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与政治学

副标题:无

作   者:桑玉成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0808996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全面论述新中国成立60年政治发展的历程及其成就,并立足60年来   政治发展变化考察政治学学科发展,概述政治学学科随着经济政治社会发展   和为政治建设服务取得的重大成果;客观揭示学科发展的路径和特别;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及政治学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研究/1
   第一节 新中国的诞生与政治发展/1
   第二节 政治学学科的恢复/3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6
   第四节 改革开放与政治学研究/12
   第五节 政治学研究对推进政治发展的积极贡献/15
  第二章 开国建制与理论基础/18
   第一节 协商建国与统一战线/18
   第二节 整饬国门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5
   一、历史遗留问题:“另起炉灶”/26
   二、国际承认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7
   三、国际结盟问题:“一边倒”/29
   第三节 整合内政与新型政治秩序的奠定/31
   一、恢复国民经济/31
   二、镇压反革命/33
   第四节 “五四宪法”与民主专政/35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39
   第一节 选举制的进步/40
   一、1953年的《选举法》和全国普选奠定了共和国的政治基础/40
   二、选举制的不断改革与进步/41
   第二节 人大代表结构的优化/43
   一、人大代表结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44
   二、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的结构/47
   第三节 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与工作的制度化/48
   一、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机构的完善/48
   二、人大及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51
   第四节 立法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53
   一、立法体制的形成与发展/54
   二、法律的进步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56
   第五节 不断强化的人大监督/60
   一、人大监督已经形成良好态势/61
   二、人大监督已步入法治轨道/63
   第六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概况/65
   一、人大制度的地位与优势/65
   二、关于完善选举制度问题/66
   三、关于人大代表的数量问题/67
   四、执政党与人大的关系问题/68
   五、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问题/70
   六、人大的财政监督问题/71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73
   第一节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73
   一、多党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74
   二、建立多党合作制度是由中国社会基础所决定的/77
   第二节 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色优势/81
   一、鲜明的中国特色/81
   二、巨大的优势所在/84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93
   一、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1949—1956)/94
   二、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探索发展(1956—1966)/96
   三、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挫折期(1966—1976)/98
   四、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恢复转机(1976—1978年初)/99
   五、中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健康发展(1978—)/100
   第四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的深入/102
   一、增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前提/103
   二、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是必然要求/104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是必要条件/107
   四、提升政党治理的法制水平是保证/108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建设及其理论/111
   第一节 政府结构的演进及其理论/111
   一、央地关系的演进与理论探索/112
   二、地方政府问关系的演进与理论/115
   第二节 政府机构的演进及其理论/122
   一、政府机构的历史变迁/123
   二、机构改革的理论探索/127
   第三节 政府职能的演进及其理论/129
   一、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129
   二、政府职能的理论探索/134
   第四节 政府人事的演进及其理论/136
   一、行政人事制度的历史变迁/136
   二、行政人事的理论探索/140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演进与发展/143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演进与实践/143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逻辑与结构/147
   一、国家整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150
   二、权利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标/152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前瞻/155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155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新问题/157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59
  第七章 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16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理论/162
   一、民主的主体观/162
   二、民主的国情观/164
   三、民主的方法观/166
   四、民主的制度观/168
   五、民主的整体观/170
   第二节 中国式民主的具体形态及其发展历程/171
   一、党内民主/171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2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174
   四、民族区域自治/176
   五、基层群众自治/178
   六、选举民主/180
   七、人民团体参政议政/182
   八、“一国两制”构想与特别行政区制度/184
   九、社会协商对话与人民信访制度/186
   十、尊重和保障人权/188
   第三节 中国式民主的综合效应/189
   一、经济效应/190
   二、社会效应/191
   三、政治效应/193
  结语 注重我国政治发展战略的研究/195
   一、邓小平政治发展战略的出发点/195
   二、邓小平关于我国政治发展目标的思考/198
   三、我国政治发展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201
   四、坚持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204
   五、加快我国政治发展战略的研究/206
  后记/20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政治发展与政治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