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蓝瑛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0800991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请参照书名,作者,年份

目录


第三卷 两次大战期间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第十六章 列宁(1917-1924)
第一节 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俄国条件下的过渡
用改良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巩固地团结中农
第二节 苏维埃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形式
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联邦制国家
无产阶级专政发展过程
第三节 党和国家机关的改革
执政党建设
反对官僚主义
完善监督制度
文化革命
第四节 世界革命
俄国革命与世界革命
和平共处
民族殖民地革命
第十七章 斯大林(1924-1945)
第一节 一国社会主义
苏联建设的指导方针
“自上而下的革命”
斯大林与列宁
第二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结合内部的矛盾”
“道义上政治上的一致”
阶级斗争尖锐化
第三节 国家学说
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
无产阶级专政体系
国家职能
第四节 国际战略
世界革命进程
利用帝国主义矛盾
打击中间力量
中国革命问题
第十八章 联共(布)党内反对派
第一节 托洛茨基(1929年前)
“不断革命”论
“官僚阶层”论
中国革命论
第二节 布哈林
工农结合之路
“长入社会主义”
“新的官吏国家”
第三节 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一国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新经济政策的两重性
无产阶级国家的蜕化危险
中国共产党不应成为国民党的附属品
第四节 奥新斯基 萨普龙诺夫
民主从上层开始
委员制
地方自主权
扩大工会的权力
第五节 施略普尼柯夫 柯伦泰
国家工会化
马哈伊斯基主义
领导机关工人化
第十九章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节 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纲领》
“布尔什维克化”
“第三时期”
策略转变
第二节 季米特洛夫
尊重各国党的自主权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干部问题
第三节 葛兰西
工厂委员会
“阵地战”战略
“领导权”思想
群众性政党
第四节 卢卡奇和柯尔施
卢卡奇:阶级意识
民主专政
柯尔施:实践社会主义
总体革命
第五节 福斯特
批判“美国例外论”
反对白劳德主义
第六节 马里亚特吉
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
农民是革命主力军
第二十章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节 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李大钊:社会主义新路
陈独秀:建立劳动阶级专政
毛泽东:根本改造中国
第二节 农村包围城市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工农武装割据
以农村为中心
农村向城市转移
第三节 革命统一战线
联合民族资产阶级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第四节 人民革命战争
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兵民是胜利之本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第五节 人民民主政权
农民革命政权
工农民主专政
抗日民主政权
人民民主专政
第六节 革命政党建设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通过整风端正党风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第七节 机会主义者:陈独秀 王明
陈独秀(1927年后):中国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以“国民会议”为中心
空谈无产阶级社会革命
王明:“进攻路线”
“以城市为中心”
“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通过统一战线”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社会民主主义者
考茨基(1917年后):“专政意味着取消民主”
知识分子与阶级
苏维埃社会是一个新的阶级社会
拉斯基:“同意革命”论
“计划化民主”论
第二节 整体社会主义者
鲍威尔:“阶级力量均势”论
“社会力量因素”论
“防御性暴力”论
“职能民主”论
“民族文化自治”论
伦纳:民族文化自治
法律制度的社会职能
“国家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杠杆”
第三节 托洛茨基(1929年后)
“过渡社会”论
“政治革命”论
帝国主义战争论
世界革命党
第四卷 二次战后的社会主义政治学说
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邓小平和中国(社会主义时期)
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人民代表大会
合作化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
和平改造资产阶级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
大民主的方法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第五节 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领导体制
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第六节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正确处理兄弟党关系
第二十三章 苏联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斯大林(1945-1953)
向共产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变革的特点
两个对立的阵营
第二节 赫鲁晓夫
批判个人崇拜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
全民国家、全民党
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
人的新的历史性共同体
“社会主义大家庭论”
第四节 戈尔巴乔夫
更新社会主义
人民的社会主义自治
公开性原则
整体世界论
第二十四章 铁托 卡德尔
第一节 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
劳动解放
自由生产者联合体
社会所有制
第二节 国家职能与国家消亡
社会主义国家是日益消亡的国家
自治是国家消亡的一种形式
国家消亡首先从经济职能开始
第三节 自治民主制
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
直接民主和代表团制
自治利益多元主义
自治联邦制与民族问题
第四节 南共联盟
引导作用
党非国家化
共盟是社盟的核心
第五节 国际政治理论
不结盟
国际共运的非中心论
社会主义世界进程论
第二十五章 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人物
第一节 卡达尔
联盟政策
阶级和阶级斗争
执政党的民主
第二节 哥穆尔卡
三党合作的国家领导权
工人自治
社会主义同宗教共存
第三节 日夫科夫
祖国阵线
社会--国家和国家--社会原则
党政关系
第四节 霍查
阶级斗争是主要动力
修正主义是主要危险
第五节 金日成
全社会主体思想化
过渡时期
联邦制
第二十六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者
第一节 陶里亚蒂 贝林格
陶里亚蒂:结构改革论
新的历史集团
新型的工人阶级群众党
“多中心”论
贝林格:民主和社会主义革新
多党制和轮流执政
从“历史性妥办”到“民主替代”
欧洲左翼联盟
第二节 马歇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
大多数人民的政权
社会联盟和左翼联盟
第三节 卡里略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具有两重性
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历史性概念
劳动力量和文化力量联盟
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
革命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
第四节 官本显治 不破哲三
“多数人革命”论
工人阶级政权
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体制
第二十七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第一节 社会党国际
在自由、公正基础上实现人权
国家是超阶级的正义力量
议会民主制的和平改良道路
多元主义的结构体系
第二节 克罗斯兰
管理是国家的主要职能
经理阶层带来革命性变化
资本主义已经变形
社会福利和社会平等
第三节 密特朗
与旧结构决裂就是革命
建立地方自治管理的政治机构
左翼联盟一民主替代
自由社会主义
和平共处的前提是力量均势
第四节 勃兰特
国家是人民的“权利共同体”
民主作为国家和生活的一般准则
新东方政策
和平与发展是超越各大洲和集团界限的道路
第五节 汉森 卡尔松 帕尔梅
汉森:国家即人民之家
福利社会主义
民主与妥协
人民党
卡尔松:职能社会主义
法律和政策是职能社会化的武器
两种社会制度有“趋同性”
帕尔梅:改良主义是改造社会最重要的工具
经济民主是改良的最后阶段
基金社会主义
第六节 日本社会党
社会主义协会:一次革命论
反垄断国民战线
阶级群众政党
批判社会党国际
社会主义理论中心:社会变革论
从参加、介入到自治
开放的国民的党
第二十八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者
第一节 托洛茨基主义者
战后第四国际
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论
双重政权论
过渡社会论
无产阶级多党制
革命制止战争
帕布洛:殖民地革命
由外围向中心推进
农民是主力军
工人自治
波萨达斯:先发制人的核战争
革命输出论
平等社会主义
和平共处是取消世界革命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尔库塞:对一体化社会的批判
对革命力量的分析
对社会主义的论述
萨特:对“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评
“自由社会主义”
阿尔杜塞: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普兰查斯:由结构决定阶段
国家的相对自主权
第二十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共产主义者
第一节 亚洲
印度共产党:印度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武装斗争和议会道路
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
艾地:“纳沙贡”为核心的民族统一战线
群众性的党
第二节 非洲
卡布拉尔:社会发展动力是生产力
返回原始
阶级自杀论
党要实现社会心理解放
穆加贝:从民族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民族团结、种族和解和稳定白人
为一党制创造条件
恩古瓦比:民族民主人民革命
革命、民主、人民政权
先锋党
第三节 拉丁美洲
格瓦拉:游击中心论
大陆革命论
一次革命论
庞佩约:委内瑞拉革命
民主的、多元的、人民自治的社会主义
第三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者
第一节 亚洲
尼赫鲁:以社会主义“外衣”推进民族主义
民主的中间道路
用宪法解决阶级冲突
奈温:佛教社会主义
避免贫富悬殊防止阶级对抗
军人领导的一党专政
第二节 西亚北非
阿弗拉克:阿拉伯民族统一
建立自由民主制度
阿拉伯社会主义
纳赛尔:建立自由制度
埃及式社会主义
实现阿拉伯、非洲和伊斯兰统一
卡扎菲:社会主义民众国
伊斯兰社会主义
阿拉伯统一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恩克鲁玛:恢复村社制组织原则
良知主义
非洲社会阶级观的转变
尼雷尔:村社制传统
乌贾马社会主义
“人人皆兄弟”
桑戈尔:黑人精神
生产力+社会主义+非洲特性
多党和对话
第四节 拉丁美洲
阿连德:通过选举表决方式的一种造反
多党、多阶级联盟
自由是对人道主义的尊重
阿亚:帝国主义是拉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
中等阶级是领导力量
印第安美洲主义
伯纳姆:消灭特权和机会均等
合作社会主义
政府从属于党,权力集中于领袖
结束语:面临21世纪的思考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史[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