清朝续文献通考》
第三节 南明史和辽、金史著作
一、 《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
二、 《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第十二章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时代条件和学术机遇
第一节 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内在动力
一、 批判专制 憧憬民主
二、 朴素的历史进化观
三、 历史编撰中生命力的显示
四、 考史方法中科学因素的发扬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一、 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文化接触与史学风气的变化
二、 从冯桂芬《采西学议》到黄遵宪《日本国志》及时记述日本“改从西法”
三、 戊戌前后以输入西学为急务与对“君史”的批评
四、 严复对西方近代思想系统传播的巨大功绩
五、 以新鲜的历史观为指导与“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
第三节 新史料发现提供的学术机遇
第十三章 中国史学近代化新格局的创辟
第一节 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新范式
一、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
二、 陈垣:宗教史的开山之作
三、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
第二节 历史观的新变革
一、 陈独秀:“思想界的明星”
二、 李大钊:由具有卓识的社会历史观点走向唯物史观
后记
?
A(B
中国近代史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