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

副标题:无

作   者:王凌皞

分类号:

ISBN:978730814215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如果把先秦儒家的道德和法律思想当作一种当代法理学来对待,我们会有什么发现,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王凌皞编著的这本《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全书共分7个部分,包括:引言,概念界定与方法论上的说明,儒家美德伦理学,法律概念的适用,法律规范的适用,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结语。

目录

1 引言
1.1 儒家和法理学
1.2 儒家美德法理学框架内的儒家裁判理论
1.3 路线图
2 概念界定与方法论上的说明
2.1 哪个儒家?
2.2 何种方法?
2.3 善意原则
2.4 概念不可共量性的挑战
2.5 三种技术
2.6 开放、多元的儒家法律理论
3 儒家美德伦理学
3.1 儒家道德理论概观
3.2 礼
3.3 正名
3.4 义
3.5 仁
4 法律概念的适用
4.1 正名问题
4.2 描述性概念和评价性概念
4.3 法律和道德中的“名”
4.4 法律规范的两种行为指引功能
4.5 法律的行为指引功能与浊法律概念
5 法律规范的适用
5.1 礼和法
5.2 嫂溺援手与理由的整体权衡方法
5.3 误伤己父案
5.4 整体的理由衡量论VS目的论限缩
5.5 法律理由的整体权衡论
5.6 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吗?
5.7 法条主义VS整体的理由权衡论
5.8 作为“提示”的法律规范
6 以美德为中心的裁判理论
6.1 法律裁判中的两类不确定性
6.2 以姜德为中心6白证立理论
6.3 以程序为中心的证立理论
6.4 美德和程序
6.5 “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守法的正义”
6.6 “正义”与诸美德的关系
7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儒家美德裁判理论论纲:当代法理学语境下的重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