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卫星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主要技术特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电波传播,宇宙环境,多址分配技术、同步轨道、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等。
目录
第一章卫星移动通信概述
1.1卫星通信基本概念
1.1.1卫星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1.1.2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2卫星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1.2.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构造
1.2.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
1.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4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二章卫星移动通信原理
2.1通信卫星
2.1.1宇宙环境
2.1.2卫星的摄动
2.1.3卫星蚀,太阳黑子干扰和日凌中断
2.1.4卫星分类
2.1.5卫星的结构
2.1.6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
2.1.7卫星的发射
2.1.8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
2.2卫星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2.2.1无线电波传输的链路种类
2.2.2传输损耗
2.2.3地球周期空间对电波传播的其他影响
2.2.4多径衰落
2.2.5多普勒效应
2.2.6传播噪声
2.3卫星移动通信的技术基础
2.3.1语言编码
2.3.2信道编码
2.3.3分集和均衡
2.3.4调制和解调
2.3.5数字话音内插(DSI)和话音激活
2.3.6回波控制
2.3.7多址技术
2.3.8多址分配技术
2.3.9功率控制
2.3.10相控阵天线和多波束天线
2.3.11星上处理和交换
2.3.12抗干扰技术
2.4同步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
2.4.1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
2.4.2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结构和呼叫建立
2.5中、低轨(MEO、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
2.5.1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卫星星座
2.5.2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
2.5.3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
2.5.4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星座中的信号路由选择
2.5.5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处理
第三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3.1轨道和星座
3.1.1地球的观察几何
3.1.2开普勒轨道
3.1.3卫星的视运动
3.1.4轨道和星座设计
3.2通信系统设计
3.2.1通信系统结构
3.2.2系统业务
3.2.3链路设计
3.2.4星上设备参数确定
3.3信号方式和编号方案
3.3.1信令协议
3.3.2信令链路连接
3.3.3信令网络连接
3.3.4编号计划
第四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网的互联
4.1概述
4.1.1互联的必要性
4.1.2互联的主要障碍
4.1.3互联的前提条件
4.1.4互联的一般方法
4.1.5本章所述互联方法的适用范围
4.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窄带ISDN(N-ISDN)的互联
4.2.1N-ISDN的技术特点
4.2.2互联的方法
4.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网的互联
4.3.1网络配置
4.3.2信令的互通
4.3.3数据的互通
4.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宽带综合业务网(B-ISDN)的互联
4.4.1互联的主要技术障碍
4.4.2互联的技术途径
4.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局域/城域网(LAN/MAN)的互联
4.5.1互联的必要性
4.5.2互联的方法
4.6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用数据电话网的互联
4.6.1互联的技术故障
4.6.2互联的的技术途径
4.7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众交换电话网的互联
4.7.1互联接口的基本功能
4.7.2互联的同步技术
4.7.3互联的技术方法
4.8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互联
第五章典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1高轨道卫星(GEO)移动通信系统
5.1.1北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SAT
5.1.2海事卫星移动系统——INMARSAT
5.1.3INMARSAT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1.4亚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PMT)
5.1.5亚洲蜂窝卫星系统(ACeS)
5.2中轨道卫星(MEO)移动通信系统
5.3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4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联系
5.4.1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相同点
5.4.2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区别
5.5系统比较
5.5.1G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5.5.2M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5.6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1卫星通信基本概念
1.1.1卫星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1.1.2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2卫星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1.2.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构造
1.2.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
1.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1.4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二章卫星移动通信原理
2.1通信卫星
2.1.1宇宙环境
2.1.2卫星的摄动
2.1.3卫星蚀,太阳黑子干扰和日凌中断
2.1.4卫星分类
2.1.5卫星的结构
2.1.6通信卫星的姿态控制
2.1.7卫星的发射
2.1.8卫星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
2.2卫星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2.2.1无线电波传输的链路种类
2.2.2传输损耗
2.2.3地球周期空间对电波传播的其他影响
2.2.4多径衰落
2.2.5多普勒效应
2.2.6传播噪声
2.3卫星移动通信的技术基础
2.3.1语言编码
2.3.2信道编码
2.3.3分集和均衡
2.3.4调制和解调
2.3.5数字话音内插(DSI)和话音激活
2.3.6回波控制
2.3.7多址技术
2.3.8多址分配技术
2.3.9功率控制
2.3.10相控阵天线和多波束天线
2.3.11星上处理和交换
2.3.12抗干扰技术
2.4同步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
2.4.1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
2.4.2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结构和呼叫建立
2.5中、低轨(MEO、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
2.5.1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卫星星座
2.5.2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
2.5.3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
2.5.4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星座中的信号路由选择
2.5.5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处理
第三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3.1轨道和星座
3.1.1地球的观察几何
3.1.2开普勒轨道
3.1.3卫星的视运动
3.1.4轨道和星座设计
3.2通信系统设计
3.2.1通信系统结构
3.2.2系统业务
3.2.3链路设计
3.2.4星上设备参数确定
3.3信号方式和编号方案
3.3.1信令协议
3.3.2信令链路连接
3.3.3信令网络连接
3.3.4编号计划
第四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网的互联
4.1概述
4.1.1互联的必要性
4.1.2互联的主要障碍
4.1.3互联的前提条件
4.1.4互联的一般方法
4.1.5本章所述互联方法的适用范围
4.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窄带ISDN(N-ISDN)的互联
4.2.1N-ISDN的技术特点
4.2.2互联的方法
4.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网的互联
4.3.1网络配置
4.3.2信令的互通
4.3.3数据的互通
4.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宽带综合业务网(B-ISDN)的互联
4.4.1互联的主要技术障碍
4.4.2互联的技术途径
4.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局域/城域网(LAN/MAN)的互联
4.5.1互联的必要性
4.5.2互联的方法
4.6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用数据电话网的互联
4.6.1互联的技术故障
4.6.2互联的的技术途径
4.7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众交换电话网的互联
4.7.1互联接口的基本功能
4.7.2互联的同步技术
4.7.3互联的技术方法
4.8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互联
第五章典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1高轨道卫星(GEO)移动通信系统
5.1.1北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SAT
5.1.2海事卫星移动系统——INMARSAT
5.1.3INMARSAT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1.4亚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APMT)
5.1.5亚洲蜂窝卫星系统(ACeS)
5.2中轨道卫星(MEO)移动通信系统
5.3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5.4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联系
5.4.1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相同点
5.4.2陆地、海事和航空业务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区别
5.5系统比较
5.5.1G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5.5.2M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
5.6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卫星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