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
第一节机器人由来与定义 9
§1.1机器人由来 9
§1.2机器人定义 9
第二节机器人分类 10
第三节机器人发展与展望 12
§3.1机器人发展史 12
§3.2智能机器人技术展望 12
第四节机器人应用与未来 15
§4.1机器人应用特点 15
§4.2人类的未来伙伴 17
第二章 位形描述和空间变换 19
第一节位形空间的描述 19
§1.1位形空间和自由度 19
§1.2齐次坐标 19
§1.3位形描述与广义坐标 20
§1.4框与框的描述 21
第二节空问变换 21
§2.1框映射 21
§2.2坐标变换 22
§2.3等效旋转变换 35
第三节刚体运动的矩阵表示 38
§3.1位形矩阵 38
§3.2速度矩阵与加速度矩阵 38
§3.3应用举例 40
第四节关节空间与连杆描述 42
§4.1关节与连杆 42
§4.2连杆的描述 43
§4.3关节空间与连杆变换 44
§4.4实例 47
第三章 机械手运动学 50
第一节正向运动学 50
§1.1形态广义坐标求解 50
§1.2位置广义坐标求解 54
§1.3实例 54
第二节摄动平移和摄动旋转 58
§2.1摄动齐次变换 58
§2.2摄功齐次变换的无序性 60
§2.3摄动齐次变换的相对性 61
§2.4摄动与雅可比矩阵 63
§2.5实例 64
第三节机械手摄动与空间表示 69
§3.1机械手摄动与位形空间表示 69
§3.2机械手摄动与关节空间表示 70
§3.3机械手摄动与伪雅可比矩阵 70
§3.4J阵和Jˉu阵 74
§3.5实例 76
第四节逆向运动学 77
§4.1逆问题可解性 78
§4.2解析算法 79
§4.3逆雅可比矩阵 84
§4.4数值解算法 88
第四章 机械手动力学模型 93
第一节牛顿欧-欧拉法建模原理 93
§1.1动力学建模一般算法 93
§1.2牛顿-欧拉建模算法之一 96
§1.3牛顿-欧拉建模算法之二 101
第二节广义坐标建模原理 102
§2.1达朗伯方程建模算法 102
§2.2广义动静法建模与算法 104
第三节拉格朗日方程建模原理 106
§3.1建模原理与算法 107
§3.2实例 112
第五章 机器人控制基础技术 120
第一节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120
§1.1关节结构和自由度 120
§1.2关节配置 122
§1.3手臂与抓手 123
第二节检测技术 125
§2.I测量传感器分类 125
§2.2内部测呈用传感器 126
§2.3外部测量用传感器 130
第三节伺服枢动技术 135
§3.1伺服机构形式和分类 135
§3.2电气伺服系统 137
§3.3电气-油压伺服系统 147
§3.4气压侧服系统 149
第四节定位技本 149
第五节示教技术 150
第六章 机器人控制 152
第一节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及其分类 152
§1.1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 152
§1.2工业机器人控制方式分类 154
第二节机械手控制器模型 159
§2.1位置控制器的建模 159
§2.2控制器模型的分解 160
§2.3机械手控制器 164
§2.4力控制器建模 170
第三节多关节机械手的控制 173
§3.1多关节机械手 173
§3.2多关节机械手位置计算 174
§3.3人臂型机械手位置与手指方向的三维向量算法 177
§3.4由手指位置方向求各关节角的算法 181
§3.5输入手指移动速度的算法 184
第四节机械操作手控制中几个重要问题 186
§4.1结构频率与系统稳定性 186
§4.2误差分析 188
§4.3多杆操作手控制中耦合 193
§4.4力矩伺服 194
§4.5伺服系统的参数计算与采样频率 196
第七章 控制路径与规划系统 197
第一节二路径描述的一般问题 197
§1.1路径与描述 197
§1.2作业描述举例 198
第二节关节空间的运动规划 198
§2.1运动规划的约束条件 199
§2.2多项式函数规划 200
§2.3具有抛物线段的线性函数规划 203
第三节直角坐标空间的运动轨迹规划 206
§3.1直角坐标空间的运动轨迹规划算法 206
§3.2应用举例 209
第四节运行中运动轨迹的给定 211
§4.1关节空间路径的形成 211
§4.2直角坐标空间路径的形成 212
§4.3动态规划的应用 212
第五节机器人规划 214
§5.1产生式系统 214
§5.2STRIPS系统和“手段-目标”分析 219
§5.3高级的规划生成系统 222
§5.4分层规划 224
§5.5学习系统和专家系统 225
第八章 机器人现代控制与计算机辅助技术 230
第一节机器人现代控制技术 230
§1.1动态控制 230
§1.2解耦控制 232
§l.3最优控制 234
§1.4自适应控制 237
§1.5模糊控制 244
§1.6滑模控制 246
第二节冗余控制与协调控制 249
§2.1冗余机器人控制 249
§2.2机器人协调控制 251
第三节计算机系统及其辅助功能 253
§3.1计算机系统构成与功能 253
§3.2计算机直接控制 257
§3.3机器人群控技术 260
§3.4智能机器人 261
第四节机器人仿真技术 262
§4.1系统仿真 262
§4.2动力学建模仿真算法 264
§4.3机械手动力学仿真实例 270
§4.4协调控制仿真实例 273
附录1等效旋转变换原理 278
附录2凯恩算式 283
思考与练习题 287
参考文献 296
机器人与控制技术[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