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教材宗旨是区别于本科教材和法律硕士教材,它侧重对学科核心问题、前沿问题的介绍和讨论,突出理论性,注重学术方法的训练。 按照这一宗旨的要求,本书根据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选择了20个专题。它们既包括民事诉讼法学基本核心理论问题,也包括本学科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最新立法、司法解释、司法动态及存在的热点问题。有的专题还撰写了经典文献导读与相关的评论,包括了该书作者、主要内容、学术影响、学术局限,还有撰稿人点睛式的点评等。有的专题以案例作为其引言,有的则在结尾介绍了案例讨论。本书每个专题都开列了学习参考文献和思考题。这些对读者深刻思考、开拓创新和培养自己的学术方法都大有裨益。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迈向社会和谐的民事纠纷解决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和谐状况之评价——民事纠纷及其解决的维度
一、 民事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建立和完善利益的表达和协调机制
三、 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理论框架
四、 中国的纠纷及其解决状况与社会和谐程度之评价
第二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促进社会和谐
一、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完善仲裁制度与促进社会和谐
三、 完善民间调解机制与促进社会和谐
四、 完善信访制度与促进社会和谐
五、 发展和完善有效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与促进社会和谐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民事诉讼目的研究
第一节 探讨民事诉讼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学说
一、 目的论研究的两个标准
二、 民事诉讼的定位及其本质特征探析
三、 “纠纷解决说”质疑
四、 “权利保护”与“程序保障”
五、 “程序保障论”涉及到的两个问题
第三节 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讼的目的与我国的司法现代化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诉权
第一节 关于诉权理论的学说
一、 私法诉权说
二、 公法诉权说
三、 多元诉权说
四、 诉权否定说
第二节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有关问题
一、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二、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诉讼标的研究
第一节 诉讼标的概述
一、 诉讼标的含义研究
二、 研究诉讼标的的意义
第二节 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
一、 旧实体法说
二、 新诉讼标的理论说
三、 新实体法学说
四、 诉讼标的相对性学说(或主流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
五、 我国大陆关于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
第三节 各类型诉讼的诉讼标的
一、 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
二、 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
三、 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
第四节 诉讼标的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一、 既判力概说
二、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三、 诉讼标的理论与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确定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既判力研究
第一节 既判力理论沿革
一、 判决的效力与既判力
二、 既判力理论沿革
第二节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一、 既判力的范围
二、 既判力与诉讼标的
三、 抵销抗辩的既判力
四、 判决理由中判断的拘束力
第三节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一、 判决效力的扩张
二、 既判力适用的主观范围
三、 对既判力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诉讼制度中的既判力制度
一、 改革的动机
二、 动机促成的偏好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当事人制度研究
第一节 确立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意义
第二节 实现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制度构建
一、 确立程序当事人观念,仅形式上审查起诉要件
二、 许可非正当当事人的更换
三、 认可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
四、 以“第三人之诉”确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独立地位
第三节 改造多数人诉讼制度,扩大司法解决纠纷的功能
一、 承认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确立必要共同诉讼分类规则
二、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研究
第一节 证据的属性
一、 对证据属性中有关客观性的质疑
二、 对证据属性有关合法性的质疑
三、 证据的根本属性:关联性
四、 结语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
一、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范围
二、 我国司法实践的问题:不加限制地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 利益衡量: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标准
四、 民事诉讼应当确立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排除证据
第三节 法定证据的分类
一、 不同的法定证据分类方法
二、 我国法定证据分类存在的问题
三、 立法建议
第四节 证据调查
一、 证据调查的涵义
二、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
三、 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
四、 我国证据调查制度的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证据失权正义性探究
第三节 证据失权与实体公正
第四节 证据失权与程序公正
一、 证据失权与答辩失权
二、 证据失权与准备程序
三、 证据失权与法官释明
第五节 证据失权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 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
第七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出路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证明责任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证明责任法的基本意义
一、 证明责任与证明责任法
二、 证明责任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三、 证明责任法在诉讼外的作用
第二节 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适用
一、 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二、 证明标准的确定与维护实定法秩序的关系:以合同法为例
第三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 证明责任分配的含义及标准
二、 证明责任分配基本原则与法律要件分类说
三、 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可行性及补充性:以合同法为例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法院阐明制度研究
第一节 阐明制度概述
一、 阐明制度的涵义
二、 阐明制度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阐明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 阐明制度使辩论主义优质化
二、 阐明制度使处分权主义充分化
三、 阐明制度使既判力正当化
第三节 阐明制度的构建
一、 阐明制度的理念基础
二、 阐明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 阐明制度的司法保障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第一节 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原理
一、 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与形式
二、 和解及其与诉讼调解的关系
三、 诉讼调解的价值与理念
第二节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
一、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构成及特征
二、 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
三、 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及程序
第三节 诉讼调解的历史沿革及创新
一、 诉讼调解的历史沿革
二、 诉讼调解的发展创新
三、 诉讼调解改革实践与制度创新
四、 诉讼调解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四节 诉讼调解的改革完善
一、 有关诉讼调解的理论争议
二、 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民事审前程序研究
第一节 审前程序概述
一、 审前程序的基础
二、 审前程序的功能
第二节 英美法系审前程序
一、 美国审前程序
二、 英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第三节 大陆法系审前程序
一、 德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二、 法国审前程序
三、 日本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第四节 审前程序借鉴与思考
一、 审前程序与集中审理
二、 职权进行主义的审前模式
三、 审前程序的管理主体
四、 审前程序中的证据开示与证据交换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非正式开庭研究
第一节 非正式开庭概述
一、 问题、意义与方法
二、 非正式开庭的界定
第二节 非正式开庭的实证研究
一、 实证调查的基本信息
二、 实证调查的结果
三、 实证调查的结论
第三节 非正式开庭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一、 为什么非正式开庭?
二、 非正式开庭的问题
三、 非正式开庭的对策
第四节 非正式开庭的建构论意义
一、 建构论视角下的非正式开庭
二、 广义非正式开庭的建构功能
第五节 进一步的思考:非正式开庭与民事审理模式的变迁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研究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分类
一、 简易程序的概念
二、 对民事简易程序概念的理解
三、 简易程序的分类
第二节 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
一、 简易、小额案件的类型特征
二、 简易、小额纠纷的类型化处理
第三节 简易程序与当事人接近正义机会之保障
一、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及其实现障碍
二、 简易程序与当事人接近正义机会之保障
第四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一、 简易程序的确立和意义
二、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三、 简易程序的特点
四、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第五节 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建构
一、 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 增设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
三、 小额诉讼程序的建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民事上诉制度研究
第一节 民事上诉制度概述
一、 上诉的概念
二、 上诉制度的目的
三、 审级制度
第二节 上诉权的性质
一、 上诉权是程序启动权
二、 上诉权是程序选择权
三、 上诉权是诉讼处分权
四、 上诉权是裁判变更请求权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之原理
一、 复审主义
二、 事后审主义
三、 续审主义
第四节 第三审程序之原理
一、 第三审的功能
二、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三、 对第三审案件的限制
第五节 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若干缺陷之分析
一、 “两审终审”制约上诉功能
二、 “无限上诉”诱导程序投机
三、 “全面审查”违反不告不理
四、 “终审不终”损害司法权威
第六节 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完善
一、 审判权对上诉权的限制
二、 上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
三、 对发回重审制度的限制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民事再审之诉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二节 民事再审之诉概述
一、 民事再审之诉定义
二、 民事再审之诉的构成
三、 民事再审之诉的性质
第三节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关系
一、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对立
二、 民事再审改判标准与既判力的冲突与协调
第四节 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关系
一、 审级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 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节 再审提起方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型
一、 再审提起权是诉权
二、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职权主义与再审诉权的冲突
三、 再审提起方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型
第六节 我国民事再审之诉的建构
一、 民事再审之诉的提起条件
二、 民事再审之诉的再审事由规定
三、 民事再审之诉的审查程序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非讼程序制度研究
第一节 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中国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
二、 西方大陆法系国家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
三、 德国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四、 日本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五、 我国台湾地区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民事非讼程序制度的基本法理
一、 非讼事件与争讼事件
二、 非讼程序构建的机理
第三节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完善
一、 我国非讼程序设置的问题
二、 我国非讼程序设置的立法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民事司法赔偿研究
第一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基本原理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涵义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性质
三、 民事司法赔偿不同于其他形式国家赔偿的特性
第二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价值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人权保障价值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正义价值
三、 民事司法赔偿维护法律秩序的价值
四、 民事司法赔偿促进司法正当性的价值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事司法赔偿发展及法律依据的考察
一、 我国确立民事司法赔偿的曲折历程
二、 我国民事司法赔偿立法的基本完备
三、 关于我国民事司法赔偿立法发展与完善的思考
第四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
第五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及豁免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及豁免概说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事项范围
三、 民事司法赔偿的权益范围
四、 民事司法赔偿的豁免
第六节 民事司法赔偿责任的承担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责任方式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计算标准
三、 民事司法赔偿的义务履行
第七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
一、 民事司法赔偿程序概说
二、 民事司法赔偿程序主体
三、 确认程序
四、 确定赔偿程序
五、 赔偿请求时效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司法ADR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司法ADR机制概述
一、 司法ADR机制在西方代表性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 司法ADR机制特征
三、 司法ADR机制的价值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司法ADR机制的前沿问题争论
一、 司法ADR机制是否缓解了法院压力和提高了诉讼效益
二、 司法ADR机制是否能增加获得正义的机会
三、 司法ADR机制是否构成对正式诉讼制度的挑战
四、 司法ADR程序的强制参与会否构成对自愿合意的消解
五、 司法ADR机制的制度化会否构成对程序灵活性的消解
第三节 司法ADR机制之于中国
一、 法院调解是不是我国的司法ADR
二、 我国法院调解的司法实践变革
三、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改革方案
四、 我国现代司法ADR机制的塑造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迈向社会和谐的民事纠纷解决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和谐状况之评价——民事纠纷及其解决的维度
一、 民事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建立和完善利益的表达和协调机制
三、 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理论框架
四、 中国的纠纷及其解决状况与社会和谐程度之评价
第二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促进社会和谐
一、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 完善仲裁制度与促进社会和谐
三、 完善民间调解机制与促进社会和谐
四、 完善信访制度与促进社会和谐
五、 发展和完善有效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与促进社会和谐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民事诉讼目的研究
第一节 探讨民事诉讼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学说
一、 目的论研究的两个标准
二、 民事诉讼的定位及其本质特征探析
三、 “纠纷解决说”质疑
四、 “权利保护”与“程序保障”
五、 “程序保障论”涉及到的两个问题
第三节 程序保障作为民事诉讼的目的与我国的司法现代化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诉权
第一节 关于诉权理论的学说
一、 私法诉权说
二、 公法诉权说
三、 多元诉权说
四、 诉权否定说
第二节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有关问题
一、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二、 我国诉权理论研究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诉讼标的研究
第一节 诉讼标的概述
一、 诉讼标的含义研究
二、 研究诉讼标的的意义
第二节 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
一、 旧实体法说
二、 新诉讼标的理论说
三、 新实体法学说
四、 诉讼标的相对性学说(或主流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
五、 我国大陆关于诉讼标的理论的学说
第三节 各类型诉讼的诉讼标的
一、 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
二、 确认之诉的诉讼标的
三、 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
第四节 诉讼标的与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一、 既判力概说
二、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三、 诉讼标的理论与既判力客观范围的确定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既判力研究
第一节 既判力理论沿革
一、 判决的效力与既判力
二、 既判力理论沿革
第二节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一、 既判力的范围
二、 既判力与诉讼标的
三、 抵销抗辩的既判力
四、 判决理由中判断的拘束力
第三节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一、 判决效力的扩张
二、 既判力适用的主观范围
三、 对既判力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 我国诉讼制度中的既判力制度
一、 改革的动机
二、 动机促成的偏好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当事人制度研究
第一节 确立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意义
第二节 实现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制度构建
一、 确立程序当事人观念,仅形式上审查起诉要件
二、 许可非正当当事人的更换
三、 认可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
四、 以“第三人之诉”确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独立地位
第三节 改造多数人诉讼制度,扩大司法解决纠纷的功能
一、 承认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形式,确立必要共同诉讼分类规则
二、 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研究
第一节 证据的属性
一、 对证据属性中有关客观性的质疑
二、 对证据属性有关合法性的质疑
三、 证据的根本属性:关联性
四、 结语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适用
一、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范围
二、 我国司法实践的问题:不加限制地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三、 利益衡量: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标准
四、 民事诉讼应当确立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排除证据
第三节 法定证据的分类
一、 不同的法定证据分类方法
二、 我国法定证据分类存在的问题
三、 立法建议
第四节 证据调查
一、 证据调查的涵义
二、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
三、 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
四、 我国证据调查制度的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证据失权正义性探究
第三节 证据失权与实体公正
第四节 证据失权与程序公正
一、 证据失权与答辩失权
二、 证据失权与准备程序
三、 证据失权与法官释明
第五节 证据失权的比较研究
第六节 举证时限与诉讼效率
第七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出路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证明责任法问题研究
第一节 证明责任法的基本意义
一、 证明责任与证明责任法
二、 证明责任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三、 证明责任法在诉讼外的作用
第二节 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适用
一、 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二、 证明标准的确定与维护实定法秩序的关系:以合同法为例
第三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 证明责任分配的含义及标准
二、 证明责任分配基本原则与法律要件分类说
三、 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可行性及补充性:以合同法为例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法院阐明制度研究
第一节 阐明制度概述
一、 阐明制度的涵义
二、 阐明制度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阐明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 阐明制度使辩论主义优质化
二、 阐明制度使处分权主义充分化
三、 阐明制度使既判力正当化
第三节 阐明制度的构建
一、 阐明制度的理念基础
二、 阐明制度的立法完善
三、 阐明制度的司法保障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诉讼调解制度研究
第一节 诉讼调解制度的基本原理
一、 诉讼调解制度的概念与形式
二、 和解及其与诉讼调解的关系
三、 诉讼调解的价值与理念
第二节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
一、 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构成及特征
二、 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
三、 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及程序
第三节 诉讼调解的历史沿革及创新
一、 诉讼调解的历史沿革
二、 诉讼调解的发展创新
三、 诉讼调解改革实践与制度创新
四、 诉讼调解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四节 诉讼调解的改革完善
一、 有关诉讼调解的理论争议
二、 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民事审前程序研究
第一节 审前程序概述
一、 审前程序的基础
二、 审前程序的功能
第二节 英美法系审前程序
一、 美国审前程序
二、 英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第三节 大陆法系审前程序
一、 德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二、 法国审前程序
三、 日本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第四节 审前程序借鉴与思考
一、 审前程序与集中审理
二、 职权进行主义的审前模式
三、 审前程序的管理主体
四、 审前程序中的证据开示与证据交换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非正式开庭研究
第一节 非正式开庭概述
一、 问题、意义与方法
二、 非正式开庭的界定
第二节 非正式开庭的实证研究
一、 实证调查的基本信息
二、 实证调查的结果
三、 实证调查的结论
第三节 非正式开庭的原因、问题与对策
一、 为什么非正式开庭?
二、 非正式开庭的问题
三、 非正式开庭的对策
第四节 非正式开庭的建构论意义
一、 建构论视角下的非正式开庭
二、 广义非正式开庭的建构功能
第五节 进一步的思考:非正式开庭与民事审理模式的变迁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研究
第一节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分类
一、 简易程序的概念
二、 对民事简易程序概念的理解
三、 简易程序的分类
第二节 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
一、 简易、小额案件的类型特征
二、 简易、小额纠纷的类型化处理
第三节 简易程序与当事人接近正义机会之保障
一、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及其实现障碍
二、 简易程序与当事人接近正义机会之保障
第四节 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一、 简易程序的确立和意义
二、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三、 简易程序的特点
四、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第五节 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建构
一、 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 增设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
三、 小额诉讼程序的建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民事上诉制度研究
第一节 民事上诉制度概述
一、 上诉的概念
二、 上诉制度的目的
三、 审级制度
第二节 上诉权的性质
一、 上诉权是程序启动权
二、 上诉权是程序选择权
三、 上诉权是诉讼处分权
四、 上诉权是裁判变更请求权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之原理
一、 复审主义
二、 事后审主义
三、 续审主义
第四节 第三审程序之原理
一、 第三审的功能
二、 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
三、 对第三审案件的限制
第五节 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若干缺陷之分析
一、 “两审终审”制约上诉功能
二、 “无限上诉”诱导程序投机
三、 “全面审查”违反不告不理
四、 “终审不终”损害司法权威
第六节 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完善
一、 审判权对上诉权的限制
二、 上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
三、 对发回重审制度的限制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民事再审之诉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二节 民事再审之诉概述
一、 民事再审之诉定义
二、 民事再审之诉的构成
三、 民事再审之诉的性质
第三节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关系
一、 再审程序与既判力的对立
二、 民事再审改判标准与既判力的冲突与协调
第四节 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关系
一、 审级制度的基本原理
二、 再审制度与审级制度的冲突与协调
第五节 再审提起方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型
一、 再审提起权是诉权
二、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职权主义与再审诉权的冲突
三、 再审提起方式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的转型
第六节 我国民事再审之诉的建构
一、 民事再审之诉的提起条件
二、 民事再审之诉的再审事由规定
三、 民事再审之诉的审查程序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非讼程序制度研究
第一节 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 中国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
二、 西方大陆法系国家非讼程序制度的历史
三、 德国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四、 日本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五、 我国台湾地区非讼程序的立法概况
第二节 民事非讼程序制度的基本法理
一、 非讼事件与争讼事件
二、 非讼程序构建的机理
第三节 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完善
一、 我国非讼程序设置的问题
二、 我国非讼程序设置的立法完善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民事司法赔偿研究
第一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基本原理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涵义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性质
三、 民事司法赔偿不同于其他形式国家赔偿的特性
第二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价值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人权保障价值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正义价值
三、 民事司法赔偿维护法律秩序的价值
四、 民事司法赔偿促进司法正当性的价值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事司法赔偿发展及法律依据的考察
一、 我国确立民事司法赔偿的曲折历程
二、 我国民事司法赔偿立法的基本完备
三、 关于我国民事司法赔偿立法发展与完善的思考
第四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
第五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及豁免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范围及豁免概说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事项范围
三、 民事司法赔偿的权益范围
四、 民事司法赔偿的豁免
第六节 民事司法赔偿责任的承担
一、 民事司法赔偿的责任方式
二、 民事司法赔偿的计算标准
三、 民事司法赔偿的义务履行
第七节 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
一、 民事司法赔偿程序概说
二、 民事司法赔偿程序主体
三、 确认程序
四、 确定赔偿程序
五、 赔偿请求时效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司法ADR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司法ADR机制概述
一、 司法ADR机制在西方代表性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 司法ADR机制特征
三、 司法ADR机制的价值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第二节 关于司法ADR机制的前沿问题争论
一、 司法ADR机制是否缓解了法院压力和提高了诉讼效益
二、 司法ADR机制是否能增加获得正义的机会
三、 司法ADR机制是否构成对正式诉讼制度的挑战
四、 司法ADR程序的强制参与会否构成对自愿合意的消解
五、 司法ADR机制的制度化会否构成对程序灵活性的消解
第三节 司法ADR机制之于中国
一、 法院调解是不是我国的司法ADR
二、 我国法院调解的司法实践变革
三、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主要改革方案
四、 我国现代司法ADR机制的塑造
经典文献导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民事诉讼法学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