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副标题:无

作   者:曾雄生

分类号:

ISBN:978721812902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栽培稻源自中国南方,并且很早就进入到了北方,但北方的稻作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10世纪以后,受到北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南方稻作技术,在有识之士倡导和国家政策鼓励之下,经过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受到自然、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进入北方的南方水稻技术,虽然先天带有北方的基因,但却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未能获得对于北方来说也同属于外来作物小麦一样的成功。土著化和流动性成技术本地化的障碍。然而,我们也看到,10至19世纪,中国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传统文化模式,皇家政治模式和军事屯田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又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技术的影响,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录


引言

*节 稻米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第二节 关于北方和南方的概念

第三节 问题的由来

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检讨及相关概念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旨、材料与方法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

*章 早期南北方稻作技术的互动

*节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北传

第二节 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的北方稻作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北方稻作及其特点

第四节 早期南方对北方稻作的可能影响:以《齐民要术》为例

第五节 南方稻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六节 南方农业技术中的北方因素

第二章 水稻技术引入北方的背景分析

*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文化背景

第四节 自然环境

第五节 技术背景

第三章 引入的主要经过及产区分布的变化

*节 宋代河南河北的种稻活动

第二节 元代关于风土和畿辅水利的议论

第三节 明人在北方种稻的言行

第四节 清人关于北方种稻的争议

第五节 北方水稻产区的分布及其变化

第四章传播的动力、途径与机制

*节 晋祠稻:固有稻作传统对北方稻作的影响

第二节 京西稻:北方稻作发展的政治模式

第三节 小站稻:北方稻作发展的军事屯田模式

第四节 鲁各庄和蛮子营:宋元明清时期的移民与稻作

第五节 稻粱谋:士人在稻作技术传播的角色

第六节 农书与耕织图:文本的作用

第五章 传播的阻力及障碍

*节 自然环境的影响:水旱之间

第二节 优势作物及生业的竞争

第三节 各方利益的冲突

第四节 文化认同与排斥

第六章 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节 农田水利技术

第二节 水稻品种

第三节 技术及农具——以《天启三年天津屯垦条例残卷》为中心

结论与讨论:南方稻作技术对北方的影响

*节 历史上关于作物引种所引发的争论

第二节 水稻在北方:江南化VS土著化

第三节 明清时期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

第四节 北方:水稻与小麦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与插画】

河南贾湖稻作遗存的发现表明,水稻进入北方比小麦要早。但水稻并没有就此站稳脚跟,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所有浮选出水稻遗存的北方遗址中,人骨的同位素值也并没有呈现出大量食用水稻的特征。以此推测,当时北方水稻的产量是有限的。而且从新石器中晚期和先秦的情况来看,水稻在北方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战国、秦汉以后,终不敌小麦。对中原地区东周居民骨骼遗存的分析发现,东周时期底层城市居民开始大量食用小麦。汉代时期中原居民开始普遍食用小麦。小麦在汉唐时期,快速成长,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稻米在北方继续保持其“曲高和寡”的形象。它甚至被排除出“五谷”之外。对此宋应星的解释是:“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宋应星:《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1页。也就是说稻米被排除出五谷之外是因为著书的作者是来自西北(即北方)的缘故,而北方的水稻生产有限,在粮食作物结构中进不了前五名。

本书所讲的水稻在北方的故事,基本上是从小麦已在北方站稳脚跟之后开始。虽然自10世纪以后,稻米在中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半数以上的中国人依靠稻米来养活,稻米不仅支撑了中国南方人的一日三餐,还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等方式进入北方,维持着一个帝国的基本运作,水稻种植也受到从*统治者到大多数民众的重视。原本就吸收了一定程度的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且早已进入北方,并在北方已有一定基础的南方稻作技术,包括农田水利、耕作栽培技术、品种和农具等,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人口流动、行政命令、军事屯田、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进入到北方,成为*近一千年来影响中国政治、经济走向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

但水稻没能复制小麦在北方的成功。和小麦进入中国之初就是一种草根食物不同,稻米在北方一直就是贵族的食物。从孔夫子到乾隆爷,稻米在北方人的心目中一直维持着高贵的形象。普通北方民众既吃不上稻米,也不爱吃稻米。水稻在北方变成了一种“经济”作物,少量种植为的是在市场上卖出个好价钱,而作为南方人的主粮,变成了北方少数人的“副食”,由稻米加工出来的食品不少,甚至不少于南方,但对稻米的总的需要量很少。虽然宋代以后,并数以上的中国人靠稻米来养活,但就中国北方而言,稻米并没有成为北方人的生生之具。

中国北方原本是小米(黍和粟)的天下,这种原生的中国北方旱地作物以其耐旱、耐瘠等特性,非常适合在原始栽培条件下,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在很长时间里,在中国北方的粮食供应中霸主的地位,然而自四、五千年前(甚至更早一些),小米的这种霸主地位开始受到外来作物的挑战。大米和小麦从南从西乘虚而入,逐鹿中原。在这一场中国北方的粮食争霸战中,小米并没有占据主场优势,大米也没有占据近水楼台之便,反倒是远道而来的小麦,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北方粮食的新霸主。水稻在北方没有取得和小麦一样的成功。

小麦的胜出和水稻的“败北”原因不在中国北方人对于小麦的偏爱,而在于人、自然、作物、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北方总体干旱,原生黍稷都是耐旱性强的作物。战国秦汉以后,北方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小麦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对于发展水稻种植的需求还是差得很远。历史上所谓的“水田”,大多是指能够进行人工灌溉的农田,而并不直接与水稻挂钩。其次是人口因素的影响。人口的流动是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就华北地区而言,来自西方和北方的人口更多,来自南方的人口相对较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联结东西方的纽带,小麦进入中国与这条纽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以茶马互市为主要特征的南北交流,稻米也没有成为主角。就中国南北方农业技术和文化来说,虽然南方稻作技术借鉴了一些北方旱地农业的技术因素,但从中发展出来的多劳密集的水田农业是习惯于旱地农业的北方农民所难以接受的,而伴随着农业生产所形成的食物习惯,也使北方民众失去了对稻米的兴趣和动力,尽管南方稻作技术很早就已进入北方,但历史事实表明,南方技术在进入北方以后,不仅没有使北方实现“南方化”,反而是传播者的“土著化”。凡此种种,都*终影响到水稻技术在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