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

副标题:无

作   者:汤一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30802855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式品类名茶的总称。最早的产品有“雷鸣”、“雀舌”、“雾钟”、“白毫”等散形茶和“龙团”、“凤饼”等成形茶,继而又发展了“石花”、“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甘露”等品种。前两种属黄茶制法,后三种则为烘青绿茶。 蒙顶名茶品种众多,尤以蒙顶甘露茶声誉最高。甘露茶是在总结蒙山的“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的基础之上创制的,鲜叶要求,茶叶品质都比前两种要高,制作技术也较精湛。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采后适当摊放,以高温杀青,经过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等工序。“蒙顶甘露”之品质特点为: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汤色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建国初期,蒙顶以生产黄芽为主;如今,以甘露产制最多,故称“蒙顶甘露”。“蒙 顶甘露”除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知名度外,还远销海外,深受好评。 ◇黄山毛峰 景色奇绝的黄山,有千米以上高峰300多座,峥嵘林立,雄峙皖南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面积约1200多平方公里。巍峨奇特的山峰,苍劲多姿的劲松,清澈缓缓的山泉,波涛起伏的云海,号称黄山“四绝”,引人入胜。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冠,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 “黄山毛峰”初产于清代光绪年间,而黄山出产名茶却比这更早,在宋贡茶中就有“早春英华”、“来泉胜金”出歙州之说。《黄山志》记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茶”。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称。 黄山毛峰茶园分布在黄山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在高山的山坞深谷中,坡度为30度到50度。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空气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在这“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特殊条件下,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不受寒风烈日侵袭,加之茶区香花满山遍野,山花烂漫时正值茶叶采摘季节,受花香熏染,“黄山毛峰”香气馥郁,滋味鲜醇,品质特别好。 “黄山毛峰”属烘青绿茶,分特级及l~3级,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毛峰茶之极品,其外形细扁稍卷曲,状似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滋味醇厚回味甘。黄山不仅茶叶好,泉水也好,用黄山泉冲泡黄山茶,即使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上也不会留下茶迹。 “黄山毛峰”,在全国几次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20世纪50年代参加数次国际展览会,博得国际友人很高的评价。1986年被指定为国家外交礼茶。特级“黄山毛峰”每年生产150千克左右,除接待外宾之用外,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地区,北临长江,南映鄱阳湖,滨江襟湖,巍然屹立,名胜古迹,遍布山中,风景优美,自古就有“峰奇山秀茶香”之说。庐山是云雾的世界,四季云雾不断,就是在赤日炎炎的7月盛夏,也有12天左右是雾天,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里所产的茶,因承蒙云雾的滋养,故称为“庐山云雾茶”。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始于东汉,据《庐山志》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岩,冒飞泉,常采野茶以充饥渴。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来焙制茶叶。 宋代时庐山茶已闻名,列为贡茶。《庐山志》记述说:“宋太平兴国中,兴庐山例贡茶。然山寒茶恒迟,类市之它色充贡。”南宋诗人用必大游庐山时,曾留下“淡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的诗句,当时庐山茶叶主要还是由寺院栽种。《本草纲目》的集解中,已列有“洪州白露”、“双牛白毛”、“庐山云雾茶”等名茶。 由此可见,“庐山云雾茶”命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庐山云雾茶久负盛名,它以香气清醇,汤色澄清而著称,为绿茶中珍品。朱德元帅生前品饮了庐山云雾茶后,即兴挥笔作《庐山云雾茶》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名茶配名泉,茶水交融为一体,方能显示茶的真正美质。如果说“龙井茶,虎跑水”是杭州的“双绝”,那么,“云雾茶,谷帘泉”也是庐山的“天仙配”。谷帘泉位于庐山汉阳峰的康王谷中,是由裂隙地下水汇聚的溪流,悬注170余米。历代名人雅士,都以能亲临观赏这幅山水美景和用此清泉烹云雾茶为聿。 据《大明寺水记》载:“天下之水庐山康王谷第一。” 庐山云雾茶,采制精细,鲜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炒制分为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等九道工序。 庐山云雾茶由于其优良的品质畅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所喜爱。随着庐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庐山云雾茶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希望能买到庐山云雾茶,以作最好的纪念或馈赠亲友。庐山云雾茶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馈赠礼品。 ◇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安徽宣城城北的敬亭山。敬亭山属黄山和九华山支脉。山上古有敬亭,苍松翠竹,千岩万壑,云蒸霞蔚,是皖南的名胜。南齐著名诗人谢眺,曾作过宣城太守,留有 谢公楼、谢公亭古迹,因此宣城亦称为“谢眺城”。唐朝以来,不少文人学士到敬亭山游览后,都作诗咏赞。唐代诗人李白曾到过宣城并写了很多诗,其中有一首题名《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去独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清代诗人查慎行在《晓望敬亭山》诗中,对敬亭山也作过极好的赞美:“千峰含雾争出没,惟有敬亭先得日。相看不厌吾亦云,可惜游踪难自必。……”陈毅同志在1939年过宣城泛湖,也写了一首诗:“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敬亭绿雪”历史悠久,据《宣城县志》记载:“明、清之间,每年进贡三百斤。”古书中对“敬亭绿雪”评价极高,称道:“茶品细嫩,有白毫处其上,不易多得,每年运苏州、镇江等处,销售甚广。”这一历史名茶在抗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摧残,已停产失传。解放后,为了恢复敬亭绿雪名茶,适应市场需求,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下,于1978年使失传40余年的名茶正式恢复生产。可以预料,这种独具一格的“敬亭绿雪”,必将放射出更加瑰丽的异彩。 “敬亭绿雪”名称之来源,传说种种。一曰:有位姑娘叫绿雪,她美妙非凡,又心灵手巧,年年来敬亭山采茶。一次,在悬崖绝壁处失足摔下跌死了。 ……

目录



◎南方嘉树


茶树侧记


茶园掠影


◎名茶揽胜


名茶思源


绿茶名品


乌龙茶名品


红茶名品


白茶名品


. 黄茶名品


黑茶名品


◎品茗探奇


品茶絮语


品茶艺术


◎饮茶健身


神妙茶功


... [a href="http://www.joyo.com/book/more.asp?source=langlangmaster&prodid=zhbk936032&id=196752&uid=q79g5oiuwqg7g9gagags5swmu"][/a]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茶品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