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苏共执政模式研究》以独有的理论视角、详尽的历史资料,对苏共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略、执政党自身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对于了解苏联政治生活的奥秘,探求苏联解体和苏共败亡的原因和教训,进而探求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苏共执政模式研究》适合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对苏联问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书名页
序 叶书宗
前言页
目录页
1 布尔什维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1.1 世界历史视阈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1.1.1 政党与现代化进程
1.1.2 俄国政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1.1.3 布尔什维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1.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2.1 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革命性
1.2.2 强调组织上的集中制
1.2.3 坚定灵活的策略原则
1.3 对布尔什维克诞生的评价
1.3.1 布尔什维克诞生符合世界历史进程
1.3.2 俄国知识分子与布尔什维克
1.3.3 对布尔什维克处理若干关系问题的评价
2 苏共的执政理念
2.1 一党制和一党执政理念的形成
2.1.1 十月革命前的各派政治力量
2.1.2 十月革命期间的布尔什维克
2.1.3 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合与分裂
2.1.4 一党制的确立
2.1.5 一党执政理念评析
2.2 列宁的执政理念
2.2.1 “主张有绝对强硬的政权”
2.2.2 学会“管理俄国”
2.2.3 列宁执政理念评述
2.3 斯大林的执政理念
2.3.1 执政党意识淡薄
2.3.2 几个值得反思的执政观点
3 苏共对国家的全面领导
3.1 苏共对国家全面领导的表现
3.1.1 “党领导政的原则”的确立与实践
3.1.2 “党领导政的原则”实施的组织机制
3.2 苏共对国家实行全面领导的动因
3.2.1 苏共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
3.2.2 苏共全面领导的现实逻辑
3.3 苏共对国家全面领导的特征
3.3.1 党的行政化、官僚化、特权化
3.3.2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体制
3.3.3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3.4 政治动员型体制
3.3.5 人治的体制
3.4 苏联党政体制造成的政治后果
3.4.1 苏联党政体制的弊端
3.4.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共对国家权力的全面失控
4 苏共对社会的全面控制
4.1 苏共对社会实行全方位控制的表现
4.1.1 对公民生活的干预
4.1.2 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4.2 苏共干预和控制社会的手段
4.2.1 思想教育和思想控制
4.2.2 社会流动控制
4.2.3 利用克格勃和告密者
4.3 苏共对社会干预和控制的后果
4.3.1 社会结构的不健全和社会功能的缺失
4.3.2 社会的“国家化”
4.3.3 “官方国民性”的形成和公民个体意志的丧失
4.3.4 民众的政治冷漠
5 苏共对意识形态的管理
5.1 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化
5.1.1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5.1.2 用意识形态干预一切
5.1.3 时代变迁与意识形态演化
5.2 苏共对意识形态管理及其特征
5.2.1 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管理机关
5.2.2 苏共对意识形态管理的途径
5.2.3 苏共意识形态的特征
5.3 意识形态崩溃与苏联解体
5.3.1 苏俄初期意识形态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5.3.2 意识形态的神化与僵化
5.3.3 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的失落
5.3.4 苏共意识形态堤坝的全面崩溃
5.3.5 西方和平演变加剧苏联意识形态的瓦解
5.3.6 苏共意识形态崩溃的教训和思考
6 苏共执政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6.1 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几场争论
6.1.1 “一国社会主义”的争论
6.1.2 工业化道路之争
6.1.3 “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
6.2 高度集权体制下的赶超战略及其后果
6.2.1 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6.2.2 竭泽而渔,造成农业生产长期衰退
6.2.3 高积累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
6.2.4 严格的计划控制压抑了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6.2.5 赶超型战略与单一所有制的形成
6.3 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及其后果
6.3.1 国民经济军事化
6.3.2 理论迷误埋下的祸根
7 苏共执政时期的对外战略
7.1 第一次转折:从“世界革命”到确保自身“安全战略”
7.1.1 “世界革命”战略的演变: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
7.1.2 在国际主义旗帜下确保自身“安全战略”
7.2 第二次转折:从阵营对抗到霸权战略
7.2.1 阵营对抗战略
7.2.2 “缓和”背景下的霸权战略
7.3 第三次转折:戈尔巴乔夫全面“缓和”下的“收缩战略”
7.4 世界革命中心论与帝国思想的契合
7.4.1 变了味的“世界革命”思想
7.4.2 根深蒂固的帝国思想
8 苏共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
8.1 苏共的组织结构
8.1.1 代表大会与代表会议
8.1.2 中央委员会
8.1.3 政治局与组织局
8.1.4 中央书记处
8.2 苏共的组织制度
8.2.1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和变迁
8.2.2 组织制度的内在矛盾
8.2.3 民主集中制的变形
8.3 领袖交替制度的演进
8.3.1 列宁临终前关于接班人问题的思考
8.3.2 个人崇拜与领袖终身制
8.3.3 后斯大林时期的领袖交替
8.4 苏共基层组织
8.4.1 早期党的基层组织
8.4.2 苏共基层组织的活动
8.4.3 苏联晚期党的基层组织的瘫痪
9 苏共干部制度
9.1 执政初期的干部制度
9.1.1 干部任命制原则的确立
9.1.2 干部的动员、登记和分配任命
9.2 官职等级名录制的确立
9.2.1 斯大林的干部哲学
9.2.2 斯大林与党的中央机关
9.2.3 官职等级名录制
9.3 后斯大林时期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僵化
9.3.1 干部轮换制和任期制
9.3.2 干部培训与进修
9.3.3 干部制度的僵化与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
9.4 苏联干部制度评析
9.4.1 高度集中体制的组织保障
9.4.2 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纽带
9.4.3 苏联干部制度的影响
10 苏共监察制度的演变与党内腐败现象
10.1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和演变
10.1.1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
10.1.2 苏共监察制度的演变
10.1.3 苏共监察制度的反思
10.2 苏共的清党运动
10.2.1 苏共历次清党运动
10.2.2 对清党运动的评价
10.3 苏共党内的腐败现象
10.3.1 党内腐败现象滋生的主要原因
10.3.2 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与演进
10.3.3 官僚特权阶层与苏共败亡
11 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11.1 列宁时期的党内矛盾和党内争论
11.1.1 围绕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党内争论
11.1.2 工会地位与作用的争论
11.2 列宁逝世前后的党内矛盾
11.2.1 争夺政治权力之争
11.2.2 新经济政策存废之争
11.3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斗争
11.3.1 30年代“大清洗”
11.3.2 战后初期党内矛盾
11.4 后斯大林时期的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11.4.1 1957年“反党集团”事件
11.4.2 党内矛盾加剧与赫鲁晓夫下台
11.4.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党内斗争
11.5 苏共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11.5.1 如何认识共产党执政时期的党内矛盾
11.5.2 如何对待党内争论和组织处理的关系
11.5.3 对苏共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的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 叶书宗
前言页
目录页
1 布尔什维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1.1 世界历史视阈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1.1.1 政党与现代化进程
1.1.2 俄国政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1.1.3 布尔什维克: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1.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1.2.1 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革命性
1.2.2 强调组织上的集中制
1.2.3 坚定灵活的策略原则
1.3 对布尔什维克诞生的评价
1.3.1 布尔什维克诞生符合世界历史进程
1.3.2 俄国知识分子与布尔什维克
1.3.3 对布尔什维克处理若干关系问题的评价
2 苏共的执政理念
2.1 一党制和一党执政理念的形成
2.1.1 十月革命前的各派政治力量
2.1.2 十月革命期间的布尔什维克
2.1.3 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合与分裂
2.1.4 一党制的确立
2.1.5 一党执政理念评析
2.2 列宁的执政理念
2.2.1 “主张有绝对强硬的政权”
2.2.2 学会“管理俄国”
2.2.3 列宁执政理念评述
2.3 斯大林的执政理念
2.3.1 执政党意识淡薄
2.3.2 几个值得反思的执政观点
3 苏共对国家的全面领导
3.1 苏共对国家全面领导的表现
3.1.1 “党领导政的原则”的确立与实践
3.1.2 “党领导政的原则”实施的组织机制
3.2 苏共对国家实行全面领导的动因
3.2.1 苏共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
3.2.2 苏共全面领导的现实逻辑
3.3 苏共对国家全面领导的特征
3.3.1 党的行政化、官僚化、特权化
3.3.2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体制
3.3.3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3.4 政治动员型体制
3.3.5 人治的体制
3.4 苏联党政体制造成的政治后果
3.4.1 苏联党政体制的弊端
3.4.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共对国家权力的全面失控
4 苏共对社会的全面控制
4.1 苏共对社会实行全方位控制的表现
4.1.1 对公民生活的干预
4.1.2 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4.2 苏共干预和控制社会的手段
4.2.1 思想教育和思想控制
4.2.2 社会流动控制
4.2.3 利用克格勃和告密者
4.3 苏共对社会干预和控制的后果
4.3.1 社会结构的不健全和社会功能的缺失
4.3.2 社会的“国家化”
4.3.3 “官方国民性”的形成和公民个体意志的丧失
4.3.4 民众的政治冷漠
5 苏共对意识形态的管理
5.1 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化
5.1.1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5.1.2 用意识形态干预一切
5.1.3 时代变迁与意识形态演化
5.2 苏共对意识形态管理及其特征
5.2.1 高度集权的意识形态管理机关
5.2.2 苏共对意识形态管理的途径
5.2.3 苏共意识形态的特征
5.3 意识形态崩溃与苏联解体
5.3.1 苏俄初期意识形态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
5.3.2 意识形态的神化与僵化
5.3.3 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的失落
5.3.4 苏共意识形态堤坝的全面崩溃
5.3.5 西方和平演变加剧苏联意识形态的瓦解
5.3.6 苏共意识形态崩溃的教训和思考
6 苏共执政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6.1 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几场争论
6.1.1 “一国社会主义”的争论
6.1.2 工业化道路之争
6.1.3 “利别尔曼建议”的讨论
6.2 高度集权体制下的赶超战略及其后果
6.2.1 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严重失调
6.2.2 竭泽而渔,造成农业生产长期衰退
6.2.3 高积累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
6.2.4 严格的计划控制压抑了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6.2.5 赶超型战略与单一所有制的形成
6.3 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及其后果
6.3.1 国民经济军事化
6.3.2 理论迷误埋下的祸根
7 苏共执政时期的对外战略
7.1 第一次转折:从“世界革命”到确保自身“安全战略”
7.1.1 “世界革命”战略的演变:从理想到现实的回归
7.1.2 在国际主义旗帜下确保自身“安全战略”
7.2 第二次转折:从阵营对抗到霸权战略
7.2.1 阵营对抗战略
7.2.2 “缓和”背景下的霸权战略
7.3 第三次转折:戈尔巴乔夫全面“缓和”下的“收缩战略”
7.4 世界革命中心论与帝国思想的契合
7.4.1 变了味的“世界革命”思想
7.4.2 根深蒂固的帝国思想
8 苏共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
8.1 苏共的组织结构
8.1.1 代表大会与代表会议
8.1.2 中央委员会
8.1.3 政治局与组织局
8.1.4 中央书记处
8.2 苏共的组织制度
8.2.1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和变迁
8.2.2 组织制度的内在矛盾
8.2.3 民主集中制的变形
8.3 领袖交替制度的演进
8.3.1 列宁临终前关于接班人问题的思考
8.3.2 个人崇拜与领袖终身制
8.3.3 后斯大林时期的领袖交替
8.4 苏共基层组织
8.4.1 早期党的基层组织
8.4.2 苏共基层组织的活动
8.4.3 苏联晚期党的基层组织的瘫痪
9 苏共干部制度
9.1 执政初期的干部制度
9.1.1 干部任命制原则的确立
9.1.2 干部的动员、登记和分配任命
9.2 官职等级名录制的确立
9.2.1 斯大林的干部哲学
9.2.2 斯大林与党的中央机关
9.2.3 官职等级名录制
9.3 后斯大林时期干部制度的改革与僵化
9.3.1 干部轮换制和任期制
9.3.2 干部培训与进修
9.3.3 干部制度的僵化与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
9.4 苏联干部制度评析
9.4.1 高度集中体制的组织保障
9.4.2 社会经济关系的联系纽带
9.4.3 苏联干部制度的影响
10 苏共监察制度的演变与党内腐败现象
10.1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和演变
10.1.1 苏共监察制度的建立
10.1.2 苏共监察制度的演变
10.1.3 苏共监察制度的反思
10.2 苏共的清党运动
10.2.1 苏共历次清党运动
10.2.2 对清党运动的评价
10.3 苏共党内的腐败现象
10.3.1 党内腐败现象滋生的主要原因
10.3.2 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与演进
10.3.3 官僚特权阶层与苏共败亡
11 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11.1 列宁时期的党内矛盾和党内争论
11.1.1 围绕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党内争论
11.1.2 工会地位与作用的争论
11.2 列宁逝世前后的党内矛盾
11.2.1 争夺政治权力之争
11.2.2 新经济政策存废之争
11.3 斯大林时期的党内斗争
11.3.1 30年代“大清洗”
11.3.2 战后初期党内矛盾
11.4 后斯大林时期的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
11.4.1 1957年“反党集团”事件
11.4.2 党内矛盾加剧与赫鲁晓夫下台
11.4.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党内斗争
11.5 苏共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11.5.1 如何认识共产党执政时期的党内矛盾
11.5.2 如何对待党内争论和组织处理的关系
11.5.3 对苏共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的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苏共执政模式研究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