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需要志愿精神的进一步发展与之相适应。陶倩等编著的《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研究》围绕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展开研究,着力思考如何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培养志愿精神。本书结构分为三部分:上篇主要阐述志愿精神的相关基础理论;中篇主要围绕志愿精神的培养进行理论研究;下篇主要针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展开实践研究。本书还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揭示出志愿动机的激发和维系之必要性。生命的自我肯定,被人需要、尊重和感激,反过来激发自我对生命的肯定和欣赏。
目录
序/1
导论/1
第一节 加强志愿精神研究的意义/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7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
上篇 志愿精神的基础理论研究/15
第一章 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概述/16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现代发展/16
第二节 志愿精神的内涵及特征/26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源流追溯/32
第一节 西方思想源流/32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源泉/41
第三节 雷锋精神底蕴/46
第三章 志愿精神的结构解读/56
第一节 志愿精神的主体结构/57
第二节 志愿精神的关系结构/59
第三节 志愿精神的层次结构/75
第四章 志愿精神的德性分析/82
第一节 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是德性的最高境界/83
第二节 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是德性的核心要素/86
第三节 社会与个人的进步是德性的实现结果/92
中篇 志愿精神培养的理论研究/97
第五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98
第一节 文化与志愿文化概述/98
第二节 志愿文化的自在与自觉/107
第三节 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路径思考/122
第六章 志愿精神与公共精神/128
第一节 公共精神的质性分析/129
第二节 公共精神之于志愿精神发展的价值/135
第三节 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138
第七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动机/143
第一节 动机与志愿动机分类概述/144
第二节 志愿动机分层是志愿精神培养的逻辑起点/147
第三节 大学生参与世博会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158
第八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激励/163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163
第二节 志愿服务激励的目标设置/173
第三节 志愿服务激励的方法运用/174
第九章 志愿精神与道德情感/184
第一节 情感与道德情感概述/184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生成和教育模式/190
第三节 道德情感是志愿精神培养的推动力/197
第十章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价值一工具”关系把握/204
第一节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价值理性诉求/205
第二节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工具理性诉求/207
第三节 推进志愿精神培养中“价值一工具”
共在、互促/209
下篇 志愿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215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课内外培训实验/216
第一节 实验目标与方法/217
第二节 实验对象与测量工具/222
第三节 实验过程与效果/224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237
第十二章 由世博志愿服务看大学生的德性建构/244
第一节 潜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认知过程/246
第二节 自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249
第三节 自为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外化过程/253
附录/257
1.《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调查》问卷/258
2.同情心量表/265
3.志愿者访谈实录/267
后记/340
导论/1
第一节 加强志愿精神研究的意义/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7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11
上篇 志愿精神的基础理论研究/15
第一章 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概述/16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现代发展/16
第二节 志愿精神的内涵及特征/26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源流追溯/32
第一节 西方思想源流/32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源泉/41
第三节 雷锋精神底蕴/46
第三章 志愿精神的结构解读/56
第一节 志愿精神的主体结构/57
第二节 志愿精神的关系结构/59
第三节 志愿精神的层次结构/75
第四章 志愿精神的德性分析/82
第一节 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是德性的最高境界/83
第二节 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是德性的核心要素/86
第三节 社会与个人的进步是德性的实现结果/92
中篇 志愿精神培养的理论研究/97
第五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98
第一节 文化与志愿文化概述/98
第二节 志愿文化的自在与自觉/107
第三节 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路径思考/122
第六章 志愿精神与公共精神/128
第一节 公共精神的质性分析/129
第二节 公共精神之于志愿精神发展的价值/135
第三节 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138
第七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动机/143
第一节 动机与志愿动机分类概述/144
第二节 志愿动机分层是志愿精神培养的逻辑起点/147
第三节 大学生参与世博会志愿服务的动机分析/158
第八章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激励/163
第一节 激励理论概述/163
第二节 志愿服务激励的目标设置/173
第三节 志愿服务激励的方法运用/174
第九章 志愿精神与道德情感/184
第一节 情感与道德情感概述/184
第二节 道德情感的生成和教育模式/190
第三节 道德情感是志愿精神培养的推动力/197
第十章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价值一工具”关系把握/204
第一节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价值理性诉求/205
第二节 志愿精神培养中的工具理性诉求/207
第三节 推进志愿精神培养中“价值一工具”
共在、互促/209
下篇 志愿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215
第十一章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课内外培训实验/216
第一节 实验目标与方法/217
第二节 实验对象与测量工具/222
第三节 实验过程与效果/224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237
第十二章 由世博志愿服务看大学生的德性建构/244
第一节 潜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认知过程/246
第二节 自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249
第三节 自为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外化过程/253
附录/257
1.《大学生志愿精神现状调查》问卷/258
2.同情心量表/265
3.志愿者访谈实录/267
后记/340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